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天端午節前后,周末回家看媽媽。
媽媽是個勤快的人,每天閑不住。現在每天要去蔬菜大棚工作,家里人覺得出去找點事做也挺好的,適當的勞動可以減少生病,并且心情也是愉快的。
周六我們鎮里有熱鬧的集市,媽媽今天工作也不多,我們就一起去集市轉轉。到了集市,還沒走多遠,媽媽說今天有點不舒服,讓我們先去轉轉,她在原地等我們。
我看她今天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在集市沒待多久我們就回家了。在路上,不知道是暈車還是別的原因,媽媽讓停車,在路邊吐了一會。
到家后,媽媽說是今天有點太熱了,可能有點中暑。我們拿了一點常溫西瓜,她吃了一點。中午吃飯,媽媽不想吃,勉強吃了一點,到了下午就全吐了。
這個中暑有點嚴重啊,我以前知道中暑喝點藿香正氣水,但是在最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說藿香正氣水不能隨便喝,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就沒敢用這個藥。
整個下午,媽媽還是不舒服,但是比上午感覺好一些了。晚上,她還是不想吃飯,勉強吃了一點米粥,結果到了夜里又全吐了。媽媽說感覺后背很熱,但是熱又發不出來。我爸爸用毛巾給她搓搓背,感覺好一些了。
第二天,可能是怕我們擔心,媽媽說今天她感覺好多了,但是我還是感覺她狀態不好。我摸摸脈象,脈象好像有些洪大,看看舌像有點偏黃膩,過段時間再看看又覺得有點白,我學的那點基礎知識太有限了。學的急救知識現在更是用不上。
這次我真的是沒有辦法了,既然是中暑,那還是試試藿香正氣水吧。上午媽媽喝了一些藿香正氣,過了一會就吐了。中午也是沒怎么吃飯,而且感覺頭還很暈。
好吧,還是去醫院看看吧。我們去了鎮里的醫院,掛好號后我們到了診室,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醫生,我隱隱聞到了些酒味,估計這位中午還喝了點小酒,現在臉還有點紅撲撲的。
一通驗血驗尿,醫生沒看出什么問題,他聽說我媽媽頭暈、嘔吐,因此診斷為腦血管堵塞問題。因此開了幾盒“血塞通”。還有幾盒消炎藥。
我看了看血塞通的說明,主要成分是三七粉。
鎮里這位大夫看來中午還喝點酒,也許他就是傳說中的神醫吧,喝點酒醫術可能會更好。拿著大夫的藥回家吃吃看吧。
我想說點實話,我不太相信這個大夫的診斷,這個明顯是中暑的癥狀,而且我們明確的告訴了醫生發病的前后反應。而大夫診斷為腦血管狹窄堵塞,開的活血化瘀的藥物加消炎藥。雖然說我當時還是個醫學小白,但是有點常識的人也能大致判斷這頭暈很可能和血管沒啥關系。
回到家里,按照醫生要求定時定量服藥,當天晚上又是一通劇烈嘔吐。
看著媽媽難受的樣子,我這當兒子的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從發病到現在為止媽媽已經兩天沒怎么吃進去東西了,我想到足三里穴位有調節腸胃的功能,于是我幫媽媽們按摩足三里穴位。但是似乎是沒什么效果。
晚上,媽媽還是感覺后背發熱,爸爸用毛巾給她搓背后感覺好一些。
還是要再去醫院看看,我決定第二天帶媽媽去城里的中醫院看看。和單位請了假,第二天我們來到中醫院,因為媽媽已經兩天多沒有怎么吃進去東西了,而且現在看來越來越難受。我們掛了急診,醫生問了病情后,要求先去拍個片子。
驗血,驗尿,腹部超聲波,B超,彩超,腦部CT等一套檢查完了,醫生說沒查出什么問題,醫生要求下一個做胃鏡檢查。
我有聽說過胃鏡檢查的危害和痛苦(喉頭水腫,下頜關節的脫臼,咽喉部的損傷,腮腺的腫大,食管賁門的粘膜撕裂等),如果沒有特別必要盡量不做胃鏡檢查。而且我個人猜測如果胃鏡檢查還是檢查不出來問題,下一個檢查就是核磁共振。
在這我把醫生的檢查打斷了,我問醫生:現在患者脈搏洪大,舌紅苔黃,而且很明顯是因為中暑引起的嘔吐,頭暈,為啥你們一直檢查胃部?應該用些解表祛濕的藥要就可以了。
醫生先是一愣,反問:你學過醫?
我并沒有回答她,繼續問:你們現在做了這么多檢查了,查出來有什么問題嗎?
醫生:從現在的檢查結果來看確實是沒發現啥問題。
我說:你們是中醫院,為啥不是中醫檢查?
醫生:是這樣,急診科都是西醫檢查的,要是要中醫診療,你們可以轉到中醫科室。
就這樣我們轉到了腸胃科,醫生是個有點富態的中年女士,說話略帶一些南方口音。
她了解了一下我媽媽的情況,然后是望聞問切。看舌象,看面色,問起病的前后情況,問大小便情況,問睡眠,再然后就是號脈。
我看著醫生一頓操作,我很好奇我的診斷是否靠譜呢。我非常冒昧的問了一句:大夫,您看我媽這個病吃解表的藥是否管用呢?
醫生也好奇的瞥了我一眼沒搭理我,然后醫生開了一張中藥處方,有三幅藥。我現在記不得具體藥方了,但是我查詢過這個藥方,和中成藥《胃蘇顆粒》有幾分相似。
拿著這個藥回到家里。媽媽喝了一次,沒有繼續嘔吐,看來這個藥有效果,晚上也吃了一點粥。就這樣媽媽可以少量吃東西,喝了三服藥后媽媽基本就恢復飲食,就這樣慢慢有一個星期,就徹底康復了。
在后來的聊天中,我得知。媽媽在中暑前一天晚上包粽子,包到夜里一點多才休息,第二天天氣炎熱,又去蔬菜大棚工作,才導致的中暑。當時媽媽怕我說她,所以隱瞞了前一天的情況。
唉,這才是:
一盆粽子三千多,中暑治療多曲折。
西醫中醫全看了,三幅神藥解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