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的尸檢報告出來了。
準確的說這并不是一份完整的報告。因為梵蒂岡并沒有真正的法醫,甚至沒有醫院,如果生了病需要到隔壁的羅馬醫院進行就診,不過像是主教級別的人物都有專門的醫護人員來到梵蒂岡治療,而且他們一般不會生病。
事發突然,所以并沒有專業的法醫為克利夫檢測,做出這份報告的是神職人員,而檢測的方法是采用神術。
神術?
驚了個呆,這個世界還有這種東西嗎?
當然,就像是什么圣光術、祈禱術之類的,為克利夫檢測的就是專門修習醫療神術的神父,也可稱之為神官,他們比醫院檢測更加準確便捷。
有點離譜。
林奇瞬間反應過來,自己好像用在地球上的思維來思考了,既然惡魔都出現了,神術什么的不是很正常嗎。
好像也是的。
克利夫體內沒有任何的損傷。除了面部的擦傷并無大礙,而且在神術的作用下,這點小損傷很快就會修復了,如果不是林奇一再要求,可能克利夫很快就將被埋葬,并教會將通過儀式嘗試將他的靈魂牽引至天堂。
報告上寫的克利夫死因被為:“急性酒精中毒”。
既一次性飲用了大量的酒精(乙醇)后導致的機體機能異常狀態,而由于身體老化無法處理過量的酒精最終導致了死亡。
看來林奇一開始的猜測就是正確的。
才有鬼了。林奇自己都不相信。
偏偏那些神職人員都相信了。
“也就是說,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真是虛驚一場。”
“林奇檢察官向陛下匯報這一結果吧,焦急的游客可都在等待。”
“是啊,現在搞得我們日常生活也亂糟糟的。”
不僅是林奇得到了這份報告,其他與之相關的人員也都知道了這一結果,事關重大,各方都在關注。
有這樣的結果,全體神職者也松了口氣,但是本迪尼爾將這件事交給她林奇處理,自然是只聽林奇的判斷,別的主教再怎么勸也沒用。
所以他們就來勸林奇。
一個關系不怎么好的主教,因為喝多了而死,只是覺得好笑,但也沒什么了。
嗯,本文是一篇宣傳禁酒的公益小說。
就跟神勸誡人間一樣,飲酒可以,但不要醉酒,你看現在出問題了吧。看來有必要對教皇陛下提議,限制部分神職者飲酒的量。
不過因為醉酒的問題,天堂可以不會接納他的靈魂,這是一個有點嚴重的問題,不過可以用他生前的貢獻彌補,這一點要看本狄尼爾。
——
林奇將尸檢報告拍在桌子上,這群神職者太想當然了,竟然還想要在自己沒有下命令的情況下想要安葬克利夫的尸體。
原因是克利夫的靈魂飄蕩久了就不好找了。
“檢察官先生,克利夫當時一身的酒味,再加上這份報告,還不能證明什么嗎?
大家只是想要回歸到原來的樣子,教皇陛下那邊還需要您的評判。所以……”彼得迪烏斯也贊同主教們的說法,也是相信神官的檢查。
“相比與這份報告,我更相信自己的視覺。”
其實的最好的斷案辦法就是動用專注視覺。
不過現實可不是游戲,嗅到的氣味并不能給他指出一條明路。
如果他是第一個發現克利夫死亡的人,或者距離他死亡時間不遠的時候,使用專注視覺的獨特之處來探索,能夠有所發現。不過林奇只是找到了克利夫身上的鑰匙。
騎士團保護現場其實保護了個寂寞。酒的味道和足跡早就被破壞一通了。
這也不怪騎士團。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酒的氣息在克利夫的身邊久久不能飄散,甚至沒有散布到其他區域肯定有所原因。
是酒精中毒沒錯,但沒有這么簡單。
“老師,如果克利夫主教是酒精中毒,那他是在那里喝的這么多酒呢,又為什么要喝酒?”伊莎貝拉突然詢問到,如果這份報告是真實的,那么酒就是犯罪的源頭.
