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值】
【每天三件事】
第一件事:現在是43顆星,目標80顆星標準是不主動完成任務,截止日期是12:00。(提前超額完成)
第二件事:現在五顆星,目標80顆星標準是不主動完成任務,截止日期是12:30。(已完成)
第三件事:
【睡前閱讀】
如果這些都是好事,你就應該為那個人得到這些東西而感到高興,如果這些都是壞事情,你就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得到這些東西而感到痛苦和沮喪。
你要記住,假如你想要獲得的東西都是不屬于自己權能之內的東西,而且你也根本沒有像別人那樣做過這樣那樣的事,那么你就不要指望自己會得到跟人家一樣的回報。——愛比克泰德
假如有人激怒了你,你要意識到這么一點,那就是,是你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激怒了你——《論說集》
【概念】
人體在發育階段,骨頭也在拉長和變粗。在骨頭的兩端會有新長出來的軟骨,它們會慢慢成為骨骼的一部分,這部分就叫“骨骺”。
剩余價值是原來的預付資本與商品價值之間的差額。
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這個相對量表現的是雇傭工人階級受剝削的程度。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工人必須在某種特殊的商品形式上生產出同他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相等的價值。他為此所需用的工作日部分取決于生產他的每天的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平均勞動時間。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在工作日中的這一部分時間內,只是再生產出資本家支付給工人的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只是用新創造的價值來補償資本家預付的可變資本的價值。
“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不以他的勞動的社會的形式為轉移。這種勞動對資本和資本世界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工人的經常存在是它們的基礎。”
馬克思說:“我們在本書的前面一直是用‘必要勞動時間’這個詞泛指生產一般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現在起,我們也用這個詞指生產獨特的商品即勞動力的必要勞動時間。用同一術語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發生誤會的,但這種現象在任何科學中都不能完全避免。”
馬克思說:“勞動過程的第二段時間,工人超出必要勞動的界限做工的時間,雖然耗費工人的勞動,耗費勞動力,但并不為工人形成任何價值。這段時間形成剩余價值,剩余價值以從無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誘著資本家。我把工作日的這部分稱為剩余勞動時間,把這段時間內耗費的勞動稱為剩余勞動(surpluslabour)。”
“把價值看作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勞動,這對于認識價值本身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樣,把剩余價值看作只是剩余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剩余勞動,這對于認識剩余價值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使各種經濟的社會形態例如奴隸社會和雇傭勞動的社會區別開來的,只是從直接生產者身上,勞動者身上,榨取這種剩余勞動的形式。”
馬克思說,我們把代表剩余價值的那部分產品稱為剩余產品
“決定剩余價值率的,不是剩余價值同資本總額的比率,而是剩余價值同資本的可變組成部分的比率,同樣,決定剩余產品的水平的,也不是剩余產品同總產品的其余部分的比率,而是剩余產品同代表必要勞動的那部分產品的比率。”
馬克思說,“富的程度不是由產品的絕對量來計量,而是由剩余產品的相對量來計量。”
工作日是工人在一天內進行勞動的時間。
馬克思說:“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之和,工人生產他的勞動力的補償價值的時間和生產剩余價值的時間之和,構成他的勞動時間的絕對量———工作日(workingday)。”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與最高界限。(1)最低界限,即工人為維持自身而在一天當中必須從事必要勞動的那部分時間。
2)最高限度取決于兩點:一是勞動力的身體界限;另一個是道德和社會的界限。
“一個人在24小時的自然日內只能支出一定量的生命力。正像一匹馬天天干活,每天也只能干8小時。這種力每天必須有一部分時間休息、睡覺,人還必須有一部分時間滿足身體的其他需要,如吃飯、盥洗、穿衣等等。除了這種純粹身體的界限之外……工人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需要和社會需要,這些需要的范圍和數量由一般的文化狀況決定。因此,工作日是在身體界限和社會界限之內變動的。”
工作日的“這兩個界限都有極大的彈性,有極大的變動余地。例如我們看到有8小時、10小時、12小時、14小時、16小時、18小時的工作日,也就是有各種各樣長度的工作日。”
從資本方面看,勞動力不過是資本家購買來的商品。“資本家按照勞動力的日價值購買了勞動力。勞動力在一個工作日內的使用價值歸資本家所有。因此,資本家有權要工人在一日之內為他做工。”
“作為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就是資本的靈魂。而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創造剩余價值,用自己的不變部分即生產資料吮吸盡可能多的剩余勞動。資本是死勞動,它像吸血鬼一樣,只有吮吸活勞動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勞動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工人勞動的時間就是資本家消費他所購買的勞動力的時間。”
從工人方面看,依據同樣的商品交換原則,“和任何別的賣者一樣,要求得到我的商品的價值。”
資本家堅持買者的權利,要求盡量延長工作日。工人堅持賣者的權利,要求把工作日限制在一個正常范圍內。“于是這里出現了二律背反,權利同權利相對抗,而這兩種權利都同樣是商品交換規律所承認的。在平等的權利之間,力量就起決定作用。所以,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歷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過程表現為規定工作日界限的斗爭,這是全體資本家即資本家階級和全體工人即工人階級之間的斗爭。”
【筆記】
塞繆爾·約翰遜:“世間的人傾向于從行動的結果來評判行動本身。同樣的努力,雖然體現為相同的行動,卻以不同的結局收場,就會引來不同的評判:一個人要是壯志得酬,從來就不會缺少稱頌他的智慧和美德的人,可他要是不幸落敗,很快就會有人發現他的智力和品德存在缺陷。世人從來不愁找不到正當的理由來憎恨失敗者;他們很快就能發現這些人的真實過錯,如果這還不足以令這些人聲名狼藉,他們還會往里添加一些中傷之語,說什么一個人追逐財富或權力慘遭失敗,必然不會長久保持誠實的品格和英雄的氣度。”
嬰兒到幼兒時期,大腦接觸任何一種語言都能很快生長出適合處理那種“發音規律”的神經元連接。等那些神經元連接形成一種“圖樣”,然后固定下來之后,今后再遇到類似模式的語言,信號就會自動高速處理。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
從1985年到2019年這34年間,全球身高增幅最快的國家是中國和韓國。而且,以19歲時的身高看,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75.7cm,中國女性平均身高163.2cm,都是東亞第一。在35年間,中國男性平均身高增加了8cm,全球排名從150升至65;女性平均身高增加6cm,排名從129升至54。
因為排列整齊的牙齒不容易殘留臟東西,細菌也不容易繁殖,于是積年累月下來,整齊的牙能比里出外進的牙多用二三十年。
【感恩日記】
我再強調一下:沒有任何一本書,重要到需要你硬著頭皮非要把它啃下來的程度。很多人不愛讀書,一說讀書就怕,就是吃了這個虧。——顧衡老師
我:老師說的是課外閱讀?
我:如果一本書很重要,可以試試跳著章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