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不服氣,“我也從你們口中了解過外面的生活呀!”
呂博士繼續(xù)對她女兒說,“聽和經(jīng)歷是兩回事。很多事情經(jīng)歷過,才會有深刻地體會。”
小美沒有和他們一樣的感受,覺得自己在這個瞬間被排外了,有點悶悶不樂。王尋觀察到了,趕緊安慰她說:“小美,你不必遺憾,沒有經(jīng)歷過外面的世界。這就好比一個人,能好好走路,為什么非要摔一跟頭體驗?zāi)欠N痛呢?”
小美好奇地說:“你是說外面的世界沒有這里的好?我沒有經(jīng)歷過,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
“是的,我就是這個意思。我從小沒有父母,那種苦日子,我是再也不想有第二次了。甚至有時,我想都不敢去想。”
小美的不愉快沒有了。可是卻提起了王尋的傷心事,她有點擔心和抱歉,“對不起,為了安慰我,又讓你提起了傷心事。”
王尋這次倒沒有傷感,很瀟灑地說:“沒事。你不是也安慰過我嗎?現(xiàn)在提起我的父母,我已經(jīng)不傷心了。你說的對,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看世界的機會,所以我要好好生活,才能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見到王尋真的看開了,小美也開心了起來。呂博士和張博士對視了一下,也微笑起來。
王尋突然有個疑間堵到了嗓子眼,不問自己難受死,可問了合適嗎?這個疑問也許不是突然,而是在他心里已經(jīng)盤桓了很久,到如今已經(jīng)慢慢長大,以致于堵住了嗓子眼。是這樣,小美第一次介紹自己是甄小美,在他爸爸打的邀請電話中,又介紹他爸爸是呂博士,他心想也許小美和媽媽的姓一樣。可如今見到她媽媽卻要稱呼張博士,難道小美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他心里現(xiàn)在非常好奇,卻又不敢問。如果小美真的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該有多尷尬,小美該有多傷心呀!所以他才陷入了想問又不敢問的兩難之地。
他仔細她觀察小美和她爸媽的長相,發(fā)現(xiàn)小美非常地像她爸爸。從外觀上來講,她應(yīng)該就是他們的親生女兒,可為什么小美的姓和她父母的姓都不一樣呢?如果小美真的是他們的親生女兒,這倒是很奇怪。所以他還是決定問一問。不過他并沒有冒冒失失地直接問,而是從相貌切入話題,先看看她父母及小美的反應(yīng),“呂博士,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但小美真得長得和你很像呀!”
呂博士很開心,“那是,我的女兒嘛。小美生下來就長得很像我。不過,隨著她慢慢長大,我發(fā)現(xiàn)她的性格越來越像她媽媽。看來,我和她媽媽的遺傳基因都起作用了。”
說完,他們一起笑起來。王尋也確定了一點,那就是小美的確是他們的親生女兒。然后他就繼續(xù)問了,“可是我很奇怪,小美的姓和你們倆的都不一樣,是為什么?”
呂博士的表情沒有變,而是直接說:“你很奇怪小美的姓和我們的不一樣,我能理解。因為外面的的世界是父系社會,兒女都隨父姓。但我們來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習(xí)慣不一樣。這里,把每個人都視為獨立的個體。這里的孩子,在出生后,只有一個父母起的乳名。他們到六周歲時,每一個人基本能認讀了,就會自己給自己起一個名字。也可以是父母起很多名字,讓孩子選一個,直到孩子滿意為止。而這個名字則作為他們的終生的名字。所以小美的姓才會和我們的不一樣。”
王尋似乎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自己給自己起名字?”
張博士補充說:“是的。這不僅意味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屬于任何人;也意味著,他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做主,別人不能代替他。”
王尋陷入沉思,“這真的很有意思。那小美,你為何給自己起名叫甄小美呢?”
