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馳:“從6年前開始,你就已經成為我的試驗品了,當年為你主刀的人也是我。”
蔣馳的話就像一道驚雷,炸響在程寒的腦海里,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心口,感受著體內極速跳動的心臟,久久都沒有再發一言。
蔣馳:“時隔6年,我需要對你的心臟進行新的評估,更新實驗室的數據。當然,這一過程中不會對你的壽命產生任何影響!”
原來,6年前就是他的死期。
程寒握緊了拳頭,復又松開,反反復復的與自己糾結著,“那……除了我,您還有其他試驗品嗎?”
一項個例并不能代表實驗的成功。
蔣馳:“有,不過不多,加上你也就9個人。”
程寒略舒了一口氣,“那他們現在的狀況怎樣?”
蔣馳微微一笑,掃了一眼身后的客機道:“死了8個,就剩下你一個了。”
直到這時,程寒才徹底明白過來。
這趟飛行,是蔣馳在檢驗他的試驗品,總共9個試驗品,全都在這架飛機上,由他這個試驗品之一親自帶了過來。
幸運的是,他活了下來。
不幸的是,其他人都死了,也表明了一個結果,蔣馳造的再生心臟并沒有適應地球上的環境,雖然救活了9個人,卻因為個人體質年齡的差異,無法脫離心跳過速易衰這條規則,等到40歲時,他依舊會和別人一樣死去。
“可從這趟飛行來看,您的實驗只能證明再生心臟可以應用,卻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程寒毫不客氣的指出蔣馳的失敗。
一個人的心臟可以再生一次,乃至無數次,但他的身體機能衰老卻是無可避免的,就算可以依靠手術不斷讓心臟再生活到七八十歲,這具身體也撐不了更久。
只要地球自轉還在加快,人口銳減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地球……遲早會滅亡!
“沒錯,心臟再生可以讓現有的成年人獲得壽命的延長,卻無法讓剛出生的嬰兒不受地球環境的影響,出生率依舊是一個難以逆轉的局面。”蔣馳承認,再生醫學只是治標不治本。
不過,“目前為止,再生醫學和克隆技術是人類保持出生率的唯一途徑,澳洲監察寮建立的冷凍胚胎庫已經運行了5年,再加上仿真艙的大環境防護,出生率已經較5年前提高了近10%!”
“程寒,你要知道,人想要活下去就只能不斷的去創造,去挑戰未知。你是我第一次挑戰未知時做出的成品,我希望你能成為奇跡。”蔣馳很認真,在這個用數據和概率說話的世界里,對于程寒,他確實抱了很大的希望。
無關數據,只關初心。
“希望如您所愿。”程寒自己都不相信。
3點鐘的黑德蘭港太陽已經升起,澳洲監察寮派遣的直升機已經抵達,蔣馳像程寒發出邀請,“帶你去我的實驗室,相信你會非常的感興趣。”
現在的程寒基本處于無業游民外加試驗品的身份,蔣馳相邀,他能不去?
畢竟蔣馳現在是他的大腿,要是抱緊了,那接下來這半年里,他在澳洲也能過的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