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天三百六十五天
在這里十五天,也是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年,貪圖享樂的仁哲買了兩斤新鮮肉煮了,一壺野果酒,烤肉也安排上,和家人一起享用。
父母姐姐不知道仁哲遇到什么高興的事,但既然想小小慶祝一下,也沒人會反對,再說城里生活比村里享受得多,不用擔心野獸夜里出沒,不用擔心打獵的家人會不會不回來,對現在的生活也很滿意,只期待生意開業能好些,當然值得高興慶祝。
仁哲這兩個星期前上午去南十四棟學習一小時,中午去北七棟鍛煉身體,也是給管事人一些觀察自己的時間與表現自己的機會。
仁哲報道當天,考慮城市生活處處用錢,藍九書寫條子,讓仁哲到西街金銀倉庫去預支三十金,也就是三百兩銀子,方便仁哲一家在城里生活。
一路問人到倉庫,真就掛牌著金銀儲備倉庫,說是儲備倉庫卻也只是一間屋子,只是墻體厚實一些,門外兩人松散坐著,走進房門院子不小,有兩人在院子里走動,感覺漫無目的,房頂坐有一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仁哲進門都沒有多看一眼,估計這五人算是安保了。
轉頭看到正房處有一長桌,后面坐有兩人,正在寫寫畫畫,走進才看清是在記賬,屋內左邊有一簡易至極的書架,讓仁哲不經多看兩眼稀罕物,書架上獸皮書很多,看來全是賬本,書架標記著“萬戶王”“千戶”“勇士會”“大學者”“學者”,誰讓仁哲眼睛好,看了七七八八。
仁哲打過招呼遞上紙條,看著年輕的人就從書架上找出一本,書面寫著《勇者會》,翻到空白頁,然后詢問仁哲姓名,說如果是張三李四的建議給自己重新取名,方便區分,不至于重名而導致傭金被領,給大家添麻煩。
如果不會取名,給半兩銀子,兩人可以幫仁哲改名,這世界也不講究賜名,像樣名字都是第一次有人問起,仁哲笑著表示不用,記下名字,寫下預支三百兩銀子。
一天除去兩小時要在去表現自己,富余的時間就有很多,仁哲看到父母姐姐沒事可做,在里里外外的游蕩,就知道要給他們找活做,不然可能就不是享福,而是坐牢了。之后逛街觀察回憶后,突然想到既然這里主要食物是肉食,天天我腌肉干也會膩味,也沒見其它吃法,那么香腸可以作為獨家秘方,做個小生意也許不錯。
仁哲把想法告訴父母姐姐,并說明香腸做法要保密,顯然有事可做,把他們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仁哲先到肉店,與老板商量,預定新鮮腸子,老板只用三天就收集第一批的腸子,于是買上新鮮肉和鹽,就和父母姐姐一起在家做香腸,這也都是記憶里的知識,仁哲一邊示范,一邊說明要點。
家人都是自食其力之人,仁哲一演示基本也就會了,在把幾個要點記住,做出來的就不比仁哲差,特別是母親,看著比仁哲做的好些,就像仁哲才是學做的人。
考慮到要長期賣,當然要有店面,又打聽找到西街商管,用一年一金的價格租用一間商鋪,商鋪自帶一個儲藏室,比家里的大畢竟做毛皮肉食生意是主流,一家人把香腸運到店鋪,等香腸好了就可以開門做生意了,之后又買到一次腸子,直接就在店內后屋制作。前屋的經營范圍小些,估計掛上貨物比較適合接待三個人,多了就有些擁擠,不過也足夠用了。
昨天香腸做好,于是早早就開門營業,只是鋪面位置不好,在加上時間還早,來往人少,也就沒人進店詢問,仁哲從南街回來就看見,父母在店里趕蒼蠅,姐姐做在街邊,用期待的眼神看著路邊稀少的行人。
仁哲當然知道早上人少,但架不住父母姐姐第一次做生意,熱情高,只得由著他們折騰,至于生意會不會好,仁哲心里也是在打小鼓的。可是一早上沒有開張,父母姐姐看來備受打擊。
仁哲卻是不慌,安慰他們,等人多了就會好的,看著他們顯然不信的眼神仁哲也不好多說。
時間靠近中午,仁哲留意到行人多了,于是喝口野果酒潤潤嗓子,開聲吆喝:“大家過來看看,我家的香腸,好吃不貴。”
吆喝放到這個世界倒確實有奇效,立馬就有人上前詢問,看著人們圍攏,父母姐姐顯然有些不適應,當然習慣這些的仁哲肯定是沒有什么其它感覺的,自顧自的說到,香腸大家都沒有聽說過吧,這是我家獨門秘方,味道比烤肉香,五斤一兩銀子,(這個價格是仁哲考慮到人們的購買和接受能力,賣十五斤能賺一兩銀子,一人一年維持生活的消費大概兩百兩銀子,考慮到目前仁哲認知的城里大多住戶,每戶每年自給自足后還能有幾十兩左右結余,買幾斤香腸改換下口味應該不過分吧)。
這時有人覺得是不是太貴,仁哲當場反駁說都是肉做的,香腸還費力加工,賺點辛苦錢怎么了?
想到昨晚仁哲的定價,父母姐姐一臉不可思議為什么仁哲會賣那么貴?怎么會有人買?再看看現在仁哲說得振振有詞,全家人都懷疑這個仁哲是不是他們親兒子、親弟弟?
仁哲這邊把怎么吃都說了一遍,總算有人決定嘗試,仁哲眼里買東西的人分三種,一種有興趣買的人,吆喝解說一下自然買。第二種猶豫不決買與不買之間徘徊的人,只要叫好聲夠多就買,要是有說不好的自然就不買。第三種沒打算買的,那基本說多少都是沒用不會買,但這是會改變的。現在有人帶頭,仁哲就希望能多帶動幾個猶豫不決的人購買。
當然新事物的誕生都要給人們一個接受的時間,雖然只有三人買了一些,但仁哲反而覺得不用太擔心。
當天果然賣出的很少,父母姐姐的臉已經變成霜打的茄子,仁哲提議帶一些回家試試,晚飯后家人又充滿了干勁。
今天的生意看起來也很慘,但一天天好轉的生意可能更加讓人踏實,一家人包括仁哲都在等待更好的明天。
等待時仁哲翻看日記,看到三百六十五天這個數字,華夏過年的場景浮現在腦海,仁哲覺得就算生活再怎么改變,好好用心過日子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反正就是變著法的說服自己慶祝一下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