宮中。
御書房在大晚上依舊燈火通明。
八月的夜,還有些熱。
朱瞻基屏退了執扇的小宦官,如今偌大的御書房中,只剩下了杜蒼與他二人。
朱瞻基拿著奏折給自己扇風,不時打開來看看。
忽然,他問杜蒼:“聽說,杜卿此次南下負了傷?”
“是。”杜蒼老實回答。
“傷在哪了?可是嚴重?”朱瞻基日常關心臣子,“給朕看看吧。”
“傷在了臉上。”杜蒼道,“不過,臣早年與人相約,面具不可輕易摘下。所以……”
“朕若是讓你摘呢?”朱瞻基問,“天子一言,可當不得輕易二字。”
杜蒼無奈,只得摘下了面具。
眼尾的傷并不是很重,如今已只剩下一道淺淺的紅痕。
朱瞻基對江湖其實并沒有什么了解,看到這張臉也沒有半分驚訝的樣子。
“傷的不重便好。”他笑著說,“那朕就放心了。”
“杜卿此去,不知可還有別的什么發現嗎?”轉了一圈,朱瞻基才說到正題上。
“臣,似乎已經找到了他們的總部。”杜蒼默默的帶好了面具。
“是嗎?”朱瞻基顯得有些驚喜,“杜卿不愧是杜卿,這個辦事效率,怪不得先皇與成祖常常稱贊你呢。”
“陛下謬贊了,這都是臣的分內之事。”杜蒼對著朱瞻基一拱手,“臣想自請,往南方平亂。”
“這種事情,明日早朝的時候再議吧。”朱瞻基笑得很柔和,“杜卿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養足精神,準備接下來的大戰。”
翌日,早朝。
“有事奏事,無事退朝。”小太監的聲音傳了老遠,尖細的嗓音聽著有些刺耳。
漠北的精騎將軍,正三品的武將銜,杜蒼披掛在身,渾身散發著征戰多年的森然殺氣。
“臣有本奏。”他上前幾步,規矩倒是做足了的。
然而他常年領兵戍邊,近幾年朝中人員的變動也不少,認得他的人并不多,便有人問身邊的僚機:“這是何人?”
“不知道。大概是哪個將軍吧?”
“不常出現的將軍,官位又這么高,不會是邊關哪個殺神吧?”
底下的臣子竊竊私語,猜測了起來。
“臣以為如今邊關安定,正是平內良時。”杜蒼道,“臣自請,往閩地平亂。”
朱瞻基坐在龍椅上沉思了一會兒:“此事過后再議吧,南方之亂朕也是知曉的,杜卿你且退下。”
杜蒼應聲歸隊。
眾人又是一陣交頭接耳。
兵部,吏部二位尚書交流了好久,忽然一拍大腿,輕聲道:“這莫不是那位傳說中的三朝老將,漠北精騎將軍杜蒼?!”
聲音雖然輕,可在場的人聽得清清楚楚。
數息的寂靜,文官的班子里又開始了議論。
接下來就是冗長無聊的日常匯報,杜蒼聽煩了,腦子里又開始想到南北的禍患。
終于,一聲退朝像是私塾的放學一樣驚醒了沉思的杜蒼。他正準備和大家伙一起離開,卻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杜卿,你留一下。”
杜蒼回頭,撞上了龍椅上少年帝王的雙眸。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