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停車場的保安眼睜睜看著那輛眼熟的銀色法拉利F430又開了進來,停在它之前停過的那個車位上。
但兩個大老爺們從車上下來,保安就有點撓了。
他仔細看了看那輛法拉利的車牌。
昭甲·辰8168
沒錯啊,是這個牌照啊,上午這個車主還塞了自己一百夏元小費來著。
可……上午不是一男一女嗎?
保安心思百轉,腦補了七八個帶顏色的小故事暫且不提,葉重煙帶著剛入手的小助理就直奔車庫電梯。
他們的目的地是地下停車場上方的榮喜堂百貨大樓。
榮喜堂,諸夏聯邦共和國境內最大的綜合百貨公司,主要出售國內外各大一二線品牌商品,原身是榮喜堂皇家集團;
光在潭都市便有五棟榮喜堂百貨大樓,年銷售額高達7千億夏元,為聯邦財政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聯邦建立初期,榮喜堂集團甚至承擔著中央銀行的責任;
直至后來開國先君改制,變大明第二帝國為諸夏聯邦共和國,化君主制為虛君共和制;
榮喜堂也隨之拆分,僅余下百貨行業,遂改名為榮喜堂百貨公司,徹底歸為皇家私有。
從大明第二帝國到今天的諸夏聯邦共和國,已經過去了六十余年;
足足三代人的光陰,人民早已經習慣了現在的虛君共和,除皇室之外四民平等的和諧社會。
呃,扯遠了。
……
榮喜堂的一樓是賣珠寶、化妝品和鐘表的,因為位于拐角且四面開門,所以抄近路逛東大街的不少。
男女老少們穿行在冷氣給足的榮喜堂一樓,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頭。
“叮——”
從地下車庫升上來的電梯緩緩打開,葉重煙帶著李軒緩步出來,匯入了人流之中。
在諸夏聯邦里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窮玩車富玩表”。
自第一帝國萬歷年間,第一只鐘表穿入我國以來,鐘表一直都是財富與身份的象征。
到第二帝國以后,鐘表的價格越發便宜,走進了千家萬戶,體積過大的鐘逐漸平民化,其象征意義也慢慢淡化;
畢竟沒人會每天隨身來個鐘來彰顯自己的身份,而且因為諧音問題,鐘的含義也慢慢變得不吉利;
近幾十年,鐘的象征意義與價值完全被體積小,更方便攜帶的手表所替代;
擁有一只高檔的手表,也成為了諸夏聯邦人民們眼中,財富、身份、地位的重要標志。
從決定來榮喜堂購物開始,葉重煙便做了打算,今天的購物將從購買第一只高檔手表開始。
順著指示牌來到鐘表區,入目的是各種妝點得引人注目的柜臺,中文、外文的標識貼在它們周圍。
葉重煙努力打量著它們,卻發現自己只認得其中幾個品牌。
卡西歐、江詩丹頓、百達翡麗,以及……勞力士。
作為一個帶專生,聯邦教育總署并不要求大專學校一定要學習作為國際聯盟兩大通用語的日耳曼語才能畢業。
所以,他只認得字母而已,要說那些單詞,就僅限于“YES”“NO”和“OK”了。
而他認識的手表品牌里,有三個是高檔名表,剩下一個卡西歐,純粹是他挺喜歡里面的運動表系列。
于是,葉重煙干脆朝著離自己距離最近的勞力士走去。
俗話說,勞力越戴,責任越大,他不介意給自己加一點勞力,如果有眼緣的話。
看著老板朝著勞力士專柜走去,李軒立馬跟了上去。
老板看來是打算買表,可他為什么不去比勞力士更近一些的寶珀呢?
不喜歡?
李軒不明覺厲地瞎想著。
看著一身起球格子衫搭配廉價牛仔褲的葉重煙靠了過來,勞力士專柜的幾個柜姐立刻擠出標準化的服務微笑。
其中一個閑著的柜姐迎了上來,全然不在意葉重煙的裝束,畢竟聯邦國內的隱形富豪實在太多;
再加上最近涌現了一大波有閑有錢,渾然不在意個人形象的拆遷戶,起碼榮喜堂東大街店的勞力士專柜柜姐們長了記性;
前陣子因為以貌取人,她們可是丟了好幾個單了。
“先生您好,請問有什么需要咨詢的嗎?”
葉重煙打量著玻璃柜臺里,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的手表,語氣隨意地說:“沒事,我們先自己看看。”
他說著,轉頭望向站在身后踮腳眺望的李軒:“李軒,你對勞力士的名表款式有了解嗎?”
李軒一怔,這算是老板的考驗嗎?
要是問其他高檔貨,他可能不知道,但勞力士作為在聯邦名氣最大的外國名表,他還是知曉一二的。
一邊回顧著自己腦子里那些關于勞力士的知識,李軒一邊介紹道:“老板,勞力士是國際名表之一,來自著名的鐘表之國,阿爾卑斯部落同盟會,即赫爾維蒂聯邦。
其最初于東元1905年在凱爾特聯合王國首都倫敦經營,后因局勢動蕩,遷至永久中立國赫爾維蒂聯邦首府日內瓦,并更名為沿用至今的名字。
Rolex,勞力士。”
瓜子臉的柜姐愣愣得看著他,買表的多多少少懂一點表的知識她知道,但像這樣一上來就是從歷史開始科普的,她還是第一次見。
重點是,經過這個小帥哥一科普,她居然發現自己有些品牌知識點已經忘的一干二凈了,這就……
emmm。
她仔細打量著這個穿著一身黑西裝的小帥哥,你別說他這一身打扮可有點眼熟,怕不是……某個同行?!?
葉重煙靜靜聽著這個新入手的助理對勞力士的知識倒背如流,似乎之前便做過工作。
他不禁覺得眼前一亮,最開始不過是想著撿個花瓶妝點門面,現在一看這還是個寶藏男孩?!!
李軒看著老板注視著自己,還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看起來對自己的表現頗為滿意,他像是得到了莫大的鼓勵一般,整個人更起勁了。
他努力搜刮著自己腦海里,早前為買表做功課而記錄下的知識,想將自己變得更有些分量;
至少……就當是為了那即將到手的,一千二百萬的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