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好動,不喜讀書那時是出了名的。朱厚照還未出閣讀書時,由太監傳授蒙學,就搞得人家有苦難言。現在出閣學習,玩耍之心漸長,還經常來個神秘失蹤。
因此,國本的教學進行得十分不順。
身為父親的朱佑樘那是時常操心,威逼利誘各種手段使了個遍,可是這個太子就是油鹽不進。對于老師們講解的政要得失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完全沒有用心。
今天,太子居然可以流利地把《師說》的前兩段背誦出來。這簡直就是里程碑式的進步。
弘治心中如是暗想,太子終于肯讀書了。
皇帝的情緒變化被朱厚照看在眼里,他并沒有停下的意思,可憐天下父母心,還是讓弘治繼續高興下去。
很快,朱厚照就將這一篇目背誦完成。
朱佑樘還沉浸在先前的背誦中,遲遲沒有回過神來。等到身邊的隨侍太監提醒一句,弘治皇帝才激動不已地看著太子。
真的背誦出來了,太子也是有讀書天賦的。
弘治皇帝握著隨侍太監的手,瞪大雙目:“實乃祖宗保佑,太子真的全篇背誦出來了,太子終于肯花心思去讀書了?!?p> 隨侍太監也感動得熱淚盈眶,回道:“萬歲爺,太子殿下是真的背出來了,奴婢在這里恭喜萬歲爺?!?p> 二人激動的表現,朱厚照都看在眼里,暗暗咋舌:不就是背一篇古文么,搞得如此浮夸。旋即一想,朱厚照也稍稍能體會弘治的心情了。
假如你有一個兒子,從來就不愛學習,天天想著法子去逃課,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哪一天完成。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好逸樂的孩童,突然就轉性了,某一天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那老師肯定是要好好表揚一下,以資鼓勵的。
趁著皇帝老兒心情不錯,朱厚照就獅子大開口:“父皇,兒臣近來學業繁重,無有時間探望曾祖母。兒臣怕她老人家悶得慌,想求父皇每月多準兒臣一天假。”
弘治這才回過味來,太子背書的原因居然是為了換取更多的假期。他心里的喜悅被沖淡了一些,不過也不是不高興。
真的,以太子貪玩好動的性格,能夠花時間去學習背誦一片古文,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就算是動機不純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聽到太子的請求,朱佑樘是想直接批準假期的。
隨侍太監用極小的聲音在前者耳邊說道:“萬歲爺,太子的讀書章程是永樂爺爺定下來的。若是平添假期,恐東宮講讀和那些言官們頗有微詞?!?p> 說得也對,弘治不得不再次考慮起來。那些言官早就因為太子曠課的事情噴了好幾次了,要是給太子多批一天假,倒是會引發一波口水狂潮。
朱厚照表現得人畜無害的樣子,假裝不知道那個老太監說了啥。其實他自己心里跟明鏡似的,那個老太監肯定是在勸阻皇帝老兒。
“此事還需和東宮講讀們再行商議?!敝煊娱陶f道。
朱厚照兩世為人,哪能不清楚這句話的潛臺詞。
再行商議就是不行,弘治肯定是想搞緩兵計策,反正小孩子嘛,時間久了就把這件事情給忘了。
到時候就不存在什么假期不假期的問題了。
“可是父皇你如今不得閑暇、忙于政事,少有時間去探視曾祖母,如何不能讓兒臣代勞?父皇你當初也是曾祖母躬親撫養才得以有今日……”朱厚照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天真一些,裝作小孩子置氣的模樣。
弘治身形一滯,朱厚照這句話直接戳中了前者的軟肋。
當年萬貴妃在宮里搞計劃生育,不許成化皇帝和宮里的其他女人生出孩子,是太皇太后周氏暗中保護朱佑樘,才讓后者不受迫害。
況且周氏不僅保護了朱佑樘,還將其養大成人。這種恩情是百世難還的,歷史上的弘治皇帝感念祖母的撫養之恩,也確實是對周氏孝順至極。
“皇祖母那里朕確有疏忽,那便每月再多準你兩日假期?!敝煊娱趟查g給出答復,不過他還是擔心朱厚照這小子用假期去干別的事,補充道,“朕準你假期,不是讓你去玩樂的,記得要多去和皇祖母說說話,為他老人家排憂解悶。”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托?!敝旌裾瞻底愿`喜。
假請到了,朱厚照也沒有忘記觀察那個隨侍太監,這個老小子差點壞我好事,以后還是要捉弄他一下。
還有那個教書的楊廷和,前天翹課的事情也被其告發。有時間也要整蠱一下這家伙。
考較完學問,朱佑樘也沒有讓朱厚照退下,而是讓他待在文華殿練字。
朱厚照雖然不喜,可還是不敢在皇帝眼皮底下開溜。他胡亂寫了幾張紙之后又覺得甚是無聊。
弘治在一旁觀察,還偶爾糾正幾句??吹絻鹤硬坏靡T,還親自拿起毛筆做起書法示范。
要說這朱佑樘在當太子的時候也是很勤奮,書法也練了十幾二十年,想來寫字也頗有些造詣了。
只見弘治提筆揮就,在長長的宣紙之上寫下幾個遒勁的字。
朱厚照本以為對方會寫楷書,定睛一看才發現對方寫的是行書。雖然是行書,但也不是特別飄逸,反而給人一種端莊淳樸、凝重厚實的感覺。果然是字如其人。
就算弘治不是書法大家,這些字拿到后世去應該也值不少錢。
朱厚照只關心錢不錢的問題,至于宣紙上那句“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直接就被小朱選擇性的忽略了。
寫完這句話,弘治皇帝又絮絮叨叨地說了一些大道理,從漢文皇帝扯到本朝的仁宗,時不時引經據典。
跟唐僧念經沒有什么區別。
脾氣好的人就是喜歡說教、碎碎念,這就很煩。但是脾氣差的又喜歡亂莽,打起人來朱厚照更加招架不住。
朱厚照看著弘治皇帝的字,突然想出了一條絕佳的發財門道。
為什么古人的字非要拿到現代去才能賣個好價錢?
現在可是老朱家的天下,把弘治的翰墨賣出去他不香么?那可是皇帝寫的字,自帶天子特效的墨寶,可以傳家幾百年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