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皇宮之中,李煜無比疲倦、心亂如麻,半個月來消瘦了許多。國丈周宗安慰國主,鎮守金陵的軍隊,還有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夫有十幾萬。按照這個數字,以常理分析,漢軍要想破城,沒有三、五十萬大軍根本想都別想!況且,金陵千古帝王州,城墻高大冠絕江水以南。周宗這么說,算是給李煜定定神吧…
此時的齊王李景達正率領三支部隊,神武軍一部、鎮南軍和成化軍一部,試圖攻取江州,與鎮守江州的漢軍,你來我往打拉鋸戰。李景達逼的狠一點,石守信就以騎兵為主,在江州城下列陣迎敵;李景達兵退,石守信耐住性子也不追擊,兩軍互有傷亡,卻也一時半會,誰也奈何不了誰。
李景達為什么不慌不忙呢?他直到現在還不知道金陵的情況非常危急。這就是漢懷德軍節度使邱衡的功勞了。邱衡在饒州將金陵派往洪城的信使攔截了,使得江南國西部全然不知東面岌岌可危。
鎮守常州的皇甫繼勛還在做著兩全齊美的打算,一夜之間傻了眼。清晨時分,有侍衛急報,吳越國軍已經兵臨常州?;矢^勛急忙問,“來了有多久了?!”
昨日皇甫繼勛喝的人事不省,子時侍衛就來傳報,壓根叫不醒他…一聽說上半夜就來了,皇甫繼勛心一沉,也管不了許多,立即起身。
部將們都已經在議事廳等候了,皇甫繼勛問明情況,方知吳越國數萬大軍已經把常州城給圍了?;矢^勛扔下一句話,各門加強守備,讓部將們各司其位,再去找二部的顧問商量該怎么辦。顧問不是萬能的,他告訴皇甫繼勛,要是大漢軍隊,他還能想想辦法;吳越國軍隊雖也聽命于陛下,可只是名義上的,他也無能為力。
皇甫繼勛把心一橫,“大不了和吳越這幫兔崽子拼了!”
顧問表示,不如讓他試試吧!顧問寫了一封信喚人送去吳越軍,表示說皇甫大人是大漢的將軍,現在立即起兵與吳越軍一同攻金陵,將軍意下如何…
皇甫繼勛也是束手無策,連說,“也好、也好!”畢竟常州只有五千守軍了,面對數倍的敵軍,他可沒有當年李弘冀的膽魄。
書信尚未寫好,又有侍衛急匆匆跑來,遞上了吳越人送來的書信。信中告知常州守將,只要能夠束手投降,可保常州一城百姓的安寧,署名吳興郡王錢弘偡?;矢^勛猶如找到了救命稻草,拿給顧問看。顧問勸他,還是等信寫好了,送給吳越那邊再說?;矢^勛卻認為沒有這個必要了,先開城再說明情況,以防吳越開始攻城。
顧問心想,皇甫繼勛你這個混蛋,早讓你起兵,就是TMD拖著,現在不關心你家眷的安危,就想自己保命??!人說不見棺材不落淚,皇甫將軍也太快了吧,顧問正要再勸,還是再看看吧!起兵順天應命、不比投降大漢屬國強嘛?皇甫繼勛已經迫不及待地出去了?;矢^勛帶著親兵上了常州城墻,要求見吳興郡王錢弘偡。錢弘偡派來特使,再次承諾、保證與民無犯,皇甫繼勛隨即下令開城投降。
大軍進入常州城,還沒待皇甫繼勛獻上殷情,錢弘偡立即將皇甫繼勛等一干神武軍軍官全部抓了起來,宣布文官、百姓一律赦免,士兵就地解散,神武軍軍官二十來號人午時斬于午市。
皇甫繼勛大呼,“郡王饒命,看在……”
錢弘偡冷冷地打斷他,“相比于江南殺我數萬將士,只殺幾十個軍官,算是對得起你們江南國了!”
