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空天飛機的轉向減速,飛機尾椎上的深空雷達終于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駕駛艙的雷達界面上顯示出一個明亮的綠色光點,旁邊標注著千星之城宇宙基地的字樣,距離空天飛機還有八萬公里。
盡管空天飛機在以很高的加速度減速,但畢竟軌道速度非常快,因此雷達屏上的光點很快就變成了模糊的光斑,而且亮度也在不斷變大。漸漸的光斑四周有了若隱若現的棱角,像兒童卡通畫里閃爍的星星,而后棱角也在慢慢蠕動生長著,很快光斑就達到了人眼大小。
那是一個立體的六芒星,類似球形的核心,從其表面前后左右上下六個方向各自伸展出一條細長的星臂。在這距離基地一千公里的位置上,哪怕是基地背后沐浴著強烈的日光,哪怕是空天飛機背后熾熱的尾焰讓光線都有些許扭曲,也依舊能看到那凌駕在火球之上,侵襲了近半個太陽的十字黑斑。
這時空天飛機相對宇宙基地的速度,已經降到了三十馬赫,因此那黑斑增長的速度也慢了下來。隨著雪鵠級持續的減速前進,黑斑也在以愈來愈慢的速度蠶食著日光,半分鐘后整個太陽都被黑斑吞沒,但偶爾也會有零星的光線投射出來。
幾分鐘后,雪鵠級停止了減速,飛機再次調轉方向。乍然間,乘客艙內的光線都為之一暗,陸小明轉頭朝機窗外看去,黑暗中出現了無數點燈光,雪鵠級正面對著一座碩大無比的深空城市!
準確的說,是一座長寬高均為100公里的立體六芒星狀城市,陸小明他們的空天飛機此時面對著的是千星之城的Ⅱ號星臂,也是基地的商貿區。相比于其他幾條星臂,Ⅱ號星臂要稍微粗大一些,星臂的最外端直徑達到三公里,是其他星臂的三倍粗。
這是因為商貿區擁有八層人造重力環,每兩層重力環之間高度大約相差一百米,所以商貿區也是整個千星之城基地最亮的位置。低重力空間中充斥著形形色色、樣貌各異的建筑和植物,當Ⅱ號星臂旋轉到背日面時,這里的人造光源更是多如星斗。
因為千星之城處在地球軌道的L1拉格朗日點上,加之優美的造型、舒適的環境,使得它輕松碾壓地月系統中的千澤基地和月球基地,成為了地球公民最樂意光顧的太空旅游城。而完全對外開放且人口眾多的II號星臂更是成為了游客的寵兒,每時每刻這里都有十幾萬人在進行購物和娛樂。
盡管聯邦時代近幾百年在小行星帶以內,從未發生過一次大規模戰爭,但千星之城在建造之初還是著重考慮了深空防御問題,六條星臂上都擁有包括核子大炮、反物質湮滅炮、高能激光炮在內的各種防御武器。
而這些防御武器都安裝在星臂最內層,為了防止重力環擋住防御武器的攻擊路徑,星臂上的重力環都會被分成多組,彼此之間通過穿梭器進行交通。II號星臂自然也不例外,從星臂的根部一直到最外側的星臂邊緣,人造重力環被分成了A至H共八組,每組重力環再繼續向上層疊1至8共八層。
因此商貿區包括64個貿易子環,每個子環都寬達3公里,不同貿易子環從事的商業貿易會有所不同,所以乘客往往是駕駛載具,直接飛到對應貿易子環的飛船停泊臺降落。
不過艾瑪一行人要降落的位置就不是商貿區了,因此飛行員并沒有駕駛著空天飛機繼續朝商貿區內部前進,而是朝著右上方連接III號和V號星臂的平滑邊緣飛去。
對于這座龐大而奇特的深空城市,陸小明顯然很感興趣,盡管看上去他已經是個二十歲的人類男孩了,但實際上他才剛剛誕生。雖然連他自己都沒見過的創造者,給他植入了一部分先天記憶,但那更多是為了完善他的能力。
比如為了讓他具有人類親情的認知,而給了他關于父親、母親、七大姑八大姨的記憶;為了讓他靈活掌握各種人文科學知識,而給了他在學校生活的記憶。但正如他自己對安德醫生說的那樣,這些記憶在他腦海中就如同一座座彼此隔絕的孤島,是假的,空的。
而現在,這懸掛在無盡空間中的宏偉城市,讓他感受到了那混合著驚喜、好奇、敬畏于一體的復雜情緒,讓他感覺到了大腦的真實。因此他迫不及待地透著機窗向外張望著,兩只棕色的眸子閃著光,剛剛還彌散在心中的對于身份的迷亂、對于自我的彷徨全都躲藏了起來,只是全身心地體會著,感受著外物的沖擊,體驗著靈魂的存在。
相比于陸小明的高亢情緒,艾瑪就要淡定得多了,且不論在太空軍服役之后,就算是小時候,她也經常隨媽媽來這里旅游購物。因此即便是再新奇的建筑造型,她也是見怪不怪了。
離開了商貿區之后,雪鵠級很快飛到了三支星臂中間的位置,相比于商貿區所在的II號星臂,III號和V號就要遜色得多了。其中III號星臂和與之相對的IV號星臂都是住宅區,整座基地城市居民起居的地方都在這里,因為是太空城市,多數人口都是旅客,常住居民并不太多。
因此住宅區重力環只有AB兩層、四組,但每個子環寬度都超過七公里,兩個重力環層高度也相差300米。兩個住宅區中都匯集了大量百米以上的高層建筑,這里的酒店、會所、飯店等更是數不勝數。
相比之下,V號星臂論繁華不及商貿區,論宏偉不及住宅區。但明眼人只要一眼望去就能感覺到這條星臂的特殊,特殊在它的重力環形狀,更特殊在它的建筑密度和風格。V號星臂的重力環甚至于都不能稱之為重力環,因為側向看過去它是三個圓心角同為60度的扇面,所以稱之為重力弧面更為準確。
這三座重力弧面全部從星臂根部筆直覆蓋到星臂外緣,長達三十公里,其中的建筑更是風格各異,但又沒一個正常的。一個弧面中全部是華夏古代木質建筑,像是一座太空紫禁城;另一個弧面中全部是古羅馬風格的建筑,厚重中透著莊嚴;第三個弧面中全部是哥特式的建筑,一座座高聳的黑灰色尖塔,遠遠望去仿佛一整片塔林。
風格迥異的三個重力弧面代表著三種勢力,在不斷的相互制衡。華夏古風宮殿所在的弧面是千星之城的行政區,羅馬建筑群所在的弧面是基地的執法區,而詭秘威嚴的哥特式建筑所在的弧面則是城市的監察區。
盡管建筑風格上差異甚大,但三區都有一個共同點:花園綠被非常多。畢竟一個城市的權力機構所需的建筑,絕對占不了三十公里這么大的面積。而且從星臂根部到外緣,不論是青草還是樹木,都在逐漸變高。
因為星臂整體向外收束,作為一體的弧面,內外兩端轉動速度必然相等,所以越靠近星臂外緣,這里的植被受到人造重力的束縛就越小。從星臂根部一直向外走,慢慢的,從草地到葦叢,從難覆腳背到郁郁蔥蔥,仿佛有一種時光回溯、漫步懷古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