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學霸大唐

32、分田分地忙

學霸大唐 索肥丫 2435 2020-05-07 18:29:00

  “黎娃子,挑水吶,爾走那么急干嘛?水都灑出來了,白廢力氣。”

  “趕時間呢,又有熱鬧看了,交趾縣最近凈出新奇事,那天的彩棚有印象吧?”

  “有啊,那彈的曲吟的歌太好聽了,那幾個彈琴吟歌的小娘也挺漂亮,聽說是阮里正圍子里請來的,那天都沒看盡興,光顧著看殺狗了。”

  “那彩棚沒拆,今日又開演了,某剛剛去挑水看見了,不說了,某倒下水也得去聽,想去就快,人多著呢,晚點就擠不進去了,回頭再聊。”

  倒完水的黎姓后生連汗都顧不上擦,水桶扁擔也隨手一放便出了門,連門都沒鎖,學霸軍來了之后,也沒人敢偷東西了,幾百個人頭,把為非作歹的全嚇住了。

  黎娃子急沖沖地趕到了縣衙前的小廣場,彩棚前面已經(jīng)圍得水泄不通,比之剛才他看到的時候又擴大了一圈,人群都有幾丈深了。

  他不斷地往前擠只擠進去了幾尺,人多汗味大,他受不了又退了出來,不過好在臺上吟唱的人拿著個像喇叭花一樣的筒子,聲音能傳出來。

  雖然摩肩擦踵汗臭沖天,但觀看的人群并不嘈雜,仿佛有一種魔力把人群給鎮(zhèn)住了,黎娃了也凝神靜觀。

  這時臺上的配曲是琵琶,不過曲調很怪異,不再是跌宕起伏的連奏,也沒有漢樂府的哀怨纏綿,而是有力的平平仄仄,韻腳在幾段間不斷地重復。

  唱詞也不是雅方,而是變成了交趾話:“交趾縣衙有令頒,口田畝數(shù)五十圓,禁止買賣不丟荒,來年厘租不用還…”

  黎娃子也像旁邊的眾人一般,聽著聽著就中了咒。

  這個咒語是梅哲仁弄出來的,他本來想弄兩片竹板這么一打,別的咱不夸…奈何阮進阮里正土圍里的幾個樂府小娘聽不明白,得,也別費勁了,琴和琵琶會吧?那這樣來彈…

  其實就是梅哲仁抄襲自后世的宣傳用的小調,以格律的形式來說明政策,以表演的方式來聚集人群,路演而已,這樣比發(fā)通告省時省力還更鮮活。

  發(fā)布告能看懂的人本來就少,還得找人專門來解說,同時也無法吸引眾多的民眾,以新的方式來宣傳政令,效果好多了,看那一群人,都像中了咒一樣。

  至于讓人們聚精會神的咒語,則是交趾縣新的口田令。

  整個交趾縣城連著周邊土圍一共有近萬的口眾,中秋過后,都跟了學霸軍。

  惡霸兇神被鎮(zhèn)壓下去后,得到的田地不要太多,那空出來的田地怎么處理,梅哲仁跟王從義和王福畤商量過后,推出了一個新的政令,其內容以最簡的話來說就是:分田。

  每口眾分田十畝,原來不足的可重新補足,原來超出的,學霸軍掏錢跟老百姓回購。

  口田,顧名思義,就是給老百姓種口糧的。

  不要以為十畝很多,這年頭,畝產(chǎn)是很少的,大約也就兩三百斤,這還是在紅河平原這樣的沃土才有的產(chǎn)量。

  以后南海國的國民出生后,都會被授予口田,外來人口在南海國安家也享受此等政策,過世后則政府回收,口田不可更易,不可繼承或買賣,也不能丟荒。

  僅僅口田政策,就引得大量的儂人俚人歸附。

  這些儂人俚人,不是指農(nóng)民,而是兩個族群,土蕃里大多數(shù)為俚人,其它散落的村莊則大部分為儂人,應該是后世京、儂二族。

  人心歸附不是沒有依度的,而是因為口田是無稅的,以后也將持續(xù)這樣的政策,向大唐朝廷的進貢將從農(nóng)場和商盟的收入里支度。

  那意味著,不碰上巨大的天災或戰(zhàn)爭等人禍,交趾的百姓以后就絕對餓不死。

  這讓學霸軍的兵源一下子就敞開了,大量像黎娃子那樣的后生紛紛打聽,如果加入學霸軍,百姓們不傻,他們知道這樣的政令只有學霸軍在才能保得住。

  而且加入了學霸軍口田也不變,他們也是分了口田的。

  交趾的田地那么多,剩下分不完的田地如何處理?