皇甫繼勛像是泄了氣的皮球,懇求錢弘偡,“冤有頭債有主,是李弘冀干的這些傷天害理的事情,與我皇甫無關?。 币婂X弘偡不為所動,又拋出來說,“我不是江南官員,實是漢朝皇帝冊封的侯爵!不信的話,朝廷的特使還在我這里。”別人的面子可以不給,皇帝的面子還是要給的,錢弘偡命人去請朝廷特使。
聽到錢弘偡用請字,皇甫繼勛稍事心安。顧問本聽說情況,立即銷毀了一些材料,正準備離開宅邸,到民居中躲藏。不想吳越軍的官兵沖了進來,告知郡王有請。農墾司二部的顧問被帶到錢弘偡處,被問及他到底是不是朝廷的特使,以及皇甫繼勛的情況,顧問心中怒罵,皇甫繼勛你這狗日的,為了保命什么都賣。
顧問隸屬農墾司二部江南署,負責在江南國、吳越國、南平國刺探情報、安插間諜。錢弘偡要是知道朝廷在江南國安插了間諜,說不定就會想到,朝廷是否也會在吳越國安插間諜?如此一來、豈不是尷尬嗎?!絕不能把真實的情況告訴吳越人,于是,顧問編了一個故事告訴錢弘偡。此前,江南國的林仁肇被殺,其妹歸順了大漢。其妹與皇甫繼勛相識,勸此人歸順大漢,皇甫立即回復愿意歸順,因此朝廷派他出使。豈料來了之后,皇甫此人貪生怕死、猶豫不決。朝廷根本沒有給他封什么侯,全是他在胡說八道。大漢皇帝陛下自然不會喜歡這種當斷不斷又貪生怕死之人,請郡王替陛下誅殺此無用之人。
錢弘偡心想,不管此人是不是朝廷的特使,既然他也說要殺常州守將,我又何樂而不為?那邊,皇甫繼勛在牢房之中焦急的等待著,突然見有士兵進來,連忙問士兵,“是不是沒事了,放我出去?”
領頭的一聽回他,“以后世上是沒你什么事情了。郡王下令,將皇甫繼勛斬首,立即執行!”
皇甫繼勛折騰來折騰去,要錢要東西,還想保命、保家眷,顧問雖然早對他有所不滿,可是仍然對他言聽計從?;矢^勛天真的都忘記了,并不是說兩人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而是他還尚有利用的價值…皇甫繼勛也不想想,到了這個時候,他選擇向吳越投降,對于大漢來講不僅是毫無利用價值,而且還存在泄露朝廷早早在江南國安插間諜的風險…這樣的負價值的人,顧問怎么會在吳越人面前保他、或者替他說話呢?是皇甫繼勛幼稚的過了頭,倒逼顧問要借吳越人的手殺掉他。
過了潤州就是金陵。穩固了常州的錢弘偡率領大軍向潤州進發,同時派兵將朝廷顧問送到汴京、交給朝廷。
敗退回當涂的張永德一肚子窩火,強烈要求還讓他打頭陣,曹彬應允了。漢軍謹慎行軍,到長江邊見有少量敵軍,張永德立即下令沖鋒。騎兵沖殺過去,都要打起來,雙方才發現對方也是漢軍。武寧軍的百夫長告知張永德,昨天一天、唐軍就亂哄哄的,晚上也點了火把,今早瞭望哨發現已經一片寧靜。都統大人判斷,唐軍撤到城中了,派他領著百十號人好探明情況,正遇著都指揮使大人。
張永德立即派人向中軍回報,江邊已經沒有唐軍;又令百夫長回去稟告,大漢禁軍已經控制了江水南岸,可以隨時渡江。曹彬得到了張永德的軍情傳報,立即下令給林仁姝,命她率領水師到江邊接應江北漢軍渡江,自己則率中軍殺向金陵城。同時向張永德傳達命令,將江灘交給水師,先鋒騎兵到金陵城下與中軍會師。
漢軍兵臨金陵城下,金陵城也已經嚴陣以待了。曹彬沒有選擇立即攻城,而是四處觀察金陵的地形情況。曹彬和張永德感慨,征戰二十載,金陵城高大雄偉,可與汴京和洛陽爭鋒,要想強行破城還真不容易!好在有好消息傳來,東面吳越國軍隊一路破潤、常二州,即將到達金陵城,曹彬立即派信使去聯絡,并說好由漢軍主攻金陵西、南、北三門,吳越軍主攻東門。
此時的漢軍只是駐扎在金陵城下,還沒有圍城,曹彬在等援軍。一日后,董平到了和州并下達了渡江命令,武寧軍主力和兩萬禁軍步兵開始渡江。看著浩浩蕩蕩渡江的漢軍,林仁姝遙望北國,一別金陵數載,上一次是抵御漢軍幫助神武軍墊后,這一次竟然是接應漢軍渡江去消滅神武軍。
