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鹽業聯盟
聽完王永川的慷慨陳詞。
陳亮獨自的沉浸了一會,不確定的說道:“就算你說的都是真的,想我明朝已有兩百多年了,忠臣良將無數,不會這么輕易的滅亡的,對,是的,現在皇上也是公認的勤政愛民。”
“你我在這爭論也無結論,不如就交給時間去評判吧,現在朝廷也無暇顧及我們這,要是張獻忠真的進入四川,我們也可早做準備。”王永川說道。
陳亮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王永川的說法,他想了一會接著說道:“那你行事也要有章法,不要這么肆無忌憚,該打點的就應該去打點,不要舍不得錢財。”
陳亮說的語重心長,王永川卻是記在心里:我是應該找個人在我身邊提點我一下,很多時候不了解這個時代的行事風格。
“這次我就看在三妹的面上,希望你好自為之”,說完,提著他的魚竿就走了。
陳三妹,大名陳慧姝,巡檢陳亮的獨女,現在是王永川的未婚妻。她前面有兩個哥哥先后都夭折了,所以陳亮對她很是寵愛。
說起來,到現在王永川都不敢相信,陳慧姝年已二十尚未婚配,不是長的差強人意,也不是性格如河東獅吼,相反還秀外慧中,溫婉賢良。而是直到最近她確認十幾年前可以說是就她一命的恩人是誰,這才有了托媒人聯系王永川嫡母的事。
這還要從十五年前說起。
當時陳亮剛來此處當巡檢,急于在上司面前表現,常常在巡檢所公干,三五天不回家。只有他妻子馬氏一人在家照顧五歲的陳慧姝,難免有所疏漏,一天陳慧姝就被一流竄到鹽城的人販子孫拐子捉住,欲賣往成都府,一同被捉住的小孩還有三個,其中之一就有王永川。
孫拐子把他們安置在城外一處山洞里,并沒有捆住他們,畢竟才幾個五、六歲的小孩,就是讓他們跑,在這荒郊野外,又能跑到哪里去。
陳慧姝一直在那里哭哭啼啼,這惹惱了孫拐子,孫拐子就拿破布堵住了她的嘴,還不給東西給她吃,這讓五六歲的小姑娘嚇得在那瑟瑟發抖。到了半夜,年僅八歲的王永川趁著孫拐子熟睡之際,叫醒了已經餓的昏昏欲睡的陳慧姝,并把自己懷里特地留的一塊餅子給了陳慧姝,然后背著她走了十幾里山路,終于回到了縣城,這時天都已經露出了魚肚白。
街上熙熙攘攘已有了行人,王永川問了陳慧姝的住所,把她送到了她的家外,就獨自回家了。
王永川回家會遭受家里怎樣的詢問暫且不提,這就是王永川腦中干的記憶,沒想到他小時候還這么厲害,王永川都不敢相信一個八歲的小孩做出了英雄救美的事。
王永川和陳慧姝婚期定在了十月十八,還有而四個月的時間。
這一切都是王永川的嫡母在操心,王永川還在忙著自己的事。陳亮的話讓王永川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不是法制健全的二十一世紀,而是十七世紀的明朝,它有自己的社會運行規則,王永川雖然熟知歷史大勢,但他還沒有完全適應現在這個社會的處事方式。
王永川急需這樣一個人幫著王永川處理各種關系,特別是與與官府的關系。首先要值得信任,畢竟王永川有許多事情還不能讓官府的人發現,而且還得有一定能力,熟悉明朝官場。這樣的人一時半會還不好找,但有的事情王永川可以先干起來。
王永川從這批古玩中找了一臺看起來很不錯的古玩,因為他不是很懂行情,還專門拿給周掌柜掌了掌眼,周掌柜反復看了很久:“這是一方端硯,做工都還不錯,但是不是出自名家之手,恕我看不出來,但這方硯臺至少值個一千兩銀子,如果實在成都和南京等地,價格還會更高。”周掌柜看完后肯定的說。
“那就行,那你在幫我找幾件古玩,不需要太好,價格大約二百兩即可”王永川交待了周掌柜幾句,他實在是在這方面不懂。
王永川帶著周掌柜挑選出來的禮物,去了鹽城的知縣衙門。現任鹽城知縣名為顧新舟,為天啟三年進士,當年行賄過魏忠賢,雖然還未被歸入閹黨,但現東林黨黨政,當然為他們所不容,但他舍得花錢,又重金行賄東林大佬,這才恰恰保住官位。這鹽城知縣雖然不是什么肥缺,但也還算富庶之地。
當然他不可能直接去找顧新舟,他去找的是顧新舟的首席師爺方從立,一位典型的紹興師爺。
方師爺大概四十多歲,個頭不高,留著小胡子,王永川熱情的說道:“在外游學回來已有一段時間,還沒有來拜會父母大人和方師爺,還望恕罪。”
王永川遞上早已準備好的幾件小禮物和二百兩的銀子,接著說道:“一點見面禮,不成敬意,請衙門的兄弟喝喝茶。”
方師爺說道:“原來是王少東家,聽說最近發了財還著不是虛言。”
王永川暗道:看來陳亮說的沒錯,自己已經被盯上了,就看他們了解到什么程度了。
王永川謙虛的說道:“哪里哪里,都要靠方師爺的照顧和下面的弟兄的支持。”王永川話里有話,他接著說道:“現在我做點小生意,賺了點小錢,就有不少人眼紅,編排一些有的沒的,這一點一定要請師爺一定要在顧知縣美言,再者現在每月都有不少事麻煩顧知縣,顧知縣為國事操勞,還要為我的事分心,以后每月都會有孝敬奉上。”
王永川說的既隱晦又有些明白。
方師爺會意:“請王少東放心,再下一定在顧知縣面前把話帶到。”
見方師爺默認,王永川趁熱打鐵說道:“現在北方糜爛,朝廷困難,我們生意也不好做,現在我們鹽城大半人都是靠鹽業而生,鹽業如有波動,怕是民心不穩。我欲組建鹽業聯盟,大家統產統銷,抱團取暖,并組建護鹽隊,一來路途不平,可保護鹽路,二來流寇猖獗,也可震懾宵小。”
見方師爺不太在意,王永川接著說道:“如果鹽業聯盟成立,將大大擴大川鹽的銷售范圍,大約每年有不低于十萬兩銀子的利潤,這離不開朝廷的支持,鹽業聯盟成立將一成利潤交給縣衙,用于扶持民生。”
這話一說出來,把方師爺嚇住了,方師爺不像剛才那樣大包大攬,明確表示要去請示請示顧知縣,才能做出決定。
王永川這么做也有他的考慮,與其小打小鬧,慢慢發展,還不如一鼓作氣,把想做什么、要做什么擺在明面,并用銀子維保他們。這么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爭取時間,現在時局發展一日千里,王永川也要盡快發展起來;而是試探知縣顧新舟的想法,如果一年一萬兩銀子還不能滿足他,那靠銀子這條路就行不通,就要想其他辦法了。
這是一步險棋,王永川是在賭,賭顧新舟極度缺銀子。顧新舟受閹黨所累,要靠行賄東林大佬才能保住官位,不知道具體數目,但肯定不會低于兩萬兩。而他本身在知縣任上,加上灰色收入,一年也就幾千兩銀子,這已經讓他傷筋動骨了。而顧新舟先后對閹黨和東林黨送出大把銀子,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貪戀權勢,迷戀錢財的人,這樣一個人,大筆的錢財怎么能讓他不動心。
王永川賭對了,僅過了兩天,方師爺就過來笑呵呵的說道:“顧知縣說了,這等利國利民的事要抓緊時間辦。”
王永川說道:“這件事顧知縣能這么快就答應,一定離不開方師爺的美言,事成之后,一定有麻煩縣衙的地方,鹽業聯盟每年出兩千兩的銀子作為衙門的兄弟的茶水錢,這事還要勞煩方師爺從中分配。”王永川明白,現在只有財帛才能打動人心。
“好說,好說”方從立滿意的回答道。他一開始就覺得王永川不會小氣,但聽到一年兩千兩的時候,還是有一種驚喜的感覺,雖然這兩千兩不可能他一人獨得。
衙門這邊的關系打點好了,鹽商們這邊卻出現了問題。
王永川打算成立鹽業聯盟的消息一傳出來,眾鹽商紛紛派人過來打探,大多數人都表示還要考慮考慮。包括王永川的大哥王永全。
在明朝,主要的產鹽地位兩淮,鹽商和鹽場是涇渭分明的。兩淮的鹽場專門燒海煮鹽,而鹽商憑借鹽引到鹽場支鹽,然后在把鹽賣到全國各地,沒有鹽引的鹽就是私鹽,到了現在有鹽引都不一定能支到鹽,大部分鹽都作為私鹽流通了出去,鹽稅每況愈下。更有甚者出現過一年鹽稅僅一百多兩銀子的情況,真是聞所未聞。
而四川鹽城的鹽商和其他地方的鹽商還不一樣,受開國時朱元璋的規定,川鹽僅供云、貴、川和西藏,但西南不比北方邊陲,鹽城鹽商自己就掌握一部分鹽引,既打鹵制鹽,也自己賣鹽,但也僅局限在西南之地。而現在私鹽猖獗,大量兩淮私鹽涌入,破壞了原本的平衡格局,這也是王永川老爹王有夢想要打通陜西鹽路的一個重要原因。
王永川也很明白,要鹽商們放棄原本自己的生產和銷售,加入鹽業聯盟后要統一安排,這換做是誰一時半會也很難接受。但是這是王永川不得不做的事,因為王永川需要盡快整合鹽商的力量,借助鹽商的力量盡快發展壯大,才能在接下來的亂世中自保,進而阻止神州大地的淪陷。
王永川的愿望是美好的,鹽業聯盟能順利成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