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漢末三國傳奇

第二百零五章 六出祁山

漢末三國傳奇 背砍刀詩人 3260 2020-12-23 07:02:06

  司馬懿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多少蜀兵,十分驚懼,急急引兵奔入上邽,閉門不出。此時孔明早令三萬精兵將隴上小麥割盡,運赴鹵城打曬去了。司馬懿在上邽城中,計算時日,暗道:“孔明哥哥,你即割完了麥,下面該打某的埋伏了罷?不要只顧曬麥子,耽誤了正事。”正思念間,忽報副都督郭淮入見。司馬懿問有何事,郭淮道:“某聞蜀兵現在鹵城打麥,可以出兵擊之。”司馬懿大笑道:“正合我意!”于是和郭淮計議,分兵兩路而來。司馬懿引兵徑到鹵城下,日已昏黑,遂命屯兵。一更時分,郭淮亦引兵到,兩下合兵,一聲鼓響,把鹵城圍得鐵桶相似。城上萬弩齊發,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進。忽然城外四周麥田里火光沖天,喊聲大震,蜀兵一齊殺至;鹵城四門大開,內兵殺出,里應外合大殺一陣,魏兵死者無數。司馬懿引敗兵奮死突出重圍,占住山頭;郭淮亦引敗兵奔到山后扎住。

  郭淮因是自己主意,致使損兵折將,不由懊惱,又來告司馬懿道:“可發檄文調雍、涼人馬,并力剿殺。某愿引軍襲劍閣,截其歸路,敵可盡滅。”司馬懿從之,即發檄文星夜往雍、涼調撥大將孫禮。雍涼兵到,司馬懿即令其約會郭淮,一襲鹵城,一襲劍閣。卻說孔明在鹵城相拒日久,不見魏兵出戰,乃喚姜維、馬岱聽令道:“今魏兵守住山險不與我戰,定是令兵去襲劍閣,斷我糧道。你二人各引一萬軍先去守住險要,以逸待勞,休等其扎營穩妥,便率兵襲之。”二人領命,引兵去了。孔明卻調集城內曬麥大軍,以待雍涼之兵。

  卻說西涼人馬倍道而來,走的人馬困乏;方欲下營歇息,被蜀兵一擁而進,人人奮勇,將銳兵驍,雍、涼兵抵敵不住,望后便退。蜀兵奮力追殺,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孔明收聚得勝之兵,入城賞勞,便要起兵大進。忽報永安李嚴有書告急,說聽聞東吳陸遜令人與魏連和;魏令其發兵取蜀,吳主孫權意為所動,就要起兵。孔明覽書甚是驚疑,乃聚諸將傳令,教祁山大寨人馬先退回漢中。張郃奉命扎營祁山,忽見蜀兵退去,乃急往鹵城大營見司馬懿請令,要去追襲。司馬懿知道孔明又要以退兵為名,施拖刀之計,便故意勸止道:“孔明詭計極多,不可輕動。不如堅守,讓他退去。”張郃要追,司馬懿堅執不從。

  孔明知道祁山兵馬已回漢中,再無后顧之憂,遂令楊儀、馬忠入帳授以密計,令引一萬弓弩手去劍閣木門道埋伏,若魏兵來時,如此如此。二人引兵去了。又喚魏延、關興在城上四面遍插旌旗,城內亂堆柴草,虛放煙火。大兵趁夜出城,盡望木門道而去。司馬懿見城中煙起,親自出營來看,于是笑道:“此乃空城也。孔明已退,誰敢追之?”不看張郃,卻問上將魏平。魏平正要主動請令,不料先鋒張郃卻道:“且慢。我料諸葛亮此番退兵,定有計策,不可追之。”司馬懿聽了,嚇了一跳,暗道:“莫非他已經得悉某與孔明合謀,欲害他性命,故言不可?”察顏觀色,卻又不似已知底細。想到此處,正要發問,魏平想要追敵建功,已經頗不耐煩,于是怒問張郃道:“蜀兵已退走遠矣,能有何計策?”

  張郃眼睛盯著司馬懿,口中卻訓斥魏平道:“夫用軍之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不可窮追。況蜀兵自出祁山以來,屢屢獲勝,又新破我西涼兵馬,銳氣正盛;且新得隴上新麥數萬斛,全軍足食一年有余,今何故退兵?非計而何?”魏平沒有張郃官大,聽罷諾諾連聲,只是心中不服,卻不敢還口。正在這時,司馬昭忽然進帳,對其父附耳低言數語,又遞上一封信。司馬懿開拆其信,張郃偷窺一眼,見書皮上寫道:“書呈司馬懿大都督開拆——麾下南陽太守滿寵”字樣。司馬懿看完,作大喜狀,將書信置于案頭,即問司馬昭:“滿伯寧使者現在哪里?”司馬昭答道:“現在帳外等候回復。”司馬懿道:“此信未知的確與否,如此,待某親自詳細問他。”于是讓司馬昭前面引路,急急走出帳去。張郃見主將有這許多張致,心中不解,看到司馬懿背影已出帳外,遂將案上書信拿起,迅速看了一遍。見那書上寫道:“今有東吳上大將軍陸遜,聞蜀相諸葛亮屢勝我軍,懼蜀勝魏國后報昔日侵奪荊州,謀害關公之仇,于是上書吳主孫權,調集荊州大兵以襲蜀之巴郡。蜀江州太守李嚴上書蜀主,被某細作得知,報與末將。某謂大都督言,若孔明兵敗,必不退兵;若是大勝之余忽然退兵,則必因陸遜發兵矣。都督趁機追之,必獲大勝,良機莫失!”張郃看了,與魏平相視,二將心意已決。說話的,此真是滿寵來信否?乃司馬懿所做圈套,欲張郃上當,是其催命符也。

