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想了一下,伸出一只手掌。
“五十?你可真敢想!”
潘安妮微微皺了一下眉頭:“老天京的城墻雖然現在沒人敢拆,可你賣五十也太貴了?我不過是好奇而已,犯不上。”
她搖搖頭,一臉的嫌棄。
中年人有種內牛滿面的感覺……他明明是想要五百好不好?
不過被潘安妮這一打擊,這個數字無論如何也喊不出來了,這都怪那個老板!
“這塊磚的歷史有兩、三百年了……”
中年人準備緩和一下氣氛再說,卻被潘安妮不客氣地打斷:“有年月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古玩,我不懂那個,你也犯不著蒙我。二十塊錢,你要是不同意,那就自己留著吧。”
轉身她就直奔柜臺。
“等一下,二十就二十吧。”中年人嘆了口氣,這東西拿著壓手,放著占地方,二十就二十吧。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那個中年人嘆著氣離開。
“林先生,你的箱子!”伙計連忙喊道。
“你們幫忙處理吧。”中年人揮揮手說道。
“先扔那吧,等會兒給扔街角的垃圾站去。”
老板跟伙計吩咐了一聲,轉身向潘安妮和李安可問道:“二位可是需要什么?”
“筆墨紙硯,我想置辦一套文房四寶,你幫我介紹一下?”潘安妮問道。
“你是自用還是送人?”老板問道。
“自己用。”潘安妮答道。
“呵呵,好,咱們先來看看硯臺吧。”
老板一邊將潘安妮引到擺放硯臺的柜臺前,一邊介紹道:“不是我自我吹噓,在整個范家胡同,文房四寶比我這里更全乎的沒有。你看這些硯臺,肇慶的端硯、AH的欽硯、山東的魯硯、江西龍尾硯、山西澄泥硯……嗯,你看這個,就是用漢瓦加工的磚硯。這邊的硯臺都已經屬于古董了,買回去也是欣賞的時候居多。如果你是自己用,我建議你買這塊端硯。這可是我國的名硯,石質堅實、潤滑、細膩、嬌嫩,用端硯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之墨汁細滑,書寫流暢不損毫,字跡顏色經久不變。精品端硯,無論是酷暑還是嚴冬,用手按其硯心,硯心湛藍墨綠,水氣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氣研墨’之說。”
說話間,他示意店員將那塊硯臺拿出來。
“老板,你這方硯臺走什么什么價?”潘安妮觀察了半晌之后問道。
這是一方四足古琴硯,就是利用硯石獨有的石品特征,如蕉葉白、火捺、石眼等,把石品設計在硯堂中間,石眼放在池頭上供人欣賞,設計成古琴樣式,整個硯臺石質細膩,雕刻古樸,造型雅致大氣,潘安妮極為喜歡。
“六百八十塊,你若真心想買,零頭舍去。”老板說道。
“就這么一塊石頭……也太貴了吧?安妮,你不是真要買吧?”李安可訝然問道。
“一分價錢一分貨,老板,我信得過你。幫我包起來,一會付錢。”潘安妮說道。
她是識貨的人,前世她也有一方名硯,不過是澄泥硯,是她的丈夫送給她的生日禮物。但對于端硯致也了解一下,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像這種名硯,很少有人買,也不貴,但到了九十年代,價格陡然漲了起來,待到了二十一世界的時候,這種名硯的價格何止長了十倍!
六百塊,真心不貴。
毛筆也是老板幫找的,宣筆,竹桿紫毫,也有玉石和象牙桿的,但她覺得用不著,一支50,買了10支。墨是潘安妮自己選的,一塊松煙墨,只用了十塊錢。最后一項當然是紙——不是書畫紙,而是真正的宣紙。
上好的宣紙,一直保持著竹簾過濾抄撈法進行撈紙,用火墻烘烤、人工揭貼的烘干發曬紙,檢驗時逐張逐張目測手檢,其制作工藝和價格,都不是那種大批量生產的書畫紙可以比擬的。
宣紙也是是潘安妮親自選的,AH宣城產的——這方面兩個世界似乎是一致的,是宣紙的原產地,潘安妮檢查了一下,感覺到入手柔軟堅韌,使勁小了居然都撕不開,確實是真貨。
因為寫字和繪畫用的都是不同規格的紙,再加上她也不是個喜歡麻煩的人,所以一氣兒買了三十刀紙,花了三千多元。
“知道的是低要寫紙,不知道的還以為低要批發呢。”李安可覺得自家閨蜜一定是被刺激到了,估計這段時間吊嗓子賺的錢全扔在這文房四寶上了,“這么多的紙你怎么拿走啊?”
她卻不知道,再過十年,就是以十倍的價格恐怕也拿不下這些東西,如果兜里有錢,潘安妮還就真的準備囤積一批,這以后該省多少錢啊。
“這個……老板,”
潘安妮看了看那些紙也有些頭大了,一刀宣紙是一百張,大約有六斤重,三十刀就近二百斤,“這個木頭箱子你找人幫忙弄干凈,把紙都裝這里好嗎?我叫輛的士來,麻煩你找伙計幫我抬到街口,其它的事情我自己搞定。”
“行啊,小方,小李,你們倆過來一下。”
潘安妮現在也算是個大客戶,老板自然要服務周到了,而且那個木箱子也確實是結實,也不是店里的東西,也算是順水人情了。
“安妮,我可真服了你了。你買硯買筆都沒什么,可一下子買這么多紙,是不是那件事情給你的刺激太深了?”李安可擔心地看著潘安妮。
“我有那么脆弱嗎?”潘安妮白了她一眼,“你看著,如果我不把這錢掙回來,我從此不歌。”
“哎,你這算是什么誓?”李安可喊道。
接到潘安妮的電話,韓星過了十多分鐘就過來了,幸好有他幫忙,否則潘安妮一個人將東西搬到樓上的話,被人看到可就真不好說了,畢竟那是近兩百斤的份量。
回到家后,潘安妮讓韓星在樓下等著,她和李安可先沖了個澡,然后還是穿著那套衣服,戴著帽子,拿了吉他和音箱和李安可下樓——這家伙堅持要去給潘安妮站場,潘安妮無奈,只得讓她跟著一起去。
“韓星,今天不著急,不用開太快。”臨上車的時候,潘安妮叮囑了韓星一句,免得他以為趕時間開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