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照進畫室,遮蓋在畫作上的白色布料仿佛在光芒中扭曲,對面的書架上放著的大多是藝術與文學方面的書籍。布萊恩略微掃了一眼,并沒有發現什么感興趣或是有用的。
他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文集拿在手中翻看,書的扉頁上寫著一句話——頭腦如刀,此書如砥。
“嗯……書是好書,不過我現在可沒時間看這些。”大致瀏覽了幾頁,他又把書放回原位。
布萊恩在書桌旁坐下,桌面上擺放著一本打開的筆記本,一旁還有一盞煤油燈。筆記本表面的兩頁是空白的,還沒有寫上東西。
“亂翻別人的筆記似乎不太好……”布萊恩心想。他把目光移向筆記本左側的一摞書籍,將書脊那一側轉向自己。
“《鎖匠的夢境:構成和大小》,《夜游漫記·卷一》……”
“克里夫作為一個畫家,現在的天文臺研究員,為什么會看這種書?”他將那本《鎖匠的夢境》拿起,疑惑地想到。
“難道他還想當個鎖匠?”布萊恩搖了搖頭,為自己的這個想法感到有些忍俊不禁。
書的封面是紫色的,書角被厚實的黑色牛皮紙包裹,看來其所有者對這本書很是愛惜。書封上,一張白色的標簽遮蓋了原來的書名,以黑色的字體書寫著:
鎖匠的夢境
=第二卷=
構成和大小
……
“這書還不止一卷?”
布萊恩翻開手中的書,其扉頁已經被人用某種銳器劃爛。損毀過于嚴重,已經無法看清所記為何物。
“書的封面被保護得很好,扉頁卻損傷成這樣……是誰想隱藏扉頁上的信息?”
他帶著一絲好奇繼續往后看去——
“……不少初學者曾穿行于林地,蛇咬之傷是他們通行的鑰匙,也是門鎖本身。”
“……是的,我曾經夢到過。一扇純白的門關,雪白如骨,明亮如鏡……當它開啟時總會關閉一些東西,正如一道鎖……”
“……它并非我的夢境,我只是于夢中將它找見,在夢境的上部……”
書中記錄了數個夢境,作者在一旁闡釋了自己周詳的理論。
“我們反復看到這樣一句話:下部無法脫離上部。”
“最杰出的工匠最后都夢到了純白之門。我只是一名學者,而非工匠。我覺得一定存在一個所有這些工匠都知曉的秘密,不過我也覺得這個秘密只是其中的一半……”
由于扉頁的損毀,布萊恩并未找到這位作者的姓名。
“林地,純白之門,鎖匠的秘密……”
“這本書到底想講什么……”作者的理論與猜想都極為詳盡,但布萊恩卻感覺那些文字與現實似乎存在一些隔閡,撲朔迷離,讓人難以理解。
當他意識到這種隔閡的存在時,原本厚重的現實似乎淡了一分。
“純白……夢境……”他逐漸有了一些頭緒。
一陣饑餓將他的思緒從那種離奇的感覺中拉了回來。
“很久沒有這么‘廢寢忘食’地看書了……”布萊恩在心中吐槽道。
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差不多該吃點東西了。”
“這書應該比我想象中還要復雜,有意思,我得抽時間好好研究一下……”他如是想著,朝廚房走去。
廚房里打掃得很干凈,確實很干凈,因為什么吃的都沒有。
布萊恩打開水槽旁的櫥柜搜索著,但只在里面發現了一些餐具以及調料。
“啊……看來這頓飯得出去吃了……”他沮喪地關上櫥柜。
一股特殊的略刺鼻的氣味傳來,布萊恩看向四周,將目光鎖定在門邊角落處的一罐淡黃色的液體上。
“點燈用的煤油?不過還是電燈比較方便啊,以后可能都很難找到這些東西了。”布萊恩帶上廚房的門小聲嘀咕著,回到畫室。
