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山繞著演武場一圈一圈的奔跑。
奔跑中,雙臂略微擺動,尤其是拐彎時,更是全憑雙臂姿勢的調整,來調整方向。
雁行功的修練方式就是這樣,看起來有點傻。
然而要是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他的呼吸細而綿長,整個人更是隨著呼吸一起一伏。
隨著呼吸越來越長,整個人起伏的也越來越緩慢,然而速度卻不減反增。這是因為這個過程中,他每一步都邁的更大。
慢慢地,整個人似乎漂在地上。若是忽略兩條腿,真有種在地面飛行的感覺。
這就是雁行功修練出來的效果,若是修練到大成之境,就可以被稱為陸地飛行術。
當然趙連山此時離這個境界還有不小的距離。
他沉浸在飛速奔行的快感中,父親去世的悲痛,家主責任帶來的壓力,發覺神煉武裝的欣喜若狂,這一切,都被暫時拋之腦后。
在不斷的奔行中,他感覺到,真氣在經脈中奔行。脆弱的經脈,在真氣一遍又一遍穿行中,慢慢強健起來。
它們慢慢變得更加強壯,能適應更強的真氣沖擊,能適應真氣更快的運行。
它們吸收著四周的一股股暖流,一起慢慢匯入到奔行的真氣中。
他感覺著這一切,直到這些新打通的經脈隱隱發熱。
他知道,現在到了結束的時候。
趙連山慢慢停了下來,緩緩地走著,慢慢平復著仍然飛快運行的真氣。
等他繞著演武場走了兩圈,真氣已經平復了下來。這代表著今天的功課已經完成了一項。
趙連山站在演武場中央,感受著氣海中增強了一分的真氣,臉上不禁笑了起來。
這是因為,他今天的努力有了收獲,他又向著強者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抬頭望天,發現已經到了午飯時間,于是決定先吃飯。
走出演武場,發現趙長明還在等著,就招呼他一聲,讓他自己去吃飯。
趙連山走到父母的院子,發現母親宋藍鳳和弟弟趙連海、妹妹趙新雪已經再等著自己了。
母親看到自己走了進來,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但仍能看出眼角殘留的悲痛。
“山兒,來了,趕緊坐下吃飯吧。”
母親招呼著自己。
“哥哥來了,可以開飯了嗎?”
這是小丫頭趙新雪,她嘟著小嘴巴,仰頭問著母親,看起來委屈巴巴的。
“娘,我有時候可能會耽誤一會,你們可以先開飯,別餓著小海跟小雪。”
趙連山說了一句,隨手摸了摸趙新雪的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實際上,他還有一句“不用等我了”沒說出來,因為他知道,母親現在聽不得這句話。
宋藍鳳停了只是一笑,卻是沒說什么。
四人隨即開始吃飯,只是趙新雪瞪了哥哥一眼,顯然是嫌棄他來晚了,還又摸了自己的頭,弄亂了自己的發型。
吃完飯,母親回屋休息,趙連山也趕著弟弟妹妹去小睡一會兒。
他們下午還要先去去族里的學堂上課,然后跟著武師去練武。
等弟弟妹妹隨著丫鬟去睡覺了,趙連山也回到靜室,開始修行靜功。
修練靜功,主要內容就是,通過精神引導,使得真氣在經脈中運行。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溫養正在貫通的經脈,也可以對尚未貫通的經脈進行溫養,甚至直接貫通。
不過這會十分損耗真氣,效率還很低,所以也只是起到對通脈武學的輔助。
溫養了幾遍通過雁行功正在貫通的經脈,時間已經到了。
趙連山作為新任家主,需要在整個趙家露露臉,安慰人心。所以每天下午,都會出門到處走一走,看下趙家的家業。
前兩天,他主要去看了下趙家的青陽林。
每天工人砍伐青陽樹,制成青陽木,然后再制成各種家具。剩下的邊角料,在碾碎,加入一些配料,制成青陽香。
青陽木家具和青陽香使用量很大,完全不用愁銷路。每年趙家通過這項產業,獲得了不小的收益。
所以青陽林是趙家產業很重要的一部分,趙連山前兩天就去青陽林那,巡視一圈,給護林人和伐木工送了些賞賜。
今天下午,他要去的是趙家,另一重要產業——白晶米田。
白晶米是由低級靈物白靈米退化而成。
雖然不像白靈米那么珍貴也保留了部分白靈米的特性。營養豐富,蘊含微量靈氣,能供應武者修煉所需。
與此同時,白晶米也不像白靈米那么嬌貴,可以大范圍種植。
這使得白晶米成為普通下三境武者最合適的食物。
當然,種植白晶米還是需要些技術的,這也使價格并不便宜,底層武者并不能敞開了吃。
