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是夜,早已到了該安寢的時辰,新帝的寢殿里卻還點著燈。
今日當值的嬤嬤是從太后娘娘宮里調來的心腹,已經過了三十五歲。這個年紀活在深宮,也算是老資格的管事嬤嬤了,可見太后娘娘對親生兒子的關心。
只不過這位年少的帝王似乎并不打算給母親這個面子,聽了這嬤嬤的幾句勸慰,在案前端正的坐姿卻沒有絲毫的變化。
這份忽視有些無禮,顯然觸動了那嬤嬤多年養成的高人一等的自尊心。她將自己當做是新帝的長輩——如果卓凌愿意給這個面子,自然是可以這么算的——又因為手中有太后娘娘的懿旨,便將“約束”當做了“苦口婆心”,以至于言語間少了對帝王的敬畏,她還并不覺得倚老賣老有什么問題。
卓凌本來也不想鬧得太僵,當做耳旁風聽過便罷了,只是他一言不發,卻被人看做是無聲的、幼稚的抵抗,這位嬤嬤深受太后器重,在卓凌這里也不將自己當成外人,說的話越發地過了界。
那一句年少倔強、不愛聽人言,讓卓凌抬頭看了她一眼,接著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有了反應,這位嬤嬤開了話匣子,說一句后面還得跟著十句,漸漸地又說到了男女之間的事情上,眼神也往另兩位年輕宮女身上飄。
一位姓薛,收拾桌上墨筆絲毫不出聲,饒是卓凌感覺敏銳,有時候也會忘了身邊還有這溫柔春風。
另一位也是姓薛,不過容貌比之前者略有遜色,所以被嬤嬤指派去做殿內雜事,例如挑剪燈芯、收拾茶點,不過她也是個不多言只多做的勤勞性子,所以在卓凌這里印象不錯。
嬤嬤以為這二位能夠接近卓凌,是因為她們乃是太后選給新帝用于教導他知事的房中人,其實卓凌只是覺得她們足夠識相。他不能肯定她們對自己的心思單不單純,但只要沒有越界,倒也不是不能容忍,畢竟這兩位做事還是夠勤快的。
相反這位太后心腹就不夠識相了,卓凌使人來拉她下去的時候,她竟然還叫囂著他做錯了,忠言逆耳不可不聽,著實是把卓凌給逗笑了。
剩下兩位也算是有目的、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宮女和匆匆帶著人離開的侍衛都有些害怕聽他笑,一時間這殿內除了卓凌自己的笑聲,其余的就連呼吸聲都淺的可憐。
新帝與太皇太后之間爭著皇權,與太后娘娘也不像是親密的母子,二人之間因為種種小事起了不少沖突,以至于太后想要控制皇帝的傳言在宮中流傳已久,那位捉了不少宮人,也打殺了幾人,可這樣也不能止住這些流言。
卓凌自己也沒有終止這些傳言的意思,其中深意……
在深宮中生活,最忌諱便是無端揣測主子的想法,更不要說這位新帝看著年少溫和,實則手段狠的多了。深宮之中殺一個人,不一定就會見血,笑面虎可怕得多了。
他本人的武功更是佼佼,每日練武時猶如游龍出水,那些招式光是用看的根本追不上。不練武的人很難看出他招式里的凌厲殺氣,侍衛們卻早早被折服,有些人和相熟的宮女提點了幾句,后來也有宮女看著卓凌隨手就能將核桃捏碎,并將這件事當做是奇事在小范圍內流傳,讓見識少的宮女們很是佩服和敬畏。
她們的敬畏來的簡單,成效卻不錯,在老資格的嬤嬤被拖下去之后,就算是本來有這個心思的,此刻也不再有人敢對卓凌的決定說出反對的意見,哪怕初衷是為了帝王的身體著想。
卓凌不動聲色地環視殿內,遠處是等級最低的小宮女,看著似是困得靠在柱子上打盹了。站的離他近的兩位薛姓宮女——說起來他們可能還是遠親——卻已經逐漸習慣了陪著卓凌熬夜,精神不算萎靡,只是剛剛看著嬤嬤落難,這時候不敢太過關注帝王神色,于是也就沒有發現卓凌正在看著她們。
他心里一曬,總覺得有些名聲挽回不了了。
現在已近深夜,若是在城中,徹夜熱鬧的街道不難找,但宮中已經沒有人聲,只能聽見侍衛巡夜時整齊的腳步聲接近再遠去。
如果可以,卓凌當然也不想熬夜干活,只是他與太皇太后之間的爭斗如今陷入焦灼,那位雖然放手了一些權力,可是朝堂還是被薛家死死地握在手里,每日送來的奏折大多都是無用的恭維,卻還需要卓凌親自批閱過,挑揀出真正有用的部分送去給太皇太后查閱,才能夠真正地在朝堂上討論、施行。
“行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噤若寒蟬,這是要我安慰你們嗎?”卓凌擺了擺手,繼續看著手中的奏折,又道,“倒杯茶來。燈燭有些暗了。”
兩位宮女先是告罪,又看他沒有生氣的樣子,才逐漸緩過了神,默默地去做事。
卓凌還在看著奏折,無用的折子一目十行地略過去,隨手寫下批語,再丟了幾本倚老賣老威脅他收兵不再與南越開戰的折子在一旁,面前的桌案上卻還堆積著不少。
紙張輕薄也架不住旁人胡說八道一通,雖然寫的都是沒用的東西,也一本奏折就足夠厚了,他又不可不批閱,所以這些奏折壓在桌上似山岳,給卓凌的壓力也是不小。
他在師父跟前,雖然每日也學那些勾心斗角,可是玩的都是真的算計,累卻能學真東西,何況他覺得師父疼他,師叔們也疼他。
卓凌偶爾生氣鉆牛角尖,出去和人打一架也就想明白了,根本沒遇見過這樣的處境,也沒有受過這樣的委屈。
可笑給予他這些的是他的親祖母,一邊拉著他說唯有自己可以一信,一邊又不愿意把權力放手,只交托給他一個空有其表的皇位。
而他的母親也在暗中拖后腿,真是……但凡卓凌是個心狠的,便是拼著不要這個位子,他要做些什么,誰又能攔?
太累了。
卓凌伸手撐住腦袋,再看不下眼前的文字,滿腦子都是頹喪的抱怨的話。
然而野心在其中雖不起眼,卻一直沒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