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與非遺的開始

清鎮—中秋瓜燈節

與非遺的開始 有琴臻臻 1125 2020-10-13 10:06:04

  “清鎮中秋瓜燈雕刻”起源于明代洪武年間,當時為打通中央政府與滇省的關系,在黔省進行屯兵,在清鎮當時設立了威清衛。所屯之兵多從瓜燈風俗盛行的江浙一帶遷徙到此之人,他們帶來了中秋玩瓜燈的習俗,后軍屯改為民屯,他們在清鎮居住,并由此傳承至今。瓜燈的制作工藝。不但注重內容,將大量的歷史、神話人物和具體有時代特征的事物鏤刻在瓜上,而且還特別注意增強藝術創造效果,使瓜燈盡量凸顯“刻、鏤、鉆、挑、繪”和“形、色、光、聲、動”等特。

  2009 年 9 月,清鎮雕瓜燈這一獨特民俗被列入黔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瓜雕中以往俗稱的“平雕“和“拱壟“,現在改叫“淺浮雕“和“深浮雕“。

  瓜雕被譽為“出在手上的藝術“,遺憾的是一件作品最多能存放三四天。

  中秋節玩瓜燈,在清鎮由來已久。南瓜成熟的中秋之夜,小孩相約到瓜地里偷瓜玩瓜,被偷的農戶雖被偷而不怨,反添喜色,因為說明當年收成好瓜多瓜大,而未被偷的瓜農反倒多覺得點失望;另說當地先民不堪忍受官家壓迫,于某年中秋之夜,以瓜燈作為聯絡信號,舉兵起事;三說南瓜多籽(“子”),人們于中秋之夜剖瓜掏(“討”)籽(“子”),并將剜空的瓜殼制作成燈,借以祈福添丁(“點燈”)。

  過去玩瓜燈,大多源于小孩自發。據現在八、九十歲的老年人回憶,他(她)們當年中秋之夜“偷”來南瓜,掏空之后,再在瓜皮面上簡單刻上幾個字,諸如“天下太平”、“五谷豐登”……,有的也了了雕刻些花紋裝飾一下,最后用小酒杯盛上點菜油,配上幾棵燈草,點燃放進鏤空的瓜殼里就算做成了“瓜燈”。

  每逢中秋佳節,清鎮市當地群眾都要選取金瓜、南瓜或西瓜來雕“瓜燈”,寄予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瓜燈的制作工藝,不但注重內容,將大量的歷史、神話人物和具有時代特征的事物鏤刻在瓜上,而且還特別注意增強藝術創造效果。

  一件成功的瓜燈作品,要體現“刻、鏤、刮、挑、繪”5種工藝,“形、色、光、聲、動”5個特色。近年來,瓜燈雕刻的文字和圖案已有較大翻新,除“五谷豐登”、“歡度中秋”等傳統燈外,“二龍戲珠”、“百鳥朝鳳”、“嫦娥奔月”等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歷史神話人物也在瓜燈上出現,充分展示了民間精湛的雕刻技藝。舉辦“中秋瓜燈節”已成為清鎮市的傳統活動,評比出的“狀元燈”、“探花燈”、“榜眼燈”、“秀才燈”,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青睞,進一步激起了大家制作瓜燈的熱情。其目的就是推動傳統文化的健康、和諧、廣泛開展。

  中秋瓜燈節已經成為清鎮民俗文化的一大亮點。每當中秋臨近,市場上、街道兩旁,南瓜、金瓜堆積如山;中秋佳節之夜,大街小巷提著瓜燈游玩的人絡繹不絕,人群集中之地更是燈如星云,與明月相輝映,而持燈之人任隨點評,嬉笑之聲不斷,呈現出一片祥和景象。不少外地人出于好奇,于中秋之夜專門趕來觀看者亦不在少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万山特区| 许昌县| 吉安县| 会东县| 宜川县| 宜君县| 九龙县| 镇平县| 太仓市| 翁牛特旗| 合阳县| 醴陵市| 营口市| 富宁县| 横峰县| 报价| 名山县| 沙田区| 重庆市| 广昌县| 达尔| 霞浦县| 隆安县| 师宗县| 阿拉善盟| 江山市| 海口市| 康马县| 恭城| 吉林省| 牡丹江市| 定安县| 来安县| 古田县| 梁山县| 威海市| 锦州市| 新闻| 略阳县| 砚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