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鹽城三“賤”客
王永川事不宜遲,立即向各家族發出邀請,本月十五在“天香樓”召開鹽業同仁大會,屆時商討成立鹽業聯盟的相關事宜。
到了那天,“天香樓”高朋滿座,鹽城制鹽業有頭有臉的人基本出席,包括位列前三的曾家,倪家,宋家三大家族。這不是王永川的面子,這時知縣顧新舟的面子。
王永川作為發起人首先講話:“承顧知縣抬愛,在下忝列于此,主持召開鹽業同仁大會,一直戰戰兢兢,但又不敢不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在下剛在外游學歸來,真的是一言難盡。現在時局已非常艱難,闖賊游走北方,每到一處均裹挾民眾,燒殺劫掠,無所不作,致使十室九空,商路斷絕。而獻賊也在荊楚大地詐降官軍而后復叛,現已呈燎原之勢,大有進逼四川之勢。
我們鹽城制鹽業也從最高峰的年產一萬擔食鹽,最高的時候流通白銀幾十萬兩,現在降至的年產五千石,而盤口僅不到二十萬兩白銀,且運鹽途中經常被強人劫掠,令大家損失慘重,情況每況愈下,我們鹽城百姓大多靠鹽業為生,鹽業不振,市面蕭條,不知道到時我們鹽城的十萬百姓將何以為生?
所以,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我們的鹽井聯合起來,讓我們的鹽賣到更多的地方去,賣更高的價格,讓我們的鹽丁聯合起來,保護我們的鹽不被歹人所劫。”
王永川一番話,讓大家久久不能平靜,大家覺得生活一年不如一年,但不知道原因,經王永川的一番分析,大家才覺得原來是這樣。
“那這個鹽業聯盟把大家的鹽井和鹽丁都統籌在了一起,那這個利潤怎么分配,又由誰說了算?”說話的是制鹽業第一大家曾家的家主。
“鹽業聯盟會把大家的資源包括鹽井,鹽丁和商路等折合成股份,到時候大家按各自股份分錢,大家統籌兼顧,可以避免我們內部惡性競爭。還有就是鹽業聯盟管理由鹽業聯盟執行委員會管理,成員十一人,一人會首,十人委員,小事由會首決定,大事由委員會表決執行,少數服從多數。會首和委員由大家推舉產生,五年一選舉。
而鹽丁則整合在一起,成立護鹽隊,巡視鹽井,保護商路。
對于這一問題,王永川早就打好腹稿。
“那加入聯盟后,各家的財產還是各家的嗎?”說話的是宋家的家主。
“各家的財產還是各家的,大家只是合作經營,可以自由選擇加入或退出聯盟,但加入聯盟大家可以資源共享,抱團取暖,一家人單打獨斗有,只會愈發艱難?!?p> 對這些問題王永川都仔細想過。
“如果大家沒有問題,我們聯盟就正式成立了,如果需要加入聯盟的就留下來我們推舉會首與委員,如果不愿加入的就只好請大家離開了?!蓖跤来ɡ卫蔚目刂谱h的進程。
沒有指望所有人都能加入,總共有二十幾家沒有加入聯盟,前十家里有三家沒有加入,包括排名第二的倪家。這都在王永川的計劃之內。
最后在推舉會首的時候出了點意外,王永川本以為會首十拿九穩,他安排了幾個小家族的人搖旗吶喊。但現在鹽城鹽業第一大家曾家家主曾天盛要跟他競爭會首的位置。
大家各有一幫支持者,可謂旗鼓相當。
“我們蔣家當然支持王永川,他雖然不管才華和容貌都比我略微差了一點,但作這個會首還是勉強合格了?!闭f話的是蔣道理,他家的制鹽業也能排進前十之中。他和一位白衣公子聯袂而來。
王永川一看見他們,腦袋里立即浮現出不少有趣的畫面,這是他的兩個好兄弟,蔣道理和林五二。他們三人號稱鹽城三“賤”客,他知道這一次穩了。
果然,王永川順利當選為執行委員會的會首,而曾天盛只當一名普通的委員,遺憾不已,而蔣道理和其他九位也順利當選執委會委員。
在王永川的記憶中,他和蔣道理,林五二很早就相識。蔣道理也是本地鹽商,長得其貌不揚,但處處愛和人比個高低。林五二不是鹽城本地人,他乃廣州人士,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甚愛穿一襲白衣,堪稱翩翩公子,其父長期在四川做茶葉生意。
王永川不記得他們三人怎么認識,但腦海中浮現出一幕幕一起偷地主家的雞,一起吃霸王餐,充滿了溫馨,真是年少不識愁滋味。
前段時間王永川去陜西,而林五二隨父親去了廣州,蔣道理和家里人去了成都府。幸好他們在關鍵時刻趕了回來。
