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菜店已經受到了些影響,東北的冬天對青菜的需求更大。但是貨源沒有漲所以隔壁房子的樓上本來是要放雜物的,現在都種下了些小蔥啊,蒜苗啊。小油菜什么的。都是快熟快收的菜。這樣也是基本下班不出半小時就沒有菜了,所以家里又添置上了豆芽,黃豆芽,綠豆芽。還添加了奶站。賣牛奶的將牛奶先送到這里存放,醫院下班的人來這取了再走。
所以媽媽做的那些餃子可不就成了重點關注對象了。這個都不用洗,還是手工剁的餡,回家燒開水直接下了就行。這年頭沒冷鮮,不要緊,直接塑料袋一裝就行,這大冬天的零下三十多度,根本不用擔心餃子化掉,要不是錦錦家現在沒有院子,出了門就是公共區域,都不用放冰柜去凍著,包好后放門外一凍就能比石頭都硬,但是這要是直接放外面,估計這幫不分里外人的客戶就能直接一人裝一塑料袋來稱重。
到小升初的時候,是全州統一試卷,所以于錦錦一不小心考了全州前十,這還是于錦錦收著的情況下。結果于錦錦本以為能順順當當上錦錦媽教課的學校時,局一中不放人了,因為小地方小升初沒有填報志愿,都是采取百分之八十直升,百分之二十流失的準備的,這百分之二十有去別的學校上的,有輟學的等情況。什么?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輟學不可能?
不不不,你的認知或許有什么偏差。學費免了雜費沒免啊?還有書本費啊什么的。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了,但是這種連縣都算不上的小鎮一個工人一個月工資才那么幾十塊錢,一年的工資才多少啊。家里有這么兩個孩子上學一個人工資就不夠花的。
于錦錦還是這么個情況。全州前十,然后局一中不放人,鎮一中呢,錦錦媽在鎮一中教書,所以給錦錦媽也施壓,要是你自己孩子都不在自己學校上學會不會有點不像話。
后來也不知道局一中是怎么知道的,于三你家侄女要是不在局一中上學不是在打叔叔的臉,叔叔在這教書,侄女都不在局一中上學?!
但是媽媽和叔叔誰輕誰重于錦錦還是分得清的。
沒辦法開學后于錦錦自己去找了局一中領導。于錦錦認為局一中這么做就沒意思了。找到一中校長就直接挑明了說。
“校長您好,要是我們家就一個人當老師我也就認了,一定去那個學校,好歹有個長輩照應著,我還是個孩子,但是我為啥放著我自己媽媽不投奔,來投奔叔叔呢?我是否有理由懷疑局一中有拆散我們母女的嫌疑呢?再有我叔叔是教副科的,我媽媽是教主課的,我放著我媽能天天教我的機會不要,來選擇一個中考根本不會出現的副科天天學習嗎?這是要將我引入歧途嗎?校長咱沒仇吧.......這么扣著我檔案是不是不好?”
于錦錦是半點面子沒給留,就把局一中校長釘恥辱柱上了。畢竟誰知道以后會不會用到小學的檔案啊。
而且就看這種扣檔案要挾的架勢,這檔案還真說不定有大用處。只是于錦錦現在不知道罷了。但是檔案室一定要要回去的。
最后于錦錦勝利帶著檔案走了。
或許是剛升學沒啥要學的,結果于錦錦從圖書室借了幾本小說集,放學回家各種看看看。結果,第一次月考,居然考出了一個四十七分。原因是記得第二天考數學,所以頭一天晚上看山藥蛋派小說集看到凌晨兩點多,結果,第二天早上是正常起的,但是考試時做完了四十七分的題就睡著了。本想就瞇一會兒的,愣是瞇到了交卷。
后來的考試錦錦再也沒掉以輕心。也絕對不這么看書了。看書前定好鬧鐘,只要到點,鬧鐘響了,就絕對不再往下看了。這也養成自律的好習慣了。
但是考試風波還沒有過去。因為于錦錦是代數課代表,結果代數還搞個不及格,這個該批,這年頭還沒有不支持體罰的政策,主張教不好就揍。再有就算是不主張體罰,把錦錦媽叫來,一樣可以訓錦錦。
這孩子實在太氣人了。拉低全班平均分好幾分。所以班主任批完了,代數老師批,代數老師批完英語老師批,英語老師批完換政治老師批,甚至連隔壁班的班主任都給引過來參與批評于錦錦了。最后叫來了錦錦媽批評于錦錦。錦錦后悔的呀,好想重新回到考試那天,然后堅決不睡覺了。就算再困也答完卷子再說。最終以錦錦保證期中成績過九十五畫上句號。
哇哇哇,這些個老師太狠了。一群老師訓了于錦錦兩節課,還不是在辦公室訓的,就在班級門口訓的。我不要面子的嗎?結果全班學生在班級上了兩節自習課。
期中果然不負眾望,于錦錦以九十七分的成績可算把這事兒翻篇了。
呵呵,翻篇了?于錦錦想的太天真了。等期末考試,遇上要選拔六十名學生去參加全州初中生聯考,由于不能只看一次期末成績,所以,從這群孩子入學開始考試的所有分數進行中評估,結果,于錦錦好死不死排在第六十一,于是四十七分卷子這事兒又被拿出來鞭卷子了。
其實這次不能去參加全州考試對于錦錦來說沒啥太大吸引力。于錦錦要抓緊的就是要夯實基礎。并且跟董大夫學好中醫,還有一年董大夫的兒子就初中畢業了,誰知道董大夫還在不在鎮醫院干了。萬一人家全心全意輔導跟進市里呢?所以于錦錦還真就沒啥心思參加這樣的比賽。但是在參加考試前是要開小灶授課的,咱走個后門唄。
錦錦媽跟各位同事打好招呼,錦錦就悄咪咪的就跟著學習進步著。這輩子于錦錦一定不要在學識上抬不起頭來。
奮發向上的錦錦還不知道家里要來新成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