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一千天
女人孩子看著仁哲與漂亮鳥說話,差點扭頭逃回村,但聽到鸚鵡甲回答問題后嚇得逃跑的心思都沒了。
仁哲想起以前村里離開的爺孫,再看看現在的母女,仁哲經歷過,也能理解,這個世界的人其實不是心狠,對人都報以最大的善意,可是沒有足夠的生產力,也無法撫養失去支柱的家庭老小,孤兒寡母。
仁哲通過鸚鵡甲,建議戚家父子在市場與城市建立孤兒院,養老院,然后在給女人安排工作,這樣既增加了勞動力,也能增加人口,具體可以在衛隊獵人隊,或者村里獵人隊護送到鹽場和礦河,孤兒院也安排在礦河,不僅生活有著落而且母親與子女不用分開,養老院可以安排在城市,用多余物資供養。
城主回復女人可以到鹽場和礦河勞動,孩子培養長大也能勞動回報,但是老人他們如何撫養?所以養老院不能建立,付出勞動才有回報這不是這個世界的法律,但它是人們生活下來的總結。
仁哲很氣惱,卻又無能為力,靠他的一百衛隊,能養十個老人估計就極限了,何況還要到處完成任務,只能安慰自己最少給孩子女人一個未來來安慰自己。
仁哲自己走兩天的路,帶著母女盡然走了十多天,回到礦河時,鳳柳花都快哭了,還以為仁哲遇到危險沒能回來,鸚鵡甲也沒回來報信,連尋找的方向都沒有。
仁哲心里知不妙,又不是解釋的時候,只能先找空屋子安頓母女兩,然后先安排人負責母女洗漱吃住。
回到屋子,仁哲把認識母女為她們的際遇而悲傷,然后建議戚家父子建孤兒院,養老院,女人給工作的事情說了一遍。
仁哲還是不能釋懷,明明還有富余的食物為什么不能養老,什么勞動才能換取報酬?難道老人年輕時沒有勞動嗎?
鳳柳花告訴仁哲,不能勞動自己也會痛苦,如果有一天她鳳柳花不能勞作生活,求仁哲不要挽留。
仁哲自然不同意,夫妻應該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那知道鳳柳花嚴重警告仁哲,如果是仁哲她會養,但如果是自己,如果是她失去勞動能力了,她要求仁哲放棄她,讓她自己走或者自生自滅。
如果仁哲做不到,她寧愿現在就離開,如果成為家人的負擔她真的無法面對,聲情并茂說的仁哲難以招架,只得假意同意。
之后孤兒院與失去支柱的家庭女人安排工作都需要負責人,仁哲找到手下百戶牧山谷,他現在是仁哲的直屬手下,只用對仁哲的命令負責。
仁哲讓牧百戶選擇一個負責人,專門負責沒有支柱的女人工作安排調度與傭金。
任何時候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其中,仁哲打算和戚家父子,老學究他們安排一個總監察團隊,預估五個人,都要有直接回報高層的權力,以免這些女人被迫害。
雖然這個世界大多時候人們很團結,但沒有支柱的女人就很慘,這么說吧,男人打獵為主要生存方式那么這就是個男權社會,然后失去男人的女人,很多都沒機會再嫁出去。
一方面女人多,男人少,沒有再嫁限制也很難有人剛好再看上你,然后一個男人,像仁哲屬于最富有的,娶五六個都行,這樣的人不過百人。
其次百戶這樣比較中堅的力量,養兩個可以,三個就吃力了,這樣也不過幾千人。
大多成年男子能養活一家人其實也是比較勉強的,村里就都是一個的生活水平,女兒除極少數打獵和大部分出嫁,還有一部分是靠各種工作養活的,如鹽場,店鋪工作,礦河工作等等。
如果不是這次南邊城重建,又多了一塊領地,其實是沒有工作安排這些女人們。
現在有領地,礦河,鹽場工作,仁哲功勞不小,中高層的管理大多數都相當感激仁哲,所以計劃執行得也很順利。
言歸正傳,在這樣的社會上,女人有男人保護,在城市,市場,鹽場和曠河都還好,但一旦沒有生活來源,要離開或者在村子里,能換點獵物算有本事的女人了。
那些野外被野獸吃了的,那些跟打獵隊出去的,結果其實就比野獸吃掉強些,天賦好的自己能自足后也能過活,差的當然拜托不了一直被欺負的命運,而且很有可能在打獵過程中被野獸殺死,仁哲不是不知道,只是沒有親眼所見所以一時沒想起來。
現在看到,當然不能視若無睹,于是第一步安排這些女人在鹽場,礦河工作,再人工養殖野果,哪怕差些!,開些差些的酒店,賣酒也能需要一些工人,至于能雇傭多少人先做了又說。
于是仁哲自己用他些許記憶的種植知識,開始安排百人隊去收集適合的野果栽種與移植,為了不破壞過多,移植不多,野果栽要種多些,就在南城北面,不遠的山坡上。
知道是仁哲的安排,也打招呼說仁哲想親手實驗種植行不行,戚喻柏他們大多都是生死相依的兄弟,怎么可能反對,跑來幫忙都有,仁哲實驗不多,所以沒有讓幫忙,自己帶十個人,輕輕松松就把活做完了。
鳳柳花聽完仁哲講述后,同情女人們的遭遇,但也無力改變太多,更多可憐那些孩子,所以她申請了孤兒院的督察教育權。
面對善良有擔當的鳳柳花仁哲當然更支持了,還告訴她可以在提供食物以外還能讓孩子們鍛煉身體,捕獵技巧,喜歡識字的孩子也可以給他們買書共同使用,識字去記錄院,學習研究院都是很好的出路。
鳳柳花當然同意,同樣的事既然想到當然也用鸚鵡甲告訴西邊城戚天盛城主,至于南邊城戚喻柏仁哲當然當面建議。
可是戚喻柏只能苦笑,城墻要修,屋要建,生產要抓,零零種種讓戚家父子分身乏術,再加上老學究,萬戶王研究決定,仁哲可以動用百分十二的人力無力,自己安排發展事宜,只用告知,不用等批復那種。
用老學究的話說就是仁哲這小子點子太多,天天聽他說都要累死,不如交給他安排,讓他自己協調自己做,累死他算了,也不體會他老人家的辛苦。
說得難聽,是人都看出老學究對仁哲那是喜歡得很,這樣重任都交給年輕的仁哲,要知道今年仁哲也才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