武寧軍很快過江,禁軍拖拖拉拉用了三天時間才完全渡過江水。張永德不解,曹彬告訴他,“別著急,估計陛下是料到了金陵城不好破,讓禁軍步兵把火炮、發射機弩都帶過來了,不然不會如此之慢?!睆堄赖滦α耍瓉砣绱耍?p> 漢軍全部渡江,將領們做好分工。董平領軍攻北門,曹彬領軍攻西門,張永德帶領騎兵攻南門。任務分定,張永德立即率領軍隊折返向南,率領軍隊進抵金陵南門。問題來了,在哪里安營扎寨并設立指揮部呢?不一會,派出去的哨探就回來復命了,張永德心想這么快啊?哨探回報,附近就有一座寺廟,建的非常不錯。
張永德領軍前去一看究竟。寺廟高大雄偉,遠遠看去、好像在有些閣樓上都能看到金陵城的南門以及作為護城河的秦淮河。張永德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僅看好了寺廟作為住所,還想到,這么大的寺廟一定香火旺盛,儲備的糧食也應該不少!張永德走近一看,大報恩寺四個字映入眼簾。管它什么寺,他命令將整個寺廟征用,將所有僧人趕出去。
攻打南門的漢軍正在集結,哨探急報都指揮使,有一支部隊約有三、四千人正在向南門方向移動。張永德判斷,十有八九是敵人的勤王之師,下令部隊在城門附近布防、聽候命令,自己則帶領五千騎兵前去迎敵。
正午時分,夏日炎炎,張永德與哨探所說的部隊遭遇。張永德剛要命令開打,旁邊都統提醒他,對方好像是吳越國的軍隊。自大漢建國以來,漢與吳越一直是攻守同盟,可是兩國軍隊從未遭遇過。張永德心想既然是吳越的軍隊,就上前問問吧,于是驅馬上前。來軍也發現了漢軍騎兵,進入警戒狀態。
張永德上前喊話,方知來的是吳越統軍胡成。張永德知道統軍的職務與他這個都指揮使相當,吳越軍一個統軍帶了三、四千人跑到南門有什么謀劃呢?張永德質問胡成,“不是說好了吳越攻金陵東門嗎!將軍帶了部隊跑到偏離金陵城的南邊來,意欲何為???”
胡成請張永德近一步說話,兩人驅馬上前,胡成輕聲告訴張永德,“吳興郡王派他來南面尋找江南國的祖陵…”
張永德一笑,心想,吳越人還挺貪財的,城還沒攻就惦記上江南國的皇陵了。胡成向張永德解釋,說的還是李弘冀殺吳越一萬余降卒的事情。吳越人牢牢記住了這場仇恨!況且,胡成是吳越九十七歲權臣胡思進重孫輩。胡思進就是聽說七八萬軍隊被萬余唐軍打的抱頭鼠竄,氣得大罵,吳越豎子無能,口吐鮮血而亡。國恨家仇,胡成就記得更加清楚了。
既然如此,張永德祝胡成一切順利,拔馬離去。漢軍與吳越軍積極聯絡,準備同時從四門開始攻城。胡成這邊一直向南搜索了有五十里地,在向導的指引下到了江南國的皇陵,率領吳越軍很快就將江南守陵的百余士兵打跑了。
進入皇陵之后,胡成帶領士兵先是向烈祖李昪的陵墓拜祭,然后命令士兵去搜查一個較小的墓。胡成倒是恩怨分明,烈祖李昪在世時與吳越友善,還曾經幫助過吳越國,因此祭拜烈祖陵寢。元宗李璟在世,兩國多有爭執,甚至爆發大戰,因此不理另一座高大的陵寢。
折騰了大半天,士兵們也尋找了好幾遍,就只發現一座較小的墓,墓碑未立、也沒有墓志銘。胡成心想既然只有一座,那就必是無疑了,于是下令掘了此墓。四千士兵就地開挖,挖不了就砸、錘,反正能使用的方法都用上了。結果挖到晚上,墓地還沒掘通…有個部將提醒胡成,“此墓感覺甚新,不會是搞錯了吧?”
胡成不為所動,就一座墓,肯定是李弘冀的,他是皇太子,不埋在皇陵還能埋在哪里呢?
次日,吳越之人繼續掘墓,直到快要正午,終于進了陵墓正室。進入墓室的士兵上來報告,埋的是名女子,穿戴像是皇后。一聽此話,胡成讓士兵將金銀細軟能帶的都帶上來,又折騰到了下午,命人匆匆的將墓填了。
唯一的陪葬陵墓竟然不是皇太子李弘冀的,而是一名女子的?胡成不甘心,又命人擴大搜索范圍,結果一無所獲。吳越人是把先皇后周娥皇的墓當成了李弘冀的墓給刨了…他們不知道,李弘冀因被陷害為暗殺皇叔,因而被奪了皇太子封號,沒有資格葬在帝陵之側,而是葬在了吳越人現在控制的潤州。
又折騰了兩日,仍然沒有找到其他的陪葬之墓,胡成心有不甘的率領軍隊回去向吳興郡王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