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馬自豪卻不認為,這套耳飾會這么簡單。
雖然離得比較遠,馬自豪看不太清這件寶貝。但是,這不妨礙他對這套耳飾不凡的推斷。
以己度人,第一次參加交流會,得要拿點亮眼的物件啊。
而且,馬自豪看到,前排的一個老爺子似乎點了點頭。
果真,黃浩繼續開口道“這是一件清中期,金環鑲東珠耳墜。”
說著,他放下耳墜。
接著,第一排的人逐一起身,上前品鑒。
原來是格格的物件啊。馬自豪聽了物件的名字,也不由的帶你點頭,好東西啊!
《呈為陪嫁格格定例》上記載,除了各種冠飾之外,清代皇族女性出嫁時還會得到一圍金項圈、一件金壓鬢、一套嵌東珠耳墜、一對金手鐲、一對金腳鐲、一套或多套朝珠。
并且,清代典章制度中記載的耳墜,與現代語境中的耳墜所指略有不同。《御制增訂清文鑒》中的耳墜解釋為:女子們耳朵上佩戴者……在耳環上串系垂掛兩個東珠珍珠,并鑲嵌黃金制作而成。
也就是說耳墜一詞專指具有滿族特色的串系兩個珍珠的耳飾,有時候又被稱為兩鑲東珠耳墜。
由此,你就可以看出這套耳墜的珍貴了。
并且,著還是東珠的物件。東珠可不是珍珠,老珍珠是不值錢,老東珠可就價值連城了。
說實話,東珠其實也是珍珠的一種。
東珠,滿語為“塔娜”。清朝將產自于東北地區的珍珠稱為東珠(或北珠),用于區別產自南方的南珠。
東珠因碩大飽滿、圓潤晶瑩,并且能散發出五彩光澤,用它制成的首飾光彩熠熠,盡顯高貴奢華。因此,它受到清代宮廷的青睞而在皇帝和后妃的首飾及器物裝飾中普遍使用。同時,由于東北是滿族的發祥地,鐘愛并珍視產自東北的特產東珠,也是清朝統治者藉此表達對祖先的尊崇。
不過因為清代的開采過度,東珠的母蚌已經滅絕了,所以現在的東珠就格外是珍貴。
終于輪到了馬自豪了,馬自豪也走上去,欣賞欣賞這個寶貝。
說實話,馬自豪也還是第一次見東珠。
馬自豪雙手捧起一只耳墜,仔細端詳。
東珠不愧其美名啊,兩百年的時光,似乎并沒有為他留下歲月的痕跡。這件耳墜,就像新的一樣,是一件現代的工藝品。東珠碩大飽滿,閃耀著光澤。
正是應了那句老話,老似新。
以前,馬自豪只是聽說過,東珠是冷水珍珠,生長緩慢,但是碩大美麗,百年如新。
確實,物如其名,馬自豪被經驗到了。
“這個小伙子不錯嘛。……”臺下,兩個大佬正在低頭交流著.
接著是黃浩退場,主持人上了介紹下一位新成員。
“下面有請,我們的第二位新成員,梁山。”
馬自豪聽了梁山的名字,明顯愣了一下。這小子明明說他是來長見識是啊!
他轉過頭,正好對上了梁山的鬼臉。
馬自豪不由的輕笑,被這個小子給騙了。
不過想想座位的安排,他也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