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悚然動容,四處瞧著,卻哪里有百里俊的蹤影?
金熙柔一手薅著百里俊衣領,一手摘下他面具,嬌聲道:“啊!原來你有這么多秘密,快從實招來。”
大家這才看清中州俠的本來面目。
姬大勇哈哈大笑,高聲道:“竟然是你小子,啥時候學得這么好的功夫?難道是你爺丈人親手教的?”
金熙柔臉色羞紅,手也松了,百里俊這才直起腰來。
紫鳳珊笑道:“大勇瞎開玩笑。縱是大羅神仙,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教出如此上乘的功夫來?”
張寶靈驚疑的看著百里俊,道:“金教主說你是楊玄,在下絕不敢見疑,但你若能拿出證據,我想大家更能心服。”
百里俊從腰間拔出匕首,道:“這是楊幺留給我的遺物,楊浩也有一把!”
眾人拿過匕首觀瞧,易乾罡道:“這匕首正是當年教主贈送給楊幺天王的。”
郭麒雄、謝曉軍、張寶靈三人也見過這匕首,更加深信不疑。他們見楊玄死而復生,激動得目中含淚,立時跪拜,同聲喊道:“二公子!”
百里俊急忙將他們扶起,道:“師傅,兩位叔叔,楊玄如何受得起如此大禮,我依然是你們的俊兒。”
張寶靈擦擦淚水,道:“二公子,當年護國軍被人陷害,我三人皆駐軍在外,后來聽說插云嶺上的人都死了,我們……我們以為你也……”
金正宇道:“按大宋律,謀反大罪要被誅族。但李奇到襄陽起義后,曾給我來過信,稱岳飛甘冒欺君之罪放了玄兒。我讓他將玄兒送來鳳凰洲,但他說得幺兒死前重托,是以要親自撫養。李奇武藝高強,為人忠義,我便同意了。誰知后來護國軍竟被偽齊陷害。”
易乾罡道:“后來是誰救了你,為何化名高玄,又如何變成了百里俊?”
眾人也問道:“昨晚是怎么回事?”
楊浩知道大勢已去,呆若木雞。
郭麒雄暗中將楊浩和楊玄比較,暗想一個心狠手辣,一個宅心仁厚,不禁對楊浩更加失望。昨夜他們對百里俊的連環騙局,本就只有他和豐海舟知道。他雖然不滿,但暗想楊浩為父報仇心切,欲得秘籍,手段雖有些陰險,但也情有可原。他萬萬想不到百里傲父女因此而死,更想不到楊浩要殺的人竟是自己的親弟弟。如此喪盡天良,他如何能不對楊浩失望透頂?
百里俊道:“教主、三位天王,幾位門主,不是我有意瞞騙,實在情非得已。昨夜我約金小姐出來吃酒賞月,出門不遠便看到豐天王與人林邊說話,我也沒在意,打了招呼便走了。等返回山莊,聽見院內有打斗聲,進去后看到爹爹和妹妹已死。未等我開口詢問,豐海舟舉劍便來殺我,招招致命,我無奈反擊,錯手將他殺了。我不知他還有沒有同黨,又恐對金小姐不利,便將她帶到楊浩那里。我們認為豐海舟可能早被劉義功收買,昨晚在江邊密謀被我撞見,他擔心奸計敗露是以半夜來殺我,百里傲知他要對我不利,結果慘遭殺害。此事發生時只有我一人在場,又擔心被人誤會,只得暫時藏匿起來。”
楊浩長長出了口氣,心說這謊話雖然漏洞不少,但表面看卻也合情合理,也解釋了金熙柔為何在自己府中。
姬大勇起疑道:“昨晚后半夜有月亮么?你們賞個什么鳥?”
他話中含義讓人浮想聯翩,眾人立時哄笑,只道他開玩笑,可金熙柔早低著頭,紅透了臉。
事已明了,而且一場大禍就此消弭,反倒沒人去追究真相了。
金正宇問道:“玄兒,這些年想必你也吃了不少苦,能否說說經歷?”
百里俊將陳雪主帶他們經年奔波、如何被四大派收養、怎樣變成百里俊等事一一說了。
這是一樁奇事,眾人都靜靜的聽著,不時發出唏噓之聲。金正宇慨嘆道:“沒想到撫養你們長大的竟是岳飛的干女兒。”
百里俊道:“你們痛恨岳飛,自然是因楊幺——家父是你們的兄弟。但仔細想想,朝廷要剿滅義軍,沒有岳飛,也會有其他人。當年方臘何等英雄了得,不也被韓世忠所擒?家父之所以敗亡,實則是大宋天道未滅。而若不是岳飛仁慈,幾位叔叔恐怕也早沒命了。連我都放下了,眾位難道還看不破?”