“吃完飯順便去附近的醫院了解一下情況吧,試試看能不能找到工作……”
“對了。”
布萊恩返回臥室,拿出床底箱子中的文件后將其夾在腋下。
“得帶上這個。”
離開畫室,布萊恩站在樓道里拿出約翰給的兩把鑰匙,將其中一把插入畫室的門。
咔噠。畫室的門鎖成功打開。
“好的,這把是畫室的鑰匙,那這一把應該就是臥室的鑰匙了……”他重新關上門,把鑰匙放進口袋。
看著透出一絲微弱光芒的門鎖,布萊恩腦中不禁又浮現出《鎖匠的夢境》里那些關于鎖的夢境的描述。
陽光穿過窗欄映在白色的墻壁上,留下被割裂的陰影。布萊恩暫時將這些思緒拋開,走下樓梯,準備解決他的午飯。
由于英國人習慣將一樓從第二層算起,實際上他所在的204室其實是在三樓。
樓層不高,很快布萊恩便來到了公寓樓下的街道。畫室所在的科克斯勃街與河岸街、白廳街的交界便是倫敦的中心點查令十字,這里也算倫敦比較繁華的區域。
游蕩在街頭,旁邊林林總總的店鋪令他目不暇接。明媚的陽光照在照在行人的身上,一切都顯得很是悠閑。
不遠處一間咖啡館內的客人正談笑風生,享受著他們的午后時光,生活似乎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少壓力。
“這里的消費看來不是我能負擔得起的……還是去其他地方看看吧。”看著裝修豪華的咖啡館,布萊恩心里有些心動,但理智還是讓他選擇了放棄。
囊中羞澀的他繼續向著街道盡頭走去,經過數個路口后,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漸變得稀少,街道旁的建筑風格也變得有些陰沉,混濁的河水兩側是灰色的河堤。
一陣腐臭的味道從布萊恩面前飄過,“這里應該是河岸街?這河水的污染看起來有些嚴重啊。”布萊恩捂住鼻子,停下腳步。
前面更遠處位于城市邊緣的街道有些荒涼,似乎已經被廢棄。他沒有過去那邊的打算,轉過身往回走去。
除開盡頭處糟糕的環境,河岸街還算正常。兩者之間的割裂與不和諧之感讓他感到有些似曾相識。回到陽光下,布萊恩在街邊隨意找了個餐廳走了進去。他將文件放在桌邊,拿起桌上的菜單。
“你聽說前幾天發生的事了嗎?”
在角落的一張桌子旁,兩個工人模樣的人正低聲討論著。
“當然聽說了,那里的裂縫和淤泥早就不知道害死多少人了,出現這種事情我可一點都不驚訝。”其中一人低頭扒拉了一口食物,回應道。
“以后我們在碼頭也要小心了……”
“自從老河岸街荒廢以后,就算是所謂的荒廢之前,那里都不是一個平穩的地方。”他拿起酒瓶喝了一口。
“我們這些為生計奔波的人還是不要了解太多為好,安心工作就行了。”
那兩人吃完飯,便結賬離開了餐廳。
布萊恩看著手中的菜單,心里卻不由得思索起剛剛那兩人的談話中所透露的信息。
“這個城市看來確實沒有表面上那么平靜啊……中心地段十分繁華,而邊緣卻充斥著……某些不好的事物。”
聯想到之前那個離奇的夢境與莫名的恐懼,布萊恩不禁意識到,也許這個世界也不僅是他如今所看到的那樣。
見布萊恩坐著發呆,一個服務員走過來問道:“先生?請問您要點什么?”
“哦,”布萊恩這才回過神來,“給我來一份這個吧。”他指著菜單上一個普通的套餐說道。
“好的,先生。”
……
飯菜的味道還算不錯。吃完飯,布萊恩看著減少了六便士的錢包,心中對掙錢的急迫感又增加了不少。
“得盡快找個工作了。”
“倫敦城的中心應該有醫院吧……或許我能去碰碰運氣?”
