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再現大唐榮耀

第二百零二章 承載帝位與仇恨 命中無時莫強求

再現大唐榮耀 周周樂不停 4339 2021-06-24 20:00:00

  既然接應的人要求立即去當涂,曹彬找來林仁姝,問她當涂離此處有多遠。林仁姝告知,約莫有八十里地。曹彬當即召集所有中級以上將領,下令由陳充領武寧軍一部圍困蕪州,其余眾將立即率領軍隊,全速向當涂進軍。

  林仁姝勸曹彬,現在剛過雨季,江南水網密布,水軍行軍便捷。全速進軍容易被敵軍斷了后路,后果會很嚴重。這一次曹彬沒有聽林仁姝的,大聲說道,“此次攻打金陵已過青江,離金陵如此之近,不破金陵終不還!”

  張永德更是來了句補充:“為陛下而戰!不破金陵終不還!”

  曹彬令副將張永德率領一萬禁軍騎兵打頭陣,火速殺向當涂。自領禁軍騎兵一萬、水師一萬和武寧一部一萬,共計三萬人作為中軍,同時開赴當涂。繁昌到當涂,騎兵全速進軍一日即可抵達,張永德兵臨當涂,伺機與唐軍開戰。

  聽聞漢軍殺到,江南國統軍楊收立即派人去請副將孫震商議對策。豈料過了一會兒,衛兵來向主將回報,孫震借安排陛下犒軍事宜,已經離開了中軍大寨。

  楊收判斷孫震可能已經逃往他本人所掌控的軍隊去了,心中一震。到底是什么事情做的百密一疏、讓孫震起了疑心呢?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楊收先是派信使去向金陵傳報,漢軍已經達到當涂,副軍統孫震通敵賣國,意欲投降漢朝。

  接下來,楊收立即召集所有將領,大談李氏父子聽信奸佞之言、殺害忠良,連自己的親兒子、親兄弟都不放過!大唐有血性之人,皇太子李弘冀、樞密副使林仁肇,還有張晟、孫晟等一干忠義之人都沒有好下場。為昏庸的朝廷殉葬不值得,要求眾將隨他一起效忠大漢。剛才,有些將領還以為是孫震想要降漢,感情主將大人才是啊!有幾個楊收的親信立即跳出來支持,表示愿意誓死追隨統軍。其他人一看,旁邊刀斧手殺氣騰騰,要是不同意就立即人頭落地,也罷、跟著干吧…

  張永德殺到當涂,直奔當涂的唐軍大寨。本以為要有一場惡戰要打,不料唐軍大寨開門迎接,有一將約莫四十歲模樣,偉岸英俊,一身淡金色鎧甲,多名銀甲將領緊隨身后。

  來將大喊:“大風起兮,云飛揚!”

  張永德心領神會,抱拳還行禮,“大漢迭侯、禁軍都指揮使,張永德有禮了。”

  楊收回復,“大漢吳侯楊收還禮了!”

  兩人一對話,后面的唐軍將領才知道,他們的主將竟然早就投靠漢朝了,還封了吳侯,那還打個球啊?!對!楊收就是曾經的農墾司二部收買的神武軍皇甫繼勛的部將,潛伏至今終于到了出水的時候了。

  楊收降漢和皇甫繼勛是不一樣的。皇甫繼勛貪財好色、貪生怕死,楊收卻是要報仇。此次,李煜以楊收為將、抵御中原漢軍。楊收明明知道青弋江是最佳的攔截地點,硬是不同意孫震的建議,選在了毫無地利優勢的當涂。楊收出征后,偷偷的將家眷都隱藏起來,唯有楊收老父堅決不走,如往常一樣呆在家中。

  暗號對上了,張永德和楊收商議下一步對策。楊收告知張永德,本來,他想以漢軍兵臨為由,招來副將孫震將其誅殺,然后去派人去接管孫震的部隊。可不知道哪里出了紕漏,讓孫震起了疑心,現在此人已經逃走…應該盡快去消滅孫震的部隊,以防止其部退往金陵。張永德也不遲疑,告知楊收,大軍隨后就到,他先去剿滅敵軍。楊收于是派了一名親信率領三千人與張永德隨行指路。

  張永德率領禁軍騎兵繼續向東,在當涂與金陵交界之處就追到了正在向金陵撤退的唐軍。張永德先是命令騎兵前隊試探性的沖鋒,唐軍的殿后部隊列陣且戰且退。雖是消滅了小股唐軍,張永德心想,要是這么耗下去,唐軍的主力就要逃了,于是下令全軍出擊,一萬余騎飛馳而出。漢軍一路追殺,唐軍一路狂奔,多有唐軍士兵掉隊或被俘。

  金陵皇宮中,魏岑送上急報,領軍在當涂抵御漢軍的統軍楊收和副統軍孫震互相告發對方意欲降敵、當涂危矣。本還想去當涂激勵將士們士氣的李煜徹徹底底的奔潰了。還是嚴續臨危不亂,建議國主立即下令江邊的神武軍全部退入金陵城,禁閉都城城門。

  越祿還似有不甘,追問,“如果棄守江防,那么此前的努力不都白費了嗎?”

