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林不知不覺在沙發上睡著,等醒來已經是日上三竿。睡眼朦朧,還不習慣陽光,紀林皺著眉,摸到手機,查看時間,卻發現屏幕顯示自己已經收到了24個未接來電。這頭還沒解鎖弄清是誰打的電話,那頭就聽到有人在“砰砰”砸門。紀林起身,還沒走到門口,門鎖就被人打開了。來的人的是小啟和經紀人小范。
經紀人看到紀林,劈頭蓋臉就:“大少爺,您看微博了嗎?”
“啊?”正在給小啟和小范拿蘇打水的紀林從冰箱門后探出頭,“我剛醒,微博怎么了?”
“微博炸了。”小啟老老實實講。小范在邊上打轉一邊自言自語:“昨天晚上,我就有預感會出事,果然。”
紀林:???黑人問號臉,一邊拿著三瓶蘇打水從廚房走到客廳,把瓶蓋一一打開,遞給兩位。“咕咚“灌了一口水下肚,紀林才接著問:“怎么了?微博還能因為我炸了?”
“算了,你自己看吧。”小啟把自己的手機遞給了紀林,頁面顯示在熱搜那頁。
紀林疑惑地接過手機,低頭一看,含在嘴里的水都差點噴出來,趕緊點開了標著“沸”的那條熱搜。熱搜上掛著自己笑著吃火鍋的照片。提著的心放了下去,還好和尹一一沒關系。紀林又往下滑了另幾張照片,細細放大縮小看完,才把手機交還給小啟,扭頭問經紀人:“哥,那么多人都在場,單獨切我和櫻子的視角,會不會是故意的?”
“你是少班主,盯著你也不稀奇。”經紀人冷靜了一下:“但也不至于,通稿上說了你攜多人一起吃的火鍋。”
小啟看了看紀林皺著眉的臉,插嘴:“紀林,不如你先給師傅回個電話?師傅打不通你的,已經往我這兒打電話了。”說著搖了搖閃爍著“紀老師來電”的手機。
紀林頭疼得抬手揉了揉眉角,再次接過了小啟的手機,畢恭畢敬地站起身,按了接聽鍵。
紀陽對自己兒子也不客套,開門見山就問:“紀林,熱搜這事兒怎么回事?是真的有對象呢還是狗仔亂寫?”
“我、范哥、小啟、陳昊和櫻子一起吃的火鍋。”紀林也直截了當,“就是聚一聚吃個飯的事兒。”
“那行,我知道了。我以為你在外面找了女朋友呢。”紀陽的聲音聽起來居然有些許的失望,“行了,那沒事兒了。你今天就別來我這兒匯報了,省得被記者堵。封箱演出的本子和細節,我會和俞一說好。你到時候找你搭檔溝通。”
“好的,謝謝爸爸。”紀林隔著手機,微微欠了欠身。
臨著掛電話,紀陽又加了一句:“演出聽說很成功,人生大事也要抓抓緊。過階段回家來吃個飯,我組了個飯局。”
“好的好的,這飯局該不會是相親局吧?”紀林追問了一句。
“飯局就飯局,你問那么多干嘛?”紀陽有些欲蓋彌彰,“不管什么局都要來,知道嗎?掛了。”
“好嘞,好嘞,爸爸再見。”紀林笑嘻嘻地等對面掛斷,把手機遞回給了小啟,臉由笑轉苦,“肯定是個相親局。我堅決反對包辦婚姻!”
“這話你留著給紀老師說。”小啟有些幸災樂禍。
小范忍不住了:“怎么就相親局了!說了上升期不能談戀愛。”
“那你也說了可以瞞而不報啊!”小啟據理力爭,“總得滿足師傅抱孫子的愿望!”
“哥,不然還是麻煩您幫我查一下吧。這個照片和通稿,我總感覺有點問題,又說不出來到底哪里有問題。”紀林打斷了他倆的插科打諢,“這不是第一次我們這樣聚了。那么多年了,為什么就這次,我們剛結束海外專場這個節骨眼兒上爆出來。”紀林生性多疑又心思縝密,上熱搜的時間不太對勁,總感覺背后有人在推波助瀾。
小范點點頭:“得,我去查查。先走了。”
紀林還想留人用午餐:“哥,午飯這兒吃唄。”
“不了不了。”小范嫌棄地連連擺手,“我可不要和你們一起點外賣。”說完拔腿就走。
紀林笑了,一把揪住經紀人:“別啊,哥,我今天自己下廚還不行嗎?”