他向著查令十字所在的方向走去。
那里是倫敦的中心點,布萊恩來到幾條街道交匯處往東看去,在那個方向一幢顯得有些特殊的建筑引起了他的注意。單從外表來說,它同周圍其他建筑并無任何區別,一切都顯得十分正常。但布萊恩感覺這一建筑似乎籠罩著一種離奇的氣氛,就像是現實在那里更薄弱了一點,或者說它更加貼近某些東西。盡管周圍的行人對此沒有任何反應。
懷著一絲好奇,布萊恩沿著街道向那幢建筑靠近。待到他走近之后,建筑外側的標志以及“查令十字醫院”的字樣表明了這正是一所醫院。
灰色的外墻上,布萊恩看到一張破損泛黃的招聘啟事。隨著微風吹過,粘貼不穩的紙張微微地顫抖著。
“還挺巧的。”他想到。
布萊恩一走進醫院的大廳,里面彌漫著的一股潮濕粘膩的味道便像蛇一樣纏繞在他的衣服與裸露在外的皮膚上,向他的鼻子里鉆去。周圍的病人排著隊在窗口前等候,窗口內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各種登記工作。
他強忍著不適,向旁邊路過的一個身穿白色制服的醫生問道:
“請問你們醫院招聘員工的負責人在哪里?”
“去二樓的辦公室找史密斯先生。”醫生看都沒看他一眼,直接說道。他急匆匆地繞開布萊恩往前走去,布萊恩的詢問并沒有引起他的過多關注。
布萊恩道了聲謝,走上二樓。
醫院的樓道十分陰暗,那股奇怪的味道揮之不去。或許是因為墻漆,也許是因為病人,又也許是因為墻里的某些東西。
經過幾間病房后,布萊恩來到二樓的一間辦公室門口。辦公室的門敞開著,室內一個身穿西裝的戴眼鏡的中年男人正坐在辦公桌前。
布萊恩敲了敲門,那人抬頭看了一眼:
“進來吧。”
布萊恩拿著文件夾走進辦公室。
“您好,請問是史密斯先生嗎?”
“是的。”那人推了推眼鏡,看向布萊恩。
“我是福克斯通大學的醫學畢業生,想到貴醫院實習工作。這是我的畢業文憑。”布萊恩將文件夾遞向史密斯。
史密斯并沒有接過文憑,他靠著椅背上下打量了一陣布萊恩,問道:“你想來我們醫院工作?”
“沒錯,因為我正好……”
布萊恩的話被史密斯打斷。
“你的姓名?”
“布萊恩.桑德斯……”
“好的,我們現在確實缺乏人手。你明天七點就可以來醫院上班。”史密斯抽出一張表格,在上面寫下布萊恩的名字,布萊恩注意到表格上似乎只有他一個人。
“額……史密斯先生。”
“我能問一下具體的工作是什么嗎?”這一應聘的流程順利地有些難以置信。
“明天老查理會給你交代相關工作的。你現在可以回去了。”史密斯面無表情地揮了揮手,示意他離開。
布萊恩一頭霧水地走出辦公室,這次找工作的經歷讓他感到莫名其妙。
沒有過多糾結這一出鬧劇,布萊恩踏上了返回畫室的道路。自他出門后,遠處的鐘聲已經敲了數響。他又在路旁花了九便士買了八磅左右的面包,準備帶回去留作儲備。
步行十多分鐘后,布萊恩回到畫室,將并沒有發揮作用的文憑和剛買來的面包分別放好。他掃視四周,把角落的單座沙發搬到了書桌旁。
躺在柔軟的沙發上,布萊恩不禁發出一聲舒適的呻吟。
此時,一陣風將書桌上的筆記本往前翻了幾頁。
他用桌上的鋼筆壓住筆記本,而后略微瞥了一眼,上面書寫的似乎是克里夫的日記或是讀書筆記。
………
“今天查爾斯導師給了我幾本書……”
“我只來得及看完了《論純白》,但僅僅是這一本就讓我了解到了……”
“這個世界的表皮之下確實隱藏著某些人們窮盡一生都難以知曉的事物……就連作畫也有著如此高深的靈魂。”
筆記的開頭,有著這樣幾段話。從潦草而又深刻的字跡能夠看出,克里夫在寫下這些文字時內心的迫切與激動。那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望,一種對未知的追求。
“世界表皮之下隱藏的秘密……”
“世界的表皮……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比喻,不過……這倒也十分貼切。”看到筆記本上的文字,布萊恩開始燃起新的好奇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