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收稻
自打嘗過稻川魚的滋味以后,周梓林隔三差五地就去甜水溝里下籠捕魚。不過他也沒有涸澤而漁,畢竟要想以后能一直有魚吃,還是得徐徐圖之。
轉(zhuǎn)眼過去半月有余,上一個月種下的四季稻眼看著就到了成熟收割的時候。而這半月里,周梓林也沒閑著,除了日常的務(wù)農(nóng)和偶爾的捕魚外,其余時間都用去琢磨那本雷法了。雖然還沒琢磨透,倒也算是小有收獲,起碼能在手里打個掌心雷玩玩。
由于靈植的特殊性,再加上仙民們的悉心呵護,每個月的下半旬都是收獲的時候。而要收獲的這些靈植之中尤其以收稻最累,最苦,工序最繁雜。
靈田里的四季稻已經(jīng)成熟了有幾天了,周梓林特地挑了個和風(fēng)煦日,在傍晚時分領(lǐng)著仙民們?nèi)ナ盏尽?p> 日落西山,橙色的夕陽在天邊暈染出紅色晚霞,低垂的稻穗在微風(fēng)下緩緩晃動,形成一片金黃的稻浪。
仙民們提著禾鐮,四散到各個靈土里去。割稻子需要用到這種特殊禾鐮,它們與一般的砍柴刀截然不同,禾鐮的刀口是一些鋸齒。靈稻雖然只是普通靈植,但是稻桿卻異常堅韌,許是浸潤了靈氣的緣故,用尋常的砍柴刀摟住一把之后根本割不動,而這時候用禾鐮就會顯得十分利索。
仙民們在靈田里四散開來之后,便自覺地開始割了起來。左手抓住稻桿,摟住一把,右手運轉(zhuǎn)靈氣,順勢用禾鐮往稻桿上一割,“唰”的一聲就能把那一把四季稻都割下來。
這些仙民經(jīng)歷了不少次割稻,對于這些都比較熟練,在極富節(jié)奏的“唰唰唰”聲中,稻田里很快就倒了一大片。
而為了后面打谷工序的方便,割稻子時要把稻子一把一把地扎好。仙民們先是割兩三把稻子,用稻草在稻桿上扎緊抓在手上,再接著割七八把稻子,然后用右手把稻草向右一抹,就把一摟的稻子捆在了一塊,碼在田埂上。
不一會兒的工夫,田埂上就壘起了好幾摞稻子,周梓林看得眼熱,在田邊觀摩了許久,早就已經(jīng)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從一旁督工的福伯手上取過一把禾鐮,周梓林脫去鞋襪,挽起褲管,準(zhǔn)備下到靈田里去。
周梓林從田埂上往靈田里探腳,因為沒有放干田里的水,所以此時的靈田里水位還是不淺的。被太陽照射了一下午的水田,溫度可想而知,周梓林剛伸腳探到水面時就被溫度燙到,條件反射地迅速縮回腳。
多次試探之后周梓林終于適應(yīng)了水溫,這才敢把雙腳放入水中。踩進水里的腳很快就觸到了田里的爛泥,并且迅速被爛泥包裹。
周梓林緩緩移動了幾步,逐漸適應(yīng)了在爛泥中行進之后,開始了割稻之旅。
看仙民們割起來簡單,周梓林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些不順利。起初他以為只要把稻桿摟住,然后用禾鐮隨便割一下就成了,沒成想這四季稻這么堅韌,給鐮刀施加了靈氣之后仍然不能像仙民們快刀斬亂麻一般麻利,這讓周梓林十分光火,出了力廢了氣,稻子還割不齊。
無可奈何之下,周梓林只好繼續(xù)觀察仙民的手法。忽然他注意到仙民割稻的時候鐮刀都不是垂直在稻桿上割的,而是要成一些角度,斜著在稻桿上割過去,之前看時以為是興手為之,沒想到竟然是暗藏玄機。
看懂了這一細節(jié),周梓林茅塞頓開,動力十足,拉過一把稻桿,斜著角度,運轉(zhuǎn)靈氣輕輕一割,稻桿就從根莖上脫離開來。周梓林眼疾手快,抓住松散的稻桿,聚在一塊,然后捆成一把,扔到田埂上。
割稻對于手來說是一個考驗。因為是在水田里操作,一只在水里浸泡的手無數(shù)次地與粗糙的禾梗摩擦,另外一只手則是不斷地發(fā)力握住鐮刀柄,沒過多久周梓林的手指就已經(jīng)有被磨爛的征兆,關(guān)節(jié)指腹處隱隱作痛,時不時地還要被禾葉的尖刺劃到,伴有鉆心的痛楚。
周梓林埋頭割了一陣,不僅僅是手疼,腰也很酸,背也很痛,甚至手臂都有些疲軟,使不上勁。
而且他也發(fā)現(xiàn),由于之前種稻時是直接撒種,任憑它們生長,導(dǎo)致很多地方的四季稻都擠在了一塊兒,不僅割起來費勁,稻穗長得也比一般的要瘦小一些。不過現(xiàn)在割稻要緊,周梓林也就暫時先把這個問題暗自記在心里。
眼看著天色漸漸暗淡,福伯也加入戰(zhàn)場,一起幫忙割稻,終于趕在天完全黑下來之前把稻子全部割下來壘在了田邊。
多虧了之前制作的手推車,兩個仙民就能把田埂上的幾十摞稻桿運會林莊的院子里。
把運到院子里的四季稻鋪在清掃干凈的地面上,福伯指揮著仙民們抬著圓木放到稻谷上。這些稻子已經(jīng)成熟了有些時日,水分也基本被曬干了,就連稻谷殼都已經(jīng)完全變成了金黃色。因此福伯希望能趁著這些稻谷剛收上來的時候先把它們脫粒了。
兩個仙民一組,一共兩組,一人用力推,一人控制方向,順帶著確保圓木能從稻谷上碾壓過去,以達成用兩根圓木把鋪平在地面上的稻谷全都脫粒的效果。
四個人在院子里繞了近一個小時,地上的稻谷才差不多能算是脫粒了。周梓林安排這四個人去休息,然后組織起其他人,把地上脫了粒的稻桿匯聚在一起,順便把還沒脫粒的稻谷也清理下來,然后把這些稻桿堆在墻角,反正也都曬干了,無論是用作引火材料還是日常捆捆東西都很不錯。
清理掉稻桿,地上就剩下稻谷和空穗谷殼了。仙民們自發(fā)地圍攏在一塊,把稻谷掃成一堆,然后分成兩隊,一隊用東西鼓風(fēng),在側(cè)面朝著谷堆吹風(fēng),而另一隊則是用抄子把谷粒高高揚起,借助風(fēng)力把質(zhì)量輕的空穗和谷殼與谷粒分離開。
等院子里的稻谷完全分離干凈之時,已經(jīng)是半夜了。周梓林和福伯把稻谷用布袋裝好,今天差不多就到這兒了,剩下的工序只能明天再繼續(xù)了。
回了房間,周梓林今天屬實有些累,平日雷打不動的修煉也鴿了,直接撲倒在床上,很快就響起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