趙家有白晶米田,情況到是好一些。趙家子弟的白晶米供應,還是足夠他們每天最少一頓的。
趙連山帶著幾名隨從,每人一匹馬,趙長明馬上還帶著一個包袱,里面放著準備的禮物。
路上行人不少,幾人雖騎著馬,也只能在趙李鎮里慢慢行走。
所謂趙李鎮,趙家李家之鎮。
趙家自初代家主開堂立祠,百多年來是越發興旺。李家卻越發衰敗,只見李姓人,不見李家人。
等出了趙李鎮,幾人策馬奔騰,很快就來到白晶米田。
白晶米田根據地勢、土質等,分成大小不等的幾塊。中間點綴著一些房屋,主要是護田人的住所。
天空盤旋著著一些鳥兒,不時一個俯沖,沖進田里,然后又畫過一個弧線飛向天空。
這些鳥一部分是護田人養的,目的是為了除蟲。
白晶米十分招蟲子,要是沒這些鳥兒,就得花費極大人力物物力,人工捉蟲。而且人工捉蟲的效果還很不好,經常會導致大量減產。
有了這些專門捉蟲的鳥,就能保證把蟲害減輕到足以接受的地步。
這些鳥雖然不算嬌貴,但也不好養。包括怎么養熟它們,冬天如何飼養,幼鳥的保護等,都是要有一定技巧。
可以說,養殖這類鳥的技術,也是趙家能夠種植白晶米的底氣之一。
趙連山此行,主要目的就是視察一下護林人的工作,對白晶米田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
幾人來到幾間大屋子不遠處,就先下馬,把馬栓到樁子上,取下馬上載著的禮品。這是防止馬驚到護林鳥。
趙連山打頭,幾人緩步走到屋門前,正好看到一老頭躺在躺椅上,曬著太陽,打著瞌睡。
“三爺爺,我來看你了。”
趙連山打了個招呼,然后就等著三爺爺醒來。
這位是趙連山的三爺爺,趙光啟。趙家關于白晶米種植,就是由他負責。
可以說,白晶米能給趙家帶來多少好處,主要就取決于這位三爺爺。
“啊,是連山啊。”
三爺爺清醒過來,看到是趙連山,回道:
“人老了,躺著就犯困。”
“三爺爺現在還是老當益壯,家里現在還要仰仗您呢。”
趙光啟笑著說道:“竟說好聽話,人老了就要服老。”
說完,又不禁嘆了口氣。
趙連山默然,知道三爺爺又是想到傷心事了。
三爺爺幾十年前,和人爭斗時,深受重傷,治好后留下了病根。
受此影響,三爺爺一身修為不得寸進,止步于氣海境。身體也不太好,年紀一大就衰老的很快。
當初知道自己前路已斷,三爺爺就投身于白晶米種植中。經過多年學習研究,成為趙家這方面技術最高的人。
即便如此,三爺爺對當年的是依舊耿耿于懷。
趙光啟反應過來,也不在說什么,只是擺了擺手,示意趙連山,跟他一起進屋子。
進了屋子,趙光啟和趙連山坐下,然后又讓人去其他地方叫人過來。
不多時,就過來十幾人,有中年也有青年。
幾位中年人多是三爺爺的徒弟,負責白晶米田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幾個還是趙連山的長輩。
剩下的青年,都是趙家子弟,武道天賦不夠,練武也沒多大前途,就在這里學習技術。
這十來個人,就是現在白晶米田種植管理的中堅,以及未來。
見人齊了,三爺爺說道:
“今天連山作為新家主,來這里看看你們,過來拜見一下吧。”
趙連山聽見這句話,連忙站起來,擺手道:
“三爺爺客氣了,都是自家人。”
然后對面前一群人說道:
“諸位有的還是我長輩,拜見一詞實在使不得。
連山年紀輕輕,見識淺薄,先父不幸遭難,不得已才接人家主之位。
以后正是要多多仰仗諸位叔伯兄弟才是。”
一群護田人聽著新家主的話,心里雖是明白這不過是謙虛之言,也不禁感到一股重視之意。
要知道護田人雖然有幾分技術,在趙家地位已然不錯,但畢竟武道修為低微,重要性完全比不上作為家族中堅的武道高手。
他們又不像趙光啟那樣,年輕時為趙家拼死出力,流血犧牲,更是與家主一系關系密切,深得信任。
于是此時紛紛表示為家主,為趙家效力是自己應該的。
聽到眾人表忠心的話,趙連山微微一笑,伸出了手。
趙長明馬上會意,上前一步,將包袱奉上,然后退到一邊。
趙連山把包袱往桌上一放,屋里立刻一靜,護田人的眼睛都放在包袱上,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什么。
“諸位既然為趙家出力甚多,趙家自然不能虧待了各位。”
他慢慢打開包袱,讓里面的東西一點一點的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是給各位的賞賜,也希望各位以后不要辜負趙家的期望。”
十幾個護田人看著桌上的東西,呼吸不禁急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