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國統(tǒng)一了北方,版圖前所未有的擴(kuò)大,東極滄海、西并龜茲、南苞襄陽、北盡沙漠。北齊境內(nèi)州五十、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戶三百三萬二千五百,從此劃入了隋國的賬面。但它笑的了最后么?
自曹魏以來,西晉、前秦、北魏都暫時統(tǒng)一了北方,楊建在鄴城待了三個月,將齊國故地的官員安排了一個遍,為政之要,在于得人。楊建在鄴城與楊肅長談,感嘆若不是有高慶煒這樣的皇帝,齊國那能滅亡呢?
楊建任命晉王楊洸為關(guān)東行臺總管,賀拔勝利都督關(guān)東諸軍事,駐守鄴城,李轅為并州刺史,駐守晉陽。賀拔輔伯為青州刺史,駐扎青州。齊軍全部整編,由太子楊永、韋思政、慕容頊督率遷往長安,劃歸隋軍序列。任命原齊青州刺史楊肅為樞密院副使,恩其子楊宣淦為永昌郡公。
楊建帶著齊國文武開始返回長安,離開鄴城時,段韶痛哭、高隆海往北而拜,那是齊帝陵寢所在。亡國之痛,莫過于北齊,軍隊還有、能人還有、地盤還有,就是皇帝沒有了,他不好好干活啊.....
而迎接楊建的,則是萬人空巷,老百姓紛紛站在街頭,目睹這位大帝的威儀。
楊建在太廟宣告了北齊滅亡,北方重新一統(tǒng)。又開始思考如何對待高氏家族!畢竟他不是苻堅,說起苻堅這個人,必須得提一嘴,他至少是個英雄,他這個人對待反叛的人特別好,不僅不殺,反而升官。什么慕容垂啊、姚萇啊、苻重啊,最終導(dǎo)致了前秦的覆滅!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所以亡國之君的下場一般都不好,其實皇帝這個職業(yè)才是真正的高危行業(yè).....
楊建想什么就來什么,韋思政又出主意了,這不是有現(xiàn)成的例子么?
楊建說道:嗯?
韋思政說道:蘭陵王高隆昌之死!
楊建似有所悟,又發(fā)揮了一下,令楊肅進(jìn)宮。
第二天,有司部門很快上奏,說道:涼王高慶煒、鎮(zhèn)海公段韶、建延公高隆海、威海公穆歌、寧海公范峒昊經(jīng)常聚會,意圖謀反。
楊建立刻成立專案組,將高氏一族及涉案官員拿下,隨后賜死!
高慶煒連喊冤枉啊,沒有的事啊.....不知道高慶煒有沒有想起上官明月、高隆昌冤不冤枉?
高隆海獨自抽泣,以口塞椒而死!
注意看,有幾個投降的可是沒死的啊......
楊建滅了北齊,但是他一會洛陽城、一會晉陽城、一會鄴城、一會長安,忙的提溜轉(zhuǎn)......他所做的就是為了防止北齊死灰復(fù)燃。
這時隋國朝堂上出現(xiàn)了兩種聲音,是發(fā)兵南下、一統(tǒng)天下還是休養(yǎng)生息、擇日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