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與非遺的開始

鎮遠—報京三月三

與非遺的開始 有琴臻臻 1388 2020-10-10 13:53:59

  三月三(報京三月三),流行于貴州省鎮遠縣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月三(報京三月三)從農歷三月初一開始,三月初五結束,共五天。

  三月初一,各家主婦為子女及丈夫準備新裝,并備磨豆腐、備酒菜。

  三月初二,是姑娘向情郎送笆簍的日子,這天早飯后,姑娘們三五相邀,背上笆簍,下泡冬田撈魚蝦。凡得到禮物的情郎,要與男朋友們在山坡上燒火辦菜,共進野餐,分享愛情的樂趣。這種風俗,當地侗語叫做“亥粟”。

  三月初三,節日活動進入高潮。早上姑娘們到菜園里采來半籃大蔥和蒜苗,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穿上鑲邊的大襟短衣和長褲,系上繡彩花的圍腰,換上圓口繡花鞋,戴上鍛圈、項鏈和銀花,來到莫嘎樹下。此時,后生們也早已結隊在山路邊等候,待機向她們討籃子,山上山下,也站滿了圍觀的人。若討取人非意中情郎,她們就不給。討不得蔥籃的,還被觀者一陣“噓、噓”嘲諷,羞得躲開;討絡蔥籃的,圍觀者則“嗽呼,敏呼”一陣贊揚,人們也得意洋洋,并與情妹約好日子還蔥籃。還籃一般都在“四月八”或“六月六”,男方此時以布料、糖果、絲線之類為禮。這種古老的討籃風俗,當地叫做“攜懇”。中午,報京寨舉行迎客儀式,歡迎友鄰白巖寨的侗胞。遠方傳來鐵炮三響,預告白巖寨的客人到了。只見來客們挑著臘肉,米酒等禮物,盛裝列隊,由蘆笙隊引路,蕩蕩而來。主客兩隊人馬會合寨口,合唱迎客歌,載歌載舞。情深動人。最后,當地九個侗寨的侗胞和附近的苗、漢同胞都匯齊在報京寨中心的塘壩上,同跳蘆笙舞、踩鼓舞,大家熱烈地唱跳。這番活動一直把太陽送下山。節日之夜,是一個狂歡之夜。姑娘們三五一伙地在樓上唱,她們的情郎也三五結伴,在樓前與她們對唱。侗家風俗,不是三月三,就不能在村里唱歌。所以青年們都十分珍惜這三天,他們唱道:“三月三,金花銀花開滿山,滿山開,大家都來這團玩。”

  初四日,蘆笙塘再次舉行化妝舞會。有的老人參加這場舞會要換上三次衣服。開始是穿錦緞長袍套錦緞背心;繼而又換上深藍色家織布對襟短衫;最后又在胸前佩上剪紙花如意牌,翩然起舞。有的侗家漢子則在胸前佩一朵斗笠般大的干楓木菌,菌面涂上金銀粉,有如古代武士護身的盾牌。婦女們除系上一塊做工精美的花圍腰外,還另系一條彩紙剪貼的短圍腰。

  初五下午,報京為白巖客人舉行送客儀式。主人鳴鐵炮,吹蘆笙,唱送客曲。男子還頭戴銀花,身穿鑲邊女式衣褲,系上繡花圍腰,男扮女裝前來送客,表示親熱。有的男子還胸掛豬頭、豬尾巴、豬腸子等,以作回敬客人的禮物。

  夏末初秋。

  鎮遠迎來了兩名客人:阿布、非非。

  作為黔省唯二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鎮遠位于舞陽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舞陽河以S形穿城而過,把鎮遠古城兩個等級,北岸舊府城,南岸舊衛城,遠觀似太極圖,巷道為歪門邪道。

  朱元璋入黔,奢香夫人迎王師于鎮遠《苗疆聞見錄》上有“欲據滇楚,必占鎮遠”的論述在中國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

  鎮遠古鎮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筑文化博物館。城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有雄偉奇特、蜚聲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160余處,觀賞價值與科考價值俱高。其建筑風格為青磚黛瓦、高封火墻、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歷史遺跡,泣訴著千年古鎮的滄桑。古城垣建有戰神廟、城墻、鋒火臺、堡屯、炮臺等軍事體系堡壘,鎮遠古鎮是“山雄水美”之地。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冷水江市| 鄂伦春自治旗| 洞口县| 沙雅县| 绥江县| 德州市| 调兵山市| 延边| 沈丘县| 阜阳市| 府谷县| 绥江县| 旺苍县| 沽源县| 齐河县| 子洲县| 武夷山市| 麦盖提县| 诸城市| 前郭尔| 铜陵市| 延津县| 烟台市| 耒阳市| 南江县| 息烽县| 眉山市| 霍城县| 凤翔县| 合江县| 武宁县| 瓦房店市| 太白县| 定陶县| 呼和浩特市| 白河县| 阳东县| 赣州市| 陆良县|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