小美有點不好意思,“我小時候,爸媽叫我美美,可每次聽到都有點兒臉紅,就在美前面加了個小字。而且,我還羨慕我爸媽都有姓,就自己也想有一個。其實,我爸媽告訴我,不必在名字前加一個像姓一樣的字,名字只是別人對一個人的稱呼,也許還包含了一個人對自己的期望。可我還是想要一個姓。我不知道該和爸爸的姓一樣,還是和媽媽的姓一樣。他們告訴我,不必和他們一樣,可以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字。我就想用認真的真來當我的姓,但覺得還是含蓄點好,就換成甄別的甄來當我的姓了。最后我就給自己起名叫甄小美了。”
除了小美,其他三人都哈哈笑起來。王尋很羨慕小美,“沒想到這里這么尊重自我,起名字這么自由。你六歲就能給自己起名字啦。”
小美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她望了望王尋,似乎想說什么,卻沒有說出來。其實,她是想問問王尋的名字是怎么起的,但話到嘴邊,沒有說出來,她是怕勾起王尋痛苦的回憶。
王尋不知道是看出來了,還是已經(jīng)徹底放下了過往,調(diào)侃起自己的名字,“我就沒有好運氣了,既不能給自己起名,更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從我記事起,我就呆在孤兒院里,他們就叫我王尋。而且我問過院長,他說他在孤兒院門口發(fā)現(xiàn)我的時候,在我的衣服口袋里翻出的紙條上寫著兩個字“王尋”。他們以為那就是我的名字,并希望我的親人有一天能通過我的名字找到我。可是一直都沒有人來找我。等我長大后,也一直滿世界地跑,仍然沒有人認得我。”
張博士安慰他說:“別難過,抱著希望生活,也許有一天會知道的。”
王尋苦笑了一下,“會嗎?我都從外面來到了這里,又再也出不去了。有一天我會知道自己是誰嗎?”
張博士很顯然不同意他的說法,覺得他是被難過的回憶一時沖昏了頭腦,“不,你從來都知道你是誰,你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不是嗎?你料到自己會來到這里嗎?所以,你怎么料到未來就不會知道你名字的來歷呢?”
王尋雖然一時轉(zhuǎn)不過彎來,但覺得張博士說得也很有道理,就點頭贊同,“嗯,希望未來我能知道吧。”
張博士欣慰地笑了。心想,這是一個可憐又善良的孩子,老天以后一定會善待他的。呂博士把話題轉(zhuǎn)移到別處,“王尋,我和小美媽媽都是做地質(zhì)研究的,你要不要參觀下我們的工作室?”
王尋一時愣住了,“可以嗎?”
“可以的。”呂博士回答。
“那我真是太幸運了。”王尋又興奮了起來,也許是他好奇心太強的原因。
“那我們一起過去吧。”張博士先站起了身,其他三個人緊隨其后。
張博士轉(zhuǎn)身對旁邊的窗簾說:“升起窗簾。”右側(cè)的窗簾緩緩升了起來。王尋昨天在餐廳就已經(jīng)見識過,可以用語音控制的窗簾,所以沒再覺得有什么奇怪的。
他們一起穿過那扇窗簾,又是一座浮橋,浮橋的盡頭就是呂博士和張博士的工作室。這間工作室更像是一個小型博物館。除了入門以外,四面的墻壁上都雕刻著各種各樣、許許多多的櫥窗。櫥窗的形狀與其中所陳列的巖石形狀相似,大小相當。不僅讓這里充滿了藝術(shù)憾,而且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空間。
巖石標本其實都不算太大,它們顏色不一,奇形怪狀。王尋忍不住地在心里感嘆:沒想到石頭的世界也這么精彩。
屋頂上鑲嵌著很多星星一樣的小燈,中間是月亮和太陽形狀的燈。柔和的燈光照下來,滿屋都是亮堂堂的。
小美見王尋望著屋頂?shù)臒舫錾瘢蛶退榻B,“上面像星星一樣的燈,除了會發(fā)出現(xiàn)在你看到的光,還會發(fā)出其它各種顏色。當那些彩色的光線照射下來,墻壁上巖石標本的顏色,看上去也會發(fā)生變化,這里就成了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我小時候特別喜歡把那些燈光調(diào)成不同顏色來玩,可有意思了。”
王尋仿佛看到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也許人都是有多面的,而小美此時順自然地展現(xiàn)出了她可愛的一面。
王尋被她逗笑了,“那這些燈是呂博士和張博士為你設(shè)計的嗎?”
這時呂博士走過來說,“也不完全是為小美,這也是我和小美媽媽的夢想。你昨天晚上在島上住,可曾看到星星?”
王尋回憶了下。他記得是月亮照亮了夜里的路,但星星……好像是沒有。“我不記得了,只記得有月亮,但星星……我也許沒有注意。”
呂博士認真他說:“這里晚上是能看到月亮,但卻看不到星星。主要是因為這座島周圍籠罩著濃濃的霧氣。也不怕你們笑話,我和小美的媽媽從認識開始,晚上就喜歡陪她一起看星星,可在這里看不了星星,所以我們才在這里造了一個星空一樣的屋頂。”王尋很感動,原來這里還有一個如此浪漫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每對情侶,陷入戀愛中的時候,都會這樣。因為他還從來沒戀愛過。但如果小美和他一起看星星,他不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