可以看出克利夫主教是一位相當克制的人,對飲酒也會保持克制,一定是有人刻意為他灌酒,才造成的這種局面,而灌酒的人可以被判定為兇手。
“應該是在自己家中吧,在方尖碑的時候可沒有發現空酒瓶之類的東西。”林奇對離開克利夫家的時候對附近的神職人員進行了詢問,克利夫并沒有離開過家的跡象,但最后他卻死后來到了方尖碑之下。
“可是那個房間中被沒有酒味。有的只是煤油的味道,和花的香味。”
“花的香味?我怎么沒注意到?”
“因為你和彼得迪烏斯一直在屋子里,而那盆花在陽臺上。”
“伊莎貝拉,是什么樣的花?”
“一盆一米多高的花朵。花心是乳白色的向周圍漸變為深紅色,稍帶銀色光澤。我覺得挺好看的,就拿手機拍了一些。想著以后能裝點家里。而且,咱們家真的有些單調。”伊莎貝拉拿出手機給林奇展示:“怎么樣,我拍的好看吧,我覺得比莊園里那些花卉還要漂亮。”
“如果你不怕死,咱們就在家里也養一盆。關鍵不在于酒,而在于這朵花。它的名字紅皇后,來自地獄的花。”
“啊?”
“這種有毒致幻的花朵在驅魔師界臭名昭著,它最初被能夠穿梭于兩界的強大魅魔攜帶而來。用來迷惑人類,之后被有些人種植在人間,以人類的體液飼養成,并為了一種毒品。”
林奇也是在驅魔師網站上看到的這個消息,沒想到,竟然在梵蒂岡出現了。
“這肯定不會是他自己養的,看來兇手還沒有來得及處理這盆花,或者說他沒有想過要處理。”
紅皇后遇到陽光就會凋謝消失,可是ta沒想到今天是陰天。
“那么能夠進入進入克利夫主教房間的人有哪些?”
“克利夫主教的侍從?”彼得迪烏斯回答道。
梵蒂岡中的人員結構是什么樣的。
首先,在金字塔最頂端的統治一切的教皇。由上一代教皇指定,接替者必然是是一位德高望重、信仰虔誠、能力強大的神職者。
其次是樞機主教,因為穿著紅色的教袍,所以也被稱為紅衣主教,他們負責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宗教活動。而在梵蒂岡中有一個名叫樞機團的組織,與教皇一同處理教會各種事物。樞機們被視為梵蒂岡城邦的親王,縱使在外的樞機們不是居住于梵蒂岡內,也享有梵蒂岡國民的權利及特權。
中高階層是紫衣主教,多分配在各大教區,執掌教區的大權,能夠留在梵蒂岡的都是將來能成為樞機主教,乃至教皇的后備人選。
所以克利夫前途似錦,可惜死在了劇情殺之上。
死的不是他林奇就行。
咳咳。
再者就是普通神職人員和神父。職位太多久不一一細說,他們是教會的核心部分,每個人都是一顆螺絲釘,將教廷這個巨大的機器轉動起來。
其下為見習牧師,通常是10幾歲的孩子,被父母送到教會中聆聽主的教會,被篩選成為后備神職者,并在梵蒂岡的學校中學習羅馬天主教的知識,通常需要熬很久。近十年了教會降低了對見習牧師晉升年齡的限制,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神父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最后是侍從,顧名思義就是服侍主教穿衣生活的人。
著聽起來不可思議,21世紀了還保留著這樣的職業?
其實不然,主教級別的人都是七十到九十歲之間的老前輩,一般的主教都會有年輕的侍從陪侍,負責日常生活和起居。
能進入梵蒂岡當侍從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不但報酬豐厚,自己的家人也會受到當地人的尊敬,得到很多優待。所以仍然有人愿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教會,將來也有可能破格成為見習牧師。
據彼得迪烏斯說,他也是一步步從侍從升為見習牧師,再到現在的普通神職人員的。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個成長的過程,同時向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那么克利夫身邊的侍從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