這時,李海也從達縣回來了,前后花了一個月時間,李海畢竟還是老江湖,這一趟還算順利。不過這一次李海依舊沒能帶回銀子,還是只帶回了三車古玩字畫。雖然這些東西在正常時候價值起碼超過十萬兩白銀,但現在上次運回來的都還有一半多沒有出手,出手這些東西需要時間,而王永川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這些東西王永川照例讓李海放入了小王莊的倉庫里。
李海給王永川帶話,可不可以運點硝石與硫磺過去,現在義軍急需這些東西,如果僅運送食鹽,現在大軍已經出了大山,且離四川這邊已有點遠,得不償失。
李海并帶回了李自成的最新動向,李自成這段時間一直在河南南部打轉,已經連續攻破數個縣城,并且一度想要攻取八朝古都開封,開封畢竟是一座大城,而且朱元璋修建開封城是按照都城的規模營造的,李自成試探了一下,就轉到西進,準備圍攻洛陽。
但他在開封也不是一無所獲,開封府杞縣青龍崗人李信投奔與他。李信原為天啟丁卯年舉人,家族是開封本地豪強,這一舉動帶動了大批河南當地地主豪強投奔李自成,闖王的聲勢一時無兩。
王永川心里一驚,李自成發展如此之快,已經要圍攻洛陽了,要知道洛陽之戰是朝廷和農民軍攻防的轉折點。在洛陽甚至活捉了福王,席卷了幾代福王積累的財貨,為農民軍的壯大打了經濟基礎。
現在有兩大危機擺在王永川面前,一就是缺錢,小錢不缺,缺的是大筆資金。鹽業聯盟初立,雖然聲勢浩大,前景無限,但還沒有能立即產生利潤,而要擴大生產,開拓鹽路都需要錢,而護鹽隊也成立不久,派不上大用場,但伙食標準不能降,每月的餉銀也不能少,這都是不少的開支。
二是缺時間,根據林五二一路帶回來的消息,張獻忠已經在四川邊境磨刀霍霍,雖然還沒有占據了夔門,沒有打開了進入四川的門戶,但這是遲早的事,張獻忠遲早會進攻占據夔門,順江而上,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張獻忠入四川那是雞犬不留,王永川要有足夠的時間保全自己。
王永川也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能不能阻止張獻忠進入四川,保全這天府之國的安寧。答案是不能,現在張獻忠,李自成勢力已成。李自成的在河南,陜西折騰了這么多年,朝廷就剩下孫傳庭這一支可以如臂使的經制之兵;而張獻忠在湖廣地區到處流竄,左良玉有養賊自重之嫌,每到關鍵時候,都會停止用兵。
四川自古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北據漢中,東占夔門,方可保四川無虞。山川險峻,地勢巍峨,這一切都需要人來守,但現在這兩處地方都無兵可守。這一切都是人的問題,說到底,就是錢的問題,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
而現在明朝的只要矛盾就是仕紳階級和農民軍的矛盾,你要告訴他們將來清軍南下,生靈涂炭,國將不存,人們一定會對你嗤之以鼻。如果清軍入關,和農民軍打得你死我活,這些仕紳老爺一定會拍手稱快,他們才不會管丟了多少地方,死了多少人。
直到滿清竊據京城,毀華夏衣冠,推行留發不留頭的時候,這些人才會幡然悔悟。
王永川現在要做的事就是積蓄力量,不管李自成,張獻忠,還是朝廷在四川的官員,師爺,衙役,他都要想盡辦法接觸拉攏,來壯大自己的力量,而這鹽業聯盟和護鹽隊就是他壯大自己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基礎。待到將來農民軍大勢已去,滿清南下,神州淪陷,仕紳階級意識到與滿清之間是不死不休的衣冠之戰時,他就要扛起這面反清的大旗,以西南為根基,先平定南方,再劃江而治,再三路北伐。
與滿清之戰,不是短時間內能結束的,滿清畢竟已弓馬嫻熟而聞名,想要在野戰之中一舉擊潰清軍,鼎定勝局,這是不可能的。
但南方也有優勢,北方經過連連戰亂,早已殘破不堪,這時他要依靠南方的經濟和人口規模,和滿清打一場持久戰。不求速戰速決,只求穩扎穩打。
飯得一口一口的吃,路得一步一步的走。現在他的好兄弟蔣道理與林五二均在鹽城,也可助他一臂之力,雖然是這具身體的前身結交的朋友。
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王永川要找的熟悉明朝官場的人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