  學霸軍的養(yǎng)旅會出面組建農(nóng)場,學霸軍養(yǎng)旅招募佃農(nóng),佃農(nóng)可以領一份工薪,每勞作十日,休沐五天,以此循環(huán)。

  佃農(nóng)自家的農(nóng)田可以用休沐的時間來打理。

  學霸軍成員的口田也將托管給養(yǎng)旅種植,所得收入的一半歸人個,另一半作為養(yǎng)旅的管理用度。

  剛一開始很多人以為梅哲仁這么干是為了給部屬發(fā)福利,學霸軍全員都是有薪金領的,現(xiàn)在又加了這一塊,數(shù)目可觀。

  關于這個猜測梅哲仁也沒多談,因為他手里有數(shù)項利器,沒有發(fā)揮作用前請不清楚,不如沉默,以后生效的時候自然便為人周知。

  除了口田政策,交趾縣衙還在城西的西湖和城東的珥湖旁開辟了兩塊千頃之地,并大肆招募工匠人手,興建學苑,將來,這里將完成小、中、大三級學院的建設。

  梅哲仁留下的萬兩白銀,并不是作個誘餌裝裝樣子,而是真真切切地投入到教化民眾中來。

  他和王福畤、王從義一起探討過,想要聚擾人力,一是得讓人活得下去,二是要提高口眾素質能力。

  要做到這兩條,一是要有足夠的田地讓人吃飽,二是要大興教化。

  口田令便是讓人吃飽富足的辦法,而與教化相配套的,則是學田令。

  即政府按照教職人員的規(guī)模,每員授田五十畝,教職人員的工薪、口糧,將從學田收獲,教員有學田的產(chǎn)權,但他們不用種地,而是同樣將學田交予農(nóng)場托管,學田的產(chǎn)出分配也跟學霸軍一樣,對半分。

  梅哲仁打算從南海國立國始,全員教育皆免費,只要你考得上,就一直讀到大學畢業(yè)。

  同時也強制適齡兒童、少年小學完學,十二歲以下的口眾都要上學,從小學開始。

  中學是十二歲到十五歲,大學是十五歲到十八歲。

  當前中學和大學還很遙遠,先普及小學教育,讓以后學霸軍及政府的人員都識字、有技長是梅哲仁眼前數(shù)年要實現(xiàn)的目標。

  當然,這樣的政策也是為了吸引有學識的人來當教員,有了學田制,教書匠的收入就高了,計算起來還倍于學霸軍,數(shù)倍于荊首。

  梅哲仁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傳承知識者的社會地位和回報,只有這樣,老師才不會撇帚自珍,在教育學生時留一手。

  而他們教出來的學生,是學霸軍的兵源以及南海國政府以后的執(zhí)政人才庫,這些學生培養(yǎng)出來,南海國以后就有了源源不斷地人才。

  梅哲仁還重新厘定了士人的身份,官員不再是南海國以后的士人,有學識的人才是士人,士分學士、碩士、博士、國士四等,定期考評,可以升降。

  而教員就是士人的一部分,前面貫以教字,每一等的教士都將由以后設立的教院來統(tǒng)一評定,每升一等則報酬加倍。

  當老師把肚子里的學識廣泛的傳播出去,不但獲得名聲,也將獲得高額的財富回報,能過上富足的日子,沒有后顧之憂。

  這條政策也是為了吸引北邊的博學多才又不獲重用的在野遺賢。

  此令一出,眾皆嘩然,也引來了陳蕃主和阮蕃主。

  現(xiàn)在這二位恢復了漢家苗裔的身份,應該稱陳里正和阮里正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巴马| 社旗县| 朝阳区| 遵义县| 乐陵市| 玉树县| 张家界市| 长垣县| 莫力| 南澳县| 平安县| 泰安市| 赫章县| 格尔木市| 旅游| 光泽县| 灵武市| 温泉县| 临泽县| 北京市| 综艺| 台东县| 庆城县| 大姚县| 来凤县| 陆丰市| 上杭县| 行唐县| 盐源县| 辽源市| 瓦房店市| 大庆市| 乐东| 遂溪县| 龙胜| 祁东县| 东丰县| 钦州市| 神池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