小范甩開紀林的手,逃得更快了:“你可別下廚了,給我留條命。”
最后當然只剩下小啟和紀林兩個難兄難弟解決午飯。紀林翻了一圈冰箱,一點兒能做成菜的材料都沒有,默默嘆了口氣,扭頭對小啟說:“兄弟,只能外賣了。”
小啟坐在沙發上擺弄手機,頭也不抬地說:“我就知道,菜我已經點好了,就差你再加幾個下單了。”
“砰砰砰”誰能想到比外賣到得還早是陳昊呢。陳昊也不客氣,進門就往沙發上一坐:“我就知道你們會點外賣,我來蹭點午飯。”
紀林、小啟:……
“對了,昨晚上怎么被拍了?居然還上了熱搜。”其實陳昊根本不是來蹭飯的,是來探望紀林的。從小一起長大,紀林的性格他最清楚——最不喜歡別人拿他的私生活說事兒。因為是紀陽的兒子,所以從小被叫什么“星二代”,什么“富二代”,以前也會被批沒有紀門風范,光有背景,沒有實力。這些紀林都無所謂,挑著愛聽的聽,不愛聽的當沒有,唯獨不喜歡狗仔追著他私生活拍照、也不喜歡粉絲跟他私人行程還接送機。
紀林擰開蘇打水,遞給陳昊,一邊在他身邊坐下:“不知道是有人故意的還是碰巧。”
“總不至于眼紅我們海外專場熱度高,所以黑你吧。不過這也不算黑,只是想給你安緋聞而已。”陳昊喝了口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和我小師妹聯系過嗎?她可能也刷到了微博呢。”
“你也太關心你師妹了吧。有這閑工夫,多練練快板兒。”
“去你的!”陳昊拿起茶幾上的兩個游戲手柄,把一個塞進了紀林手里,“玩幾把游戲等飯吃!快!”
等游戲結束,小啟已經把外賣在桌子上擺放好了:“來來來,吃午飯了。”
陳昊一邊拆一次性筷子,一邊問紀林:“哥,你真不打電話呢?”
紀林根本不想接他的茬,一邊拆開一次性筷子遞給小啟一邊催開飯:“吃吧吃吧。一會兒菜涼了。”
小啟接過筷子,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著陳昊:“陳昊你是不是傻了,倫敦現在大概凌晨4點多吧,你讓紀林給人打電話,人姑娘不跳起來打爆他的頭?”
陳昊拍了拍小啟的肩膀,自嘲道:“你是不是高估我們了?地理要高中才學呢。我們只念到初三,還沒學到呢。”
紀林“噗嗤”一聲笑了:“這么好的包袱,你不如放到臺上用。”
“紀林,你真不能笑,一笑我都覺得你只是個高中生的樣子。”陳昊接著剛才的梗,“但是實際上,你連高中都沒念。”
紀林往陳昊嘴里塞了塊肉:“稍帶誰呢!半斤八兩的可別拿我開涮了。”
卿書社在紀林初三那年,出現了一些變故。昔日的優秀演員出走反咬紀陽,能算得上是角兒的演員又不多,整個卿書社青黃不接,人心惶惶,相聲界都在冷眼看它人去樓空,等它高樓坍塌。
紀林與父親徹夜長談后,第二天就去學校辦理了退學手續,班主任和教導主任都惋惜年級前五的尖子生離開,紀林卻言學習不一定局限在課堂。自此,不再上學,一門心思說起了相聲。外界紛紛猜測紀林退學從藝是紀陽的維穩之舉,也猜測這是在給出走的演員提醒——告訴他們卿書社只要有紀家俞家在,缺了誰,牌子都不會倒。誰也不知道那晚在書房里,紀陽紀林倆父子聊了些什么,只知道此后卿書社的勢頭不弱反升,而且越來越強。現在,卿書社的名號基本上等同于“相聲”二字。
小啟和陳昊都是陪著紀林一路摸爬滾打走過來的,怎會不知道紀林對學校的想念與向往,漸漸不再作聲,飯桌上的氣氛都微妙起來。紀林察覺到了什么,安慰另外兩個:“干啥呀,都過去了,活到老學到老,等七老八十了也能重返校園。”一邊往小啟和陳昊的碗里夾肉,“再說也不是沒有在學習,那么多年,不是也一直在學習么,學什么都是學。社會可不比學校教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