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營偏居江東地區的高地,以前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林木蔥郁,盤根錯節。
遠遠的就可見山坡上搭滿了密密麻麻的簡陋帳篷,有幾處炊煙裊裊。
秦王公孫瓚乘船上岸,一群難民面如菜色,一見官老爺來了,自動退后,離他遠遠的。
滿目瘡痍的江東地區,百姓和官吏根深蒂固的隔閡,依舊絲毫不減。
難民搭的帳篷歪歪扭扭,一路泥濘不堪,幾個孩子縮在一個帳篷里,黝黑的眼睛偷偷向身材高挑,面容好的秦王看去,害怕中帶有試探與些許期翼。
秦王在難民營里轉了一圈,徑直前往炊煙的地方,那兒有人在煮飯。
煮飯的是三個虎背熊腰的壯漢,練過家子的模樣,一個在燒火,一個在大鍋面前,用力攪拌有點綠色的湯水,最后一個拿著木棍踱步,時而防賊似的看向飯還沒有煮好,就已經聚攏排隊的難民。
“這煮的是什么?”秦王看著一鍋泛綠的湯水,微怒地詢問道。
“啊,官爺,這是青菜粥,糧食有限,只能這樣出此下策了!”拿著木棍那漢子是個小頭頭,見大官來了,有點驚訝,連忙把木棍收在背后,恭敬地說明緣由。
“丁太守,朝廷撥的款和糧食呢?”
“稟告秦王,這……十萬難民,每日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丁太守脊背發涼,有點顫顫巍巍,但他混跡官場這么多年,轉了一下眼珠子,便說道,“交通不便,又缺乏人手,所以每月配送各個難民營的糧食或多或少有些延遲。”
“是么?太守若是這么重大的事情都力不從心,那么說明你年紀是真的大了!”秦王拍了拍丁太守瘦弱的肩膀,丁太守一個激靈,連忙作揖,“秦王教訓的是……”
江東地區是富庶之地,地杰人靈,權貴云集,家大業大,多有扶持當今北陵帝上位的功臣,皇帝身邊的幾位得寵妃子,還有太子母妃,也就是北陵帝心中的白月光,也出自于這江東地區的世家貴族。
如此強勁的勢力,一直是北陵帝和太子的王牌和控制的對象,所以,北陵帝一直都很重視朝廷與江東地區權貴的關系。
在特大洪災面前,這些貴族的特權顯露得淋漓盡致,至于普通人,大概只能進難民營了。
云煙過境,江水翻滾。
翌日,太子殿下便指揮了新一輪的抗洪救災計劃,由秦王提供了一些建議,加強了對難民營的建設等,治水效果日益顯著。
其實,最可怕的不是洪水,而是洪水褪去后,易爆發瘟疫。
快要入秋之際,江東地區的洪水褪去,賑災也快到了尾聲。江東地區的上下一心,辛苦了一個多月,本以為大難之后,必有后福,熱情高漲,開始災后重建,然而,事實上,一種怪病從江東地區的首府碧江城開始蔓延。
云沁記得前世是沒有爆發瘟疫的,可這次……
太子病了,也不知道是何時感染上的。
經過調查得知,這病最早是在江東貴族圈里發現的,太子密切接觸過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意外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