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老到美院講座的第二天,蘇亦離開美院,返回新會老家。
相比較這個年代的廣州,蘇亦對江門更加熟悉,或者說他對新會更加熟悉。
江門別稱五邑,分別是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個縣級行政區。
后來又稱六邑,在五邑基礎上加上赤溪。
1970年,江門降為縣級市建置,歸佛山地區領導。
197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江門復改為省轄地級市,受廣東和佛山地區雙重管轄。
其實,這些作為江門本地人都熟悉,然而,作為外地人,可能僅僅聽過江門。
至于五邑,估計就是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會聽過后世的五邑大學。
至于新會,大多數人更是聽都沒聽說過。
實際上,南北朝的時候就已經設立了新會郡,歷史可以推到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
七十年代,江門跟新會是平級的,并沒有隸屬關系,因為江門跟新會都率屬于佛山專區。
所以,這個時候,新會人在廣東境內會自稱新會人,至多到了全國范圍新會前面才會加一個廣東,變成廣東新會。
因為新會的歷史太過久遠了。
建國以后,行政劃分頻繁變動。
剛解放的時候,屬粵中專區,52年12月,又屬粵西行署,56年2月起,先后屬佛山、江門、肇慶專區,63年6月,又重新劃分到佛山專區。
83年6月,新會才重歸江門。
實際上,新會跟江門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是隸屬于被隸屬之間的關系。
一開始江門就是新會下面的一個鄉鎮,直到民國時期江門鎮才獨立設市,這是新會近代逐漸失去管轄區域的開始。然而,1931的時候,江門又開始復歸新會管轄。
而,到解放后,江門再次被獨立劃分設市。
然而,直到去年九月份,也就是77年月份,外海公社及荷塘公社的潮連島(今潮連街道)劃歸江門,才正式結束新會縣域包圍江門的歷史。
反正,在江門,新會人自成一體,牛氣得不行,才不認為自己是江門人,就算到后世,不少人都覺得新會應該是市管轄江門區。
不過83年之前的今天,是不會存在這種爭議的。
從廣州返回新會的時候,蘇亦只能乘坐汽車。
相比較火車上的擁擠悶熱,這個年代的汽車其實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為車體小,乘客多,就顯得尤為擁擠。
這種情況下,蘇亦連行李都減少了不少,除了必要的資料書,其他的東西一律不帶,都放在美院父母的單身宿舍。
這一次,并沒有陳飛的陪同,蘇亦一個人返回新會,一開始父母極為擔心,他老爹還打算陪同他一起返回。
然而,被蘇亦拒絕了。
他理由也很充分。
他未來要去北大生活不可能一輩子都要父母照顧,肯定需要習慣獨自遠門的過程。
這些話一出來,父母再擔憂,也沒有繼續堅持。
然而,蘇亦這一次之所以可以獨自返回新會,還因為他表現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不然,他父母再心大,也不可能讓他獨自上路。
要知道他去北大復試有陳飛陪著,去河宕遺址實習還有不少省博的同事照顧,這一次,可是一個熟人都沒有,所以,這趟返程才是他真正意義上的返程。
就算如此,老爹蘇哲也還不放心,多方打聽,才終于找到了一個同樣從廣州返回新會的老鄉,這才勉強放心讓蘇亦上路。
這位老鄉姓何,名字不清楚,老爹蘇哲也沒介紹清楚,只是讓蘇亦喊人家何大叔。
在汽車站碰面的時候,老爹蘇哲還特意給對方送了一些特產,作為感謝,還各種囑咐蘇亦路上要聽話。
何大叔,既然被喊成大叔,年紀也不會小到哪里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是從新會過來廣州公干的國企干部。
整個人,跟保姆一般的陳飛不一樣,整個人都比較沉默,然而,讓蘇亦對他的印象改觀的是。
乘坐汽車的時候,他隔壁的座位上,就有一個學生的打扮的青年人在跟自己的同伴吐槽,“也不知道啥時候,我們新會能夠有火車站,這個年代啊,真的是越來越回去,甚至連民國都不如了。”
七十年代的時候,新會地區并沒有火車站,或者說,一直到后世的新會站建成,新會地區都沒有火車站。
然而,早在民國時期,新會是有火車站的。
也就是著名的新寧鐵路。
這條1920年全線建成通車的新寧鐵路,也是中國鐵路史上第一條國人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籌經費修筑的民營鐵路。
然而,38年因為抗戰需要,整條新寧鐵路被破壞,拆除。
到了后世,新寧鐵路僅剩下北街火車站遺址。
78年嘛,還多的個臺山寧城火車站也沒有拆除。
說了這么多。
就是想表述,蘇亦從廣州返回新會,沒法坐火車了。
這一路下來,水陸兩線一直在變換。
這也是為什么年輕人會吐槽新會交通的原因。
對于這段歷史,作為新會人,蘇亦不算陌生。
甚至,新會的很多老人都曾經乘坐過這個鐵路上的火車。
別說老人,就連蘇亦旁邊的何大叔,小時候也曾經乘坐。
因為聽到有人提到民國,旁邊的乘客來勁了。
其中,年輕人的同伴,就忍不住問道,“小東,你開玩笑吧,民國時期,咱們新會就有火車了?”
“咋沒有了,鐵路還很長,比現在方便多了,倒是咱們新中國都建立幾十年了,連一條鐵路都沒有。”剛才抱怨的年輕人回答道。
這個時候,何大叔忍不住了,“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咱們新會民國時期,確實有鐵路了,叫新寧鐵路,不過這條鐵路跟民國的關系,其實不大,因為這條鐵路光緒年間就已經開建了,而且還是1906年的時候,慈禧太后親自批建的。”
最開始吐槽的年輕人,反問,“咋不叫民國時期的鐵路了,我爸小時候都坐過呢,這鐵路也是抗戰的時候被拆除的,不然現在還留著,咋不能叫民國的鐵路?”
何大叔噗嗤一笑,“因為這條鐵路開通的時候,民國還沒有成立呢。”
說到這里,他轉身望向蘇亦,“來,小蘇,我聽你爸說你北大歷史系的,你跟他們說說,民國跟清廷的區別,隨便也跟他們說說新寧鐵路,你們學歷史的,對這個應該比我更加清楚吧,都跟大家說說,不然,作為年輕人連家鄉的地方史都不了解,連最基本的歷史年代劃分都不清楚,多丟人。”
突然被點名,蘇亦也愣住了。
他還真沒想到,事情演變最后還跟自己扯上關系。
這就不好搞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05-26/5b083e94eca71.jpg)
莫韃
感謝【戈頓鐘云】、【YJL支持我喜歡的書】、【八荒古劍】三位大佬的打賞,這幾天地圖頻繁變幻,又要更新資料庫了,更新好慢,略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