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鄧蘭萍滿意的離開了。
李楚答應成為首都大學的兼職教授,至少,數科院明面上的臉面算是保住了。
兼職,工資照發,不用授課,每年帶幾個研究生而已,還不用去首都,而是讓研究生們來蘭城授課。
挺好,多了幾個干雜活的。
張春平也很滿意,他硬是拽著李楚交流了兩天,幾個困擾了自己好幾年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點被李楚一一化解。至于李楚的數學水平,說實話,張春平實在是不好評價——至少比自己高!
鄭慕言現在是痛苦并快樂著,他心里明白,鄧蘭萍說的是正確的,自家的廟太小,容不下太大的佛,讓李楚留在十九中,完全是浪費人才。但是,至少現在李楚可還沒走不是?隨著李楚即將享譽數學界,那十九中的名聲豈不是可以起飛!
李楚其實無所謂的,十年從文之路,他對數學是在是無愛。他的態度很明確,你們有啥不會的,我可以幫你們解答,也能為國家做貢獻嘛。但是,要我一門心思研究數學?你們怕是在開玩笑!文學能陶冶情操,還有有熱愛文學的小姐姐,藝術就更不用說了,那是才貌俱佳!這叫建設精神文明!但數學有啥?一幫禿頂大齡單身青年?
何況李楚一開始的目的只是為了賺美國人的獎……呸!為了科研!
一周后。
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
何明拿著一疊打印紙,興沖沖的沖進帕特里克教授的辦公室。
“嘿!小子,你應該先敲門!”
被何明打斷了與情人的聊天的帕特里克皺著眉,掛斷了電話,不滿的抱怨著。
三十二歲的帕特里克很不喜歡這個東方來的小子,作為美國數學學會最年輕的會士,上一屆菲爾茲獎的獲得者,帕特里克是個標準的美國至上主義者,但偏偏在他所有的學生里,這個來自東方的小個子是最聰明最刻苦的。
“對不起,教授。”何明道歉道:“教授,您應該看看這個。”說完,何明將打印裝訂好的論文恭恭敬敬的擺在帕特里克面前。
“我說過我不懂你們的方塊字!”帕特里克看不懂上面印著的《數學學報》這幾個字,隨手將論文推到一邊。
“抱歉,教授,”何明上前,翻開封面,指著滿是英文的正文解釋道:“這其實是一份英文的論文,昨天發表于我的母校的期刊,我從網上下載打印出來的。您看這兒,在我的祖國,有人破解了費米爾猜想!”
“不可能!”和總統一樣,帕特里克第一反應這是一條假消息。華國人怎么可能破解兩百多年來一直無人能解的世紀難題?
“您必須看一下,教授。我研究了一晚上了,暫時沒有找到破綻。”何明其實也不喜歡這個總是盛氣凌人的教授,但是,帕特里克的知識卻做不了假,對于公費出來留學的何明來說,只能順從這個高高在上的教授。
“是嗎?”何明的堅持讓帕特里克有了點興趣,他這個人雖然傲,但還是尊重知識的。他隨手拿起論文,對何明吩咐道:“行了你先出去吧,論文我馬上就會看的。”
年輕就是一個數學家最大的優勢。張春平教授需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大體看完的論文,年輕的數學家帕特里克只用了一個下午。
“厲害啊!”
時近黃昏,帕特里克放下論文,重重的吐了口氣,拿起辦公桌上的手提電話,打給了金發碧眼的俏麗助理。
“幫我訂最快的飛往加州的機票,再幫我約一下斯坦福大學的托馬斯會長,對,就現在!”
六月的尾巴,又是一個周五。
下午的最后一節正課,難得沒有被搶占的體育課。
李楚早早的來到了教室,快響上課鈴時,學生們才拖拖拉拉的走進教室。剛剛經過了一場體育運動,同學們還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李楚隱約聽見還有輸了籃球賽不服放學后再約一場的。
“都坐好,開班會了!”陳長河見李楚皺著眉頭,趕忙維持紀律。
李楚微微一笑,道:“都很高興嘛!可惜了,原因你們也知道,估計從下學期開始,你們的體育老師就要生病了。”
雖說這兩年國家教育改革,提倡全面素質教育,但畢竟馬上就面臨高考了,高三的學生們大多會告別體育課了——直到高考體育項目來臨前的幾周,會有體育課來訓練高考項目。
“說一下啊!”李楚頓了頓,環視四周:“下周一,周二,結業考試。然后周五,周六,期末考試,驚喜吧?”
“然后就是放暑假了。”
“雖說現在不讓假期補課了,但是,請不要對暑假過于期待,因為你們不光是準高三學生,還是特長生。”
教育改革之后,華東省是嚴禁學校假期補課的。但22班的學生們都是特長生,暑假時間也會被家里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陳長河嘿嘿一笑,看了看兩邊愁眉苦臉的同學們。他很慶幸,自己是個體育生,不用像其他的藝術生那樣被安排進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練乒乓球的陳長河與練籃球的陳寧算是22班唯二的異類了。
“剩下的沒什么可說的了,”李楚看了一眼時間,離下課還有半小時,隱隱約約能聽見隔壁21班的班主任路老師的講課聲。
這小四眼又占用班會時間上數學課!
“時間還早,我聽說前一節數學課路老師還有半張卷子沒講完?”李楚笑道:“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把數學卷子拿出來,咱們講完它!”
同學們齊刷刷的抬頭看著李楚,目光充滿了疑惑。
“不用拿這種眼光看我。”李楚挑著眉毛,雙手撐著講桌,很是招搖:“我沒瘋!告訴你們一個消息,雖然我是文學院出身,但是我數學更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世界第一第二第三都是我!這水平,至少給你們講講卷子還是沒問題的。來,數學課代表,借你試卷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