  嚴續說,“漢軍恐怕不日將破當涂。漢軍出現在金陵城南,江防已經如同虛設,保衛國都并等待齊王大軍回師是唯一可用之策啊!”

  生死存亡關頭,魏岑和馮延魯倒是也不糊涂,全都贊成嚴續的建議,請國主下令給江防的神武軍,命他們全部退守金陵城。事不宜遲,兵退金陵還能一息尚存,李煜立即下旨。

  傍晚,張永德一路追擊向金陵撤退的孫震部隊至金陵城下。金陵城守將緊閉城門,任由己方部隊哭嚎就是不開門,只要有騎馬的靠近、不管是誰,就是一陣亂射。張永德在金陵城下一陣砍殺之后見無機可乘,又怕己方就區區數百人孤軍深入,容易被圍剿,下令撤退并一路收攏部隊。

  次日早晨天色剛一亮,魏岑再來傳報,一部分當涂的兵士逃回來了,全是孫震的部下。他們匯報說副統軍在撤退途中死于亂軍,臨死之前一再要部將向國主稟告,楊收有二心,如若楊收兵退金陵,千萬不能開城門!已經數夜沒有睡覺的李煜流淚了,孫震是忠臣,臨死還心系國之安危…魏岑提醒國主,當立即捉拿楊收全家老小。

  李煜微微點點頭,魏岑立即命侍衛長去楊收宅邸。半個時辰后,派去之人前來復命,只抓到楊收老父,其他人都已經跑了。李煜有些奇怪,原來楊收早有圖謀,皇叔竟然不察,還推薦如遇危急可令他領兵?馮延魯也有些奇怪,問,“為何眾人皆跑了,獨獨留下楊收的父親?老頭可有說什么話?”

  見侍衛長不敢回話,李煜示意,“恕你無罪。說來聽聽,老頭到底講了什么?”

  侍衛長回稟,楊收父親說,“楊吳子孫總要留一個人下來……”其實,楊收父親說的是,“楊吳子孫總要留一個人下來,看著李氏亂臣賊子也有家破人亡的一天。”侍衛長不敢說全,只回了半句話。李煜可能還沒有聽懂,魏岑和馮延魯等人已然知曉了楊收降漢的原因,原來他隱藏了這么久,一直仇恨大唐。

  楊收的恩仇說來話長。大唐末年,朱溫和李克用縱橫中原、爭霸天下,而楊行密則控制了江淮、江東和江西的廣大地區。四分大唐說的就是朱溫的后梁、李克用的晉(后唐的前身)、楊行密的吳國,還有王建的前蜀。

  某日。楊行密撿到一個六歲的小男孩,甚為喜愛,覺得此子必是可造之材,遂將他收為養子。可楊行密的親兒子們不能容忍,于是,楊行密就把此子過繼給了自己的好哥們徐溫。徐溫收養了這個孩子,并取名徐知誥。后來,楊行密建立了吳國,也是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

  吳國地處江南,脫離中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楊行密開始只是稱王,仍然用唐的年號;后來才改稱國王、用自己的年號;直到吳國最后一個君主楊溥才稱帝。楊吳一國自楊行密死后,一直都是徐氏的傀儡。后來,徐溫死了,徐溫的兒子徐知詢在與徐知誥爭權的過程中很快就敗了,徐知誥完全掌控了吳國的朝政。數年之后,徐知誥接受楊溥禪讓為帝,改國號。兩年之后,后唐滅亡,徐知誥認祖歸宗,改回李姓,改國號為大唐,即為南唐。

  楊收是楊氏的后人,表面上效忠,在江南唐國隱忍,實際一直對李氏心存怨恨,尋找機會報復。

  金陵附近的情況簡直就是斗轉星移。兵臨金陵的張永德在回師途中不斷收攏部隊,約有三千余人迷失了方向,走到了金陵南段的圩(音同“為”)區。圩區是指平原河網或沿江濱湖等低洼易澇地區,走到這里、騎兵行軍遲緩。恰在此時,鎮守金陵南大門的江南寧國軍主力正在向金陵附近撤退。

  兩軍在圩區相遇,寧國軍節度使立即下令向漢軍騎兵進攻。張永德不敢應戰,這回、輪到他率領部隊落荒而逃了。可是雨季剛結束的圩區實在是要人命了,多有騎兵陷于泥中不能前行,憤怒的唐軍把漢軍當成了靶子。漢軍騎兵被打的一敗涂地,張永德率領百余騎兵一直熬到天黑才找到地方隱藏起來。寧國軍忙著往金陵方向行軍、沒時間細搜,張永德才在次日得以逃脫。

  漢軍主將曹彬倒是一路順風順水,到了當涂與楊收會師。楊收先是做了自我介紹,曹彬向他一一介紹漢軍將領。楊收盯著林仁姝看了良久,試探著問:“林將軍,你我似乎在哪里見過啊?!”

  曾經同為唐軍將領,不過一個在鄂州、一個在金陵,到底在哪相見過呢?林仁姝思索著兩人的交集,順口回答楊收,“莫非是在和州?”

  楊收笑說:“莫非就是在和州為神武軍殿后的女將?”

  林仁姝無奈地向楊收笑了笑,真是人生充滿未知數。

  次日,陸陸續續不斷有漢軍騎兵返回大本營,曹彬問及情況,都說一路殺入唐軍陣內,都指揮使大人沖在最前面,后來失去聯系,并不知道人在哪里。曹彬一想,壞了,別遇到什么埋伏了吧!趕快讓楊收派了向導,派部將帶領自己部禁軍前去接應。好在下午接應到了身邊僅剩百余騎的張永德。

  曹彬問情況,張永德嘆嘆氣,把回師途中情況報于主將。楊收告知二人,金陵畢竟是都城,還是有重點防守的。主要是神武軍約有三萬余人、寧國軍(軍力楊收并不知道),還有孫震的殘部,另外,還有潤、常兩州的神武軍可能也會回撤。如此一來,曹彬大致知道了唐軍的情況。

  曹彬轉向武寧軍一位都統,都統立即稟告,已經派人去向徐國公稟告了。曹彬下令明日進軍,先不急著圍困金陵城,從背后攻擊江南的江防軍隊,接應武寧軍主力和禁軍步兵渡江。

  漢軍先鋒已經達到金陵城下,李煜分工讓周宗負責加強城防,命魏岑一再催促江防的神武軍立即退往金陵,同時下令鎮守潤、常二州的皇甫繼勛盡快抽掉兵力返回金陵。皇甫繼勛此人貪得無厭,見到國主命他調兵回金陵勤王,覺得是個好機會。明著對農墾司二部派在他身邊的顧問說,我派人混入金陵以為內應,實際上則是讓他的堂弟帶兵回去保護家眷。

  皇甫繼勛對勸他盡快起兵的要求一拖再拖,如此做無非是想兩全其美,榮華富貴他想要,京中家人他要保。可是他不知道,還有一件事他沒有算到…

  吳越王錢俶在接到皇帝的圣旨后,試探性的問了禮部官員,如果需要的話,吳越可以在江水最東段接應朝廷大軍渡江。禮部官員來前已得樞密使王守成指點,向吳越王表明,大漢早已突破江水天險,現在,大漢的軍隊應該已到達金陵的南面,不日將劍指江南國都城。

  錢俶送走漢使,又派人去打探,結果就是吳越和江南兩國邊境上的唐軍紛紛后撤。錢俶分析漢使所說為實情,于是下定決心要趁此機會向敵國討回血債。

  漢唐江淮之戰中,唐將李弘冀曾在潤州坑殺吳越降兵數萬人。錢俶下令,以七哥錢弘偡為帥,率領六萬水軍從西府(今杭州)出發,準備從東面進攻潤、常二州,協助漢軍合圍金陵。

  鐘云娘在揚州又等了一個多月。這日,她正在指揮下人干活,夫君董平匆匆而回。鐘云娘似乎等的都麻木了,順口問了句,“有緊急軍情?”

  董平認真的回答:“快些備些飯菜,我吃了就走,大漢鐵騎已經兵臨金陵城下。”

  一聽這話,平靜的鐘云娘喜笑顏開,連說:“哎哎哎!運昌、連昌也出征嗎?”

  董平看著夫人,雙手捧起她的臉,“連昌隨我出征,運昌怕是已經到金陵城下了。”

  鐘云娘忙給夫君備了飯菜,董平猛吃一通,不到五分鐘功夫就吃完了。片刻之后,準備隨行去和州的部將、隨從們都已經在等候了。鐘云娘本想出去囑咐二兒子兩句,可是夫君董平治軍就是如此的嚴謹,愣是把兒子與其他隨從一樣對待,沒把他帶回家。鐘云娘心想,既然從軍了,那就按軍隊的要求,按夫君的意思辦吧!

  鐘云娘為董平整理好衣裝,董平告別夫人,率領隨從們躍上戰馬,直奔江北漢軍的集結地和州而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