這番話不僅見識高明,而且顯見心胸廣闊,眾人嘆服,張、謝、郭三人都有些羞愧。
短暫的沉默,金正宇道:“當下最重要的,還是要選定赤魔教繼任。在咱教諸位頭面人物之中,若論武功資歷、成熟穩重、德行人望,易天王自然是最合適人選……”
易乾罡立刻起身道:“教主,我們一起刀山火海,風里雨里三十多年。你若告老,易某自當陪著。”姬大勇、紫鳳珊的情緒也被調動,皆表示愿共同退隱。
易乾罡又道:“看看我們的滿頭白發,都老了,而且現在該是年輕人的天下,屬下建議讓楊玄繼任教主之位。”
金正宇頷首道:“乾罡、大勇、鳳珊,四位門主,楊玄幾次為本教立了大功勞,德行武功大家也都見識過,而且他是幺兒子嗣,現在我有意將教主之位傳給他,不知各位有何意見?”
三位天王立即同聲表態同意。
金熙柔深望百里俊,用胳膊肘懟了他一下,似笑非笑,眉目有情。
張寶靈、謝曉軍、郭麒雄本是支持楊浩的,但既然楊玄也是楊幺的兒子,他們哪里還有反對的理由?只因他們跟隨楊浩已久,此刻也不愿輕易表態。
楊浩機謀早泄,若不是金正宇不忍加害,百里俊又刻意維護,此刻早已身敗名裂,在赤魔教哪還有容身之地?事已至此,心里雖恨,也只能見風轉舵,道:“教主所言甚是,這是我親弟弟,我當然也愿意推選他當教主。”
張、謝、郭三門主見狀,同聲道:“屬下等愿奉楊玄為教主。”
金正宇喜出望外,連擊三掌,叫了三個“好”字,道:“諸位請坐吧!”
眾人依命,找了自己的位置坐下。百里俊、金熙柔仍站在堂中。
金正宇命殿外教眾散去,關閉殿門,說道:“俊……玄兒、柔兒,你們也坐吧!目下兩件事最為緊要:一是擇個吉時,遍邀江湖豪杰召開新任教主繼任大典,我也算功成圓滿。二是南方明教眾頭人已被拘押,但他們還有數千教眾,到底該如何處置,還望諸位各抒己見。”
姬大勇笑道:“享了幾年清福,教主當年的威風哪里去了?這幫狗崽子在南方無惡不作,一人一刀宰了算了,還商量個啥!至于南方明教那幫龜孫子,解散算了。”
易乾罡道:“話不是這么說,殺他們容易,但必跟南方明教結下莫大仇怨,后患無窮啊!”
紫鳳珊道:“當年方臘教主兵敗以后,劉義功欲奪教主之位,就曾謀害我和教主。咱們雖放過他,但他為人奸邪,氣量狹小,今日又來作亂,死了也是活該。但本教與劉喆、劉吉畢竟有了殺父之仇,所以若放了他們,他們恐也不會感恩戴德,后患不少。殺不得,放不得,倒有些兩難了。”
郭麒麟道:“南方明教五旗旗主深得劉義功恩蔭,而二王都是劉義功的兒子,我看不如效仿曹操,挾二子以號令五旗,再徐圖嚴行教令,恩威并舉,不愁他們不歸順。”
眾人為此策叫好。
金正宇也正是此意,暗想楊浩和楊玄二虎相爭,必有一傷。而一個殘忍狠辣,一個善良慈悲,留下楊浩勢必如養虎榻側,不如就此將他外調。想到此處,便說道:“這確實是個好計策。此去南方明教整頓,需大智大勇之人,不知諸位舉薦何人?”
易乾罡與金正宇相交多年,早已心意相通,道:“浩兒不僅功夫好,人又聰明,必能妥善處置,但派去的人職位不能低了。豐海舟已死,我教也正缺一位護教天王,不如將浩兒升為天王,這樣去南明主持大局,便更加名正言順。”
金正宇滿意的點點頭,這個辦法已經向眾人宣告南方明教及楊浩的從屬地位,當即問道:“不知浩兒是否愿意接此重任?”
楊浩當然愿意,雖然南明無法與赤魔教相提并論,但畢竟也是一方霸主,倒可大展拳腳。
哪想未等他開口,百里俊道:“教主,我同意楊浩去南方明教。”
眾人均感意外,金正宇更是疑惑,暗想以他的智慧怎會不明白自己的苦心?肅然道:“你還不是教主。”
紫鳳珊接道:“玄兒,教主諭令已下,你切莫多言。”
這些事就這樣定下了,赤魔教軟禁了劉喆,命楊浩、謝曉軍、張寶靈三人將劉吉及剩余三旗旗主帶回南方明教。封楊浩為布義天王,命他整頓南明教務,安撫教眾,宣法布道,謝、張兩門事務分別由易乾罡和姬大勇代管。
金正宇本打算將郭麒雄也派走,這樣便清除了楊浩所有親信。但百里俊堅持讓他留下。
楊浩欲等楊玄繼位大典之后再走,金正宇言稱擔心南明群龍無首,擔心夜長夢多,督促早行。當晚,眾人為楊浩等擺酒送行,三天王對他心中有氣,只是礙著金正宇面上不得不虛與委蛇一番,二更時便散了,楊浩留宿百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