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針長20cm,表面光滑,沒有螺紋,一頭菱形尖狀,一頭圓鈍,用法和不銹鋼釘一樣,把它上到高速鉆上,通過電鉆鉆入骨頭。”李啟華一邊安裝,一邊說道。
其實,李啟華答應來幫忙,已經是不小的人情了,眼下竟還愿意將再植術交給他們,這絕對是天大的待遇啊。
要知道,醫生和其他技術行業沒什么區別,都是憑手藝吃飯,想學本事,不塞紅包,不靠關系,那是根本不可能滴。
所以,李啟華絕對當得起李惜陽和景澤那兩個行師禮。
景澤知道這是李惜陽為自己爭取來的機會,不然他可能都沒資格站在這里,所以他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李科長,這鉆骨有什么講究沒有?”
“自然是有的!”李啟華笑了笑,道:“以傷者左中指為例,首先我們要將克氏針鉆入上段指骨髓腔中,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進針的方向,理論是45度,可實際上并不容易掌控。
另外,鉆入克氏針的長度不宜超過殘指殘度的2/3,且一次成功為最佳,不然反復打鉆會令克氏針松動,不能起到很好的內固定。
同時還要注意持鉆的力度,不能用力推壓,否則克氏針鉆入方向容易出現偏斜,甚至造成克氏針彎曲變形。
這就要求手術醫生,要穩如老狗,快如閃電!
不論眼力,還是手力,都要有一個絕對精準的把控!”
“這樣啊!”景澤點了點頭,同時心里嘀咕,道:“難怪連陽仔都不會,這要求確實有點高啊!”
看到兩人表情,李啟華又擺了擺手。
“其實也沒啥,手術這東西說白了就是練,多練幾次,熟能生巧,沒啥了不起的!”
李啟華嘴上這樣說著,心里卻樂開了花。
“哈哈,看來裝逼很成功啊!”
心情愉悅,李啟華自然要好好秀上一手。
從插針到打鉆成功,一氣喝成!
明明白白的詮釋了什么才叫做:穩如狗!
做到這里,李啟華取下電鉆,指著克氏針另一段道:“手術器械沒有兩頭都利的針,而且成人手指一般也就6~10cm,所以我們需要用鋼絲剪將多余的針段剪除,大約留1~2cm即可!”
“剪除以后,先不用管它,我們再取一根克氏針插在電鉆上,同樣以45度與先前那根克氏針做交叉鉆入,這樣的內固定才會更牢靠。”
說完,李啟華重復了一遍剛才的動作。
待將第二根克氏針同樣剪除掉長段后,他又取了一根克氏針。
“那個,李科長,一根手指到底要鉆幾根針啊?”景澤迷糊了。
這一根接一根的,咋還沒完了呢?
“傻瓜,交叉固定當然是兩根啊!”李啟華沒好氣道。
“可你這…”景澤指了指對方已經上到電鉆上的第三根克氏針。
“確實是兩根針,只不過需要四個孔!”這時,李惜陽說話了。
“聰明!”李啟華贊了一聲,解釋道:“前面兩根針都打在了上段指骨中,沒辦法繼續在下段指骨上鉆孔了,所以,才需要第三根克氏針,完成其余打孔的操作!”
“懂了!”景澤點了點頭,然后又問道:“不過,這樣的話,是不是對打孔精確度要求就更高了?”
“當然!”
“畢竟,上段指骨中的克氏針已經固定,其路徑是唯一的,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下段指骨中打出兩個,恰好能承接針尾段的通路,那是極難的!”
說話間,李啟華鉆起鉆落,直接在下段指骨上鉆出了兩個孔,而后捏著上段殘指往下一合,兩根指骨完美銜接,拼在了一起。
“臥槽!”
“說好的極難呢?”
景澤直接傻了眼。
李惜陽也是眼睛一亮,露出了幾分敬佩之色。
“嘿嘿,懵逼了吧!”
“傻眼了吧!”
“極難自然是極難的,但也要分人不是?”
李啟華心頭洋洋自得,嘴上卻又謙虛道,
“唉,今天手感差了點,不然這指骨絕對能對接的更好!”
顯微鏡下,確實能看到上下段指骨微微錯開了些,這主要是最開始進針的時候沒有達到45度,微微偏斜了一些些。
不過,這已然算是一例完美的接骨手術了。
畢竟,人眼再精準終究還是會有偏差。
當然了,這也并不會影響到指骨的愈合。
“好了,接下來我們要進行肌腱縫合!”
李啟華收了收笑容,回頭望了望李惜陽,問道:“我記得,你實習第一天給做手術的那個女生,就是你們顧主任的女兒,你當時是不是也給她做了肌腱吻合?”
“嗯!”李惜陽點了點頭道:“我用的是改良后的Kessler肌腱縫合法!”
李啟華眼睛一亮,緩緩道:“改良后的Kessler肌腱縫合法,最大的優勢就是在肌腱縫合處加縫一圈間斷縫合,以加強局部抗張能力,并使縫合出光滑平整!”
說完,李啟華又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后者,道:“不過,就我所知,醫學院里應該還教不到這么先進的縫合術吧?”
李惜陽沉默了兩秒,淡淡道:“我自學的!”
“自學么…”李啟華似有所思的點了點,而后又聳了聳肩,笑道“不管怎么樣吧,既然你已經會了Kessler縫合術,那么斷指再植的肌腱縫合,你已經會了一半!”
“一半?”李惜陽不太懂對方的意思。
李啟華笑了笑,指著病人斷指,道:“Kessler法是斷指再植肌腱縫合最常用的手法,只不過在此之前還有另一個難題需要克服!”
李惜陽想了想,道:“是肌腱回縮的問題嗎?”
“沒錯!”李啟華屈伸著手指,比劃道:“人指比人體任何一個器官都要靈活,所以指肌腱的韌性非常強,一旦發生斷指,肌腱會發生回縮。
也就是‘躲在’腱鞘里,所以我們接下來,就要解決如何從腱鞘里引出肌腱!”
說到這里,李啟華回轉過身,一邊操作,一邊說繼續道,
“首先,分別在上下段手指的腱鞘口做L行切口,在三角瓣位置上縫牽引線,而后慢慢拉起,這樣我們就能看到腱鞘管內的結構,以及縮在里面的肌腱。
這時,用手彎起指關節,同時按壓肌腹,就能使上下兩端的肌腱,分別滑出腱鞘管口,
為防止再度回縮,可用注射針頭在腱鞘管口以下1.5~2cm處橫插,將其別住!
現在上段肌腱做半個Kessler縫合,線頭從斷端處引出,留作牽引用,牽制下段肌腱,繼續縫合!
注意,線結一定要埋入肌腱內,這也是為什么使用Kessler縫合的原因,一定要保證肌腱表面平滑,
不然,就會影響斷端的血液循環!”
說話的功夫,肌腱再次吻合完畢。
李啟華習慣性的停下三十秒,用來享受來自二人的贊美與夸獎。
接下來,李啟華如法炮制,一邊操作,一邊講解,就這樣,傷者的左中指終于在一個半小時內完美再植,這速度絕對算得上很快了。
在又享受了一波吹捧后(注:大都來自景澤一人),李啟華準備開始左食指的再植。
就在這時,李惜陽慢慢走近到臺前,微笑道。
“這根,可以讓我試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