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9天就要考試了,陳榮弄了個倒計時的牌子,督促自己好好看書。一連幾天除了吃飯都在看書。陳榮考試前有個習慣,必逛商業街來解壓。
人生地不熟的臨陽,不曉得哪里有玩樂的。問了客棧掌柜,說是有條學子街很受書生們的歡迎。陳榮拉著陳大江去了學子街。
為了完成看護陳榮的任務,陳老三可是老老實實在房間呆了7天,早憋不住了,陳榮叫他出門看看,可高興啦。
學子街字面意思不就是書生們逛的街嘛,各種筆墨字畫什么的。陳榮來到學子街,確實看到有賣字畫的。不過也有首飾店,繡品店,成衣店,古董玩物店,小吃店等等,齊全的很哪。很適合逛街玩樂嘛。街上除了書生,還有些坐在馬車上的婦人,古玩店也有些商人。不熱鬧但很文雅,學子街上的人穿著很體面考究。
陳榮來到一處字畫攤前,賣字畫的是個老者。攤子邊圍了十幾個少年。在評論一副字,上面的字寫的如行云流水,讓陳榮這個不懂字的都感覺到一股灑脫的意境。誰要有這么一筆字還用擔心縣試。陳榮寫字只能算是規整,很羨慕那些寫字好看的,也是感嘆了那么一句。對不懂字畫的陳榮來說,首飾店,成衣店才是放松的首選嘛。
陳老三早就不耐煩看這些大字,好看又不能當飯吃,家里老娘侄女的禮物還沒買哪。好容易來趟縣城,得買些禮物讓老娘高興高興。
二人選了一家繡品店走了進去,繡品店里面人不多,但很干凈整潔。繡品的樣式比家里大嫂,二嫂繡的全活,繡技也更高明些,陳老三走街串巷這些年,看東西的眼光還是有的。
正好碰到有個繡娘來交繡品,那繡娘正和掌柜熟練的討價還價。
掌柜的是個微胖的中年婦人。
“孫掌柜,繡帕還是5文,荷包12文”繡娘小心翼翼的問道。
“秋兒呀,咱這街坊鄰居也好多年了,荷包12文是看在你爹爹這病花費不少家用才給的,最近不是聽說你哥賺了不少銀子嘛,咱這照顧就不能再有了,荷包不能是這價了,還是原來的10文吧。”
“我哥啥性子,您還不知道嗎?錢都去了王家了。這天又變冷了,爹爹的咳嗽還是沒有好轉”柳阿秋為難的說道。
孫掌柜也了解秋兒家境況,盡量幫忙了,可這柳大福不但不知感恩,這混不吝的還在外散布繡品店的謠言,弄得損失了好幾個繡娘。孫掌柜有些生氣了。
“最高11文,行就放下吧”若不是看在秋兒繡技高明的份上。早不想理這破事了。
“孫掌柜,一共20條帕子,10個荷包”
“放哪吧,一共210文,給。秋兒以后多留個心眼吧”
秋兒看了孫掌柜一眼。終是嘆了口氣離開了。
陳大江聽繡一個荷包就11文,比鎮上整整貴4文錢哪,縣城就是不一樣。他在柜臺細看繡帕,圖案真漂亮呀,不怪人家貴。
孫掌柜過來招呼他倆看。
“掌柜的,給俺拿幾條紅頭繩”
孫掌柜拿了幾種樣式的頭繩和幾個頭花。陳大江反復看,愛不釋手。
“掌柜的,我觀店內樣式頗多,大多適合婦人。”
她這里客人大部分是婦人家。點頭,認真聽陳榮說。
“小子曾在一本舊書上得到過幾個圖樣子,不知道掌柜的可有興趣”陳榮現在缺錢,臨時起意想拿現代幾個圖樣緩解燃眉之急。
“掌柜的,可給小子拿紙筆”
孫掌柜拿給陳榮紙筆。看陳榮在草紙上勾勾畫畫。一幅夏日嬉戲躍然紙上。幾個活潑的小姑娘在花叢中玩耍,看到就心情爽朗,不錯的作品。接著陳榮繪制了春日昂揚,秋日思緒,冬日探雪四季圖。
陳榮拿給孫掌柜看圖樣子,很巧妙的構思,圖樣新穎,當場按每副100文的價格成交,二人簽訂協議以后若有新圖樣,店里還收。
陳老三被陳榮這神操作驚了一跳。他選個4條頭繩,一個木簪子,孫掌柜給打折,才花了100文,比在鎮上還便宜哪。
陳榮第一次賺到銀子,很興奮,二人又買了一匹布才回了客棧。
去年接待陳榮的伙計叫小喜,前幾日請假回家了,今日才回來。也是他去年聽到了柳樹鎮幾個學子的計劃。
中午時間,小喜給每間客房送中飯。
剛才他遇到個眼熟的客官,怎么都沒想起來。回來和伙計小于閑聊。小于就是接陳榮來客棧那個伙計。小于第一年干拉客這個活,很新鮮,吧啦吧啦給小喜講。柳樹鎮的陳榮他印象挺深的,脾氣最好的書生,小于吧啦陳榮,提到柳樹鎮時,小喜想起來剛才的客官就是去年沒考成縣試的書生。后天就考試了,不能給書生添亂,囑咐小于多看護樓上的陳榮點。
無巧不成書,今日蔣大衡和王亮來找陳榮,一個書院的學生,考試前協商好進場計劃。
小喜認出了這倆個柳樹鎮的書生,待陳榮送走同窗。小喜糾結著敲了敲陳榮的客房門。
除了吃飯,客棧的伙計不會來打擾他。陳榮疑惑小喜找他何事,打開門讓小伙計進來。
“陳公子”
“何事,請講。”
小喜不知如何開口。
“去年縣試前就看到公子來我們客棧了”
“嗯”還挺有緣分,今年碰到熟人了。
“公子去年身體不適,是吃了什么嗎?請陳公子考試前別吃其他東西”
挺奇怪的要求,不過確實不該亂吃東西,這次機會太難得。
“請陳公子一定要答應小的,除了送來的主食別吃其他的東西。”小伙計說完就出去了。
他會注意飲食的。
陳榮一心只讀圣賢書,王亮他們送過來的幾包點心放置在了行李中。陳老三也想解解饞。想到自己的拍胸脯的保證,忍了忍沒吃。
時間很快到了二月二十,陳榮檢查好考籃,趕早去了貢院門口。李秀才已經領著4個學生在貢院門頭等著了。
“夫子,學生來晚了”
“還有半個時辰,快檢查一下考籃,東西可都齊全”
“是,夫子”
“陳兄”“蔣兄”“王兄”“李兄”幾人打過招呼,等著開貢院門。李秀才需為5人作保,陪同學生等著。
貢院大門打開,兩個帶刀衙役守在貢院門口。另兩個衙役負責檢查考生。這會學子們自覺排隊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