  卻說司馬懿回帳,見密信已被挪了位置,心中暗喜;乃不動聲色,看了眾將一眼,速將那封書信攏入袖中,便令散帳。張郃急諫止道:“大將軍且慢來!那蜀兵都退盡了,都督不說追擊與否,怎生就要散帳?”司馬懿道:“某剛才細想,將軍所言極為有理。蜀兵毫無緣由退兵,必是孔明見我堅守不戰,又以退為進,欲施埋伏之計耳。不要追他,令其計劃自然落空,豈不是好?退一步說,即是孔明無計,得他退兵,我等不戰而勝,回去報與天子,一樣賞賜,豈不是妙?將軍回帳休息去罷,休要多事。”說著,便要回歸自己寢帳而去。

  張郃大惱,忽然高叫道:“都督轉來!某尚有一言。既滿伯寧來信說吳兵已襲蜀國之后,孔明故此回軍。此時不令某等追擊,卻是何意?莫非都督與那孔明通謀,要縱虎歸山不成?”司馬懿故作大驚,急回身道:“將軍怎可偷看某之機密信件?”張郃冷笑道:“天子雖命公為征西大都督,但亦有圣旨,令某統管河西兵馬,提調關中諸將。凡至軍中機密,某均有權與聞其要,不謂越制。那案上密信既是軍情,俺便看了,那又怎地?只問都督,縱敵為何!”司馬懿聽他如此說話,且每句皆以“某”自稱,再無恭敬之意,上下之分。當下只得軟了語氣,說道:“非是某欲縱敵,實是那孔明詭計多端,防不勝防。此信雖是滿伯寧遣使送來,但焉知其消息是否的確?若是東吳陸遜和孔明之合謀,作此誘敵之計,豈不是又上其當了?俗語云‘小心千里去得,大意寸步難行’,還是不追也罷。”見他只顧推三阻四,張郃愈加心疑,說道:“公若不追,某愿自往。”司馬懿阻道:“公性急躁,更不可去。”張郃怒道:“都督出關之時,命我為先鋒;今日正是立功之際,卻不用我,何也?”

  司馬懿無奈,只好允可,又叮囑再三道:“蜀兵即果真退去,于險阻處也必有埋伏,須十分仔細,方可追之。”張郃道:“某隨武皇帝征戰半生,甚么不曉得?都督不必掛慮。大丈夫舍身報國,雖萬死無恨!”司馬懿嘆道:“公即堅執要去,可引五千兵先行;某卻教魏平引二萬馬步兵后行,以防埋伏。我也引三千兵隨后,策應將軍萬全。”張郃領命出帳,引兵火速望前追趕,魏平隨后而進。司馬懿雖說親自策應,但哪里肯去管他!

  張郃直追出六十余里,休說伏兵,便是掉隊蜀軍傷兵,也見不到半個。方轉過山坡,忽喊聲大起,蜀將關興引一彪軍閃出,與張郃交鋒。不上十合,關興撥馬便走。張郃暗道:“關興乃蜀之大將,想來這就是伏兵了,因歸途緊急,故無心戀戰。”自說自解,驅兵大追。蜀兵盡棄衣甲什物,塞滿道路,魏軍皆下馬爭取。張郃喝止不住,只了撇了眾兵,獨率數十騎部將奮勇追趕。看看天晚,趕到木門道口,前面關興撥回馬來罵道:“張郃逆賊,何必趕盡殺絕!你放某回去,以后還可相見。要只顧趕來,今與你決一死戰!”張郃堅信蜀兵已至窮途末路,哪里理他說三道四?挺槍驟馬上前。關興揮刀來迎,戰不十合大敗,盡棄衣甲、頭盔,引敗兵望木門道中而走。張郃殺得性起,乃驟馬趕來,不知好歹,一頭扎進山谷狹道之中。此時天色昏黑,一聲炮響,山上火光沖天,大石亂柴滾將下來,阻截兩頭去路。張郃猛醒,大叫一聲:“我中司馬懿與諸葛亮合謀矣!”忽聽一聲梆子響,兩側山上萬弩齊發,將張郃并部將皆射死于木門道中。可嘆!此一員無敵大將,竟死于敵我合謀詭計之下。

  卻說張郃已死,隨后魏兵追到,見塞了道路,已知張郃中計。忽聽山頭上大叫道:“諸葛丞相在此!”眾軍仰視,只見孔明立于火光之中,以扇指眾軍言道:“我今本欲射馬,誤中一獐。我敬張郃乃是英雄,今令你眾人將其尸首運回,報于你魏主厚葬罷。上覆司馬仲達:某還要再出祁山,讓他好生等著,早晚必為我所擒。”魏兵即扛了張郃及遇難諸將尸首,回見司馬懿細告前事。司馬懿假作悲傷不已,仰天嘆道:“張雋乂身死,乃我未加力阻之過也!”于是收兵回渭濱大營,上報天子。魏主聞張郃戰死,令厚葬之,使其子襲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建水县| 明光市| 洛浦县| 江北区| 刚察县| 永城市| 孟连| 嘉祥县| 柯坪县| 五家渠市| 咸宁市| 中卫市| 黑山县| 临颍县| 增城市| 沧州市| 康保县| 乌兰浩特市| 马尔康县| 和静县| 晋城| 安国市| 龙泉市| 潍坊市| 阳信县| 舞阳县| 东港市| 五家渠市| 许昌市| 民和| 广饶县| 石狮市| 抚顺市| 海原县| 瑞丽市| 合川市| 北川| 津市市| 泽州县|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