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順志查房時發現,青年醫生孫曉強的病歷寫得很差,字跡潦草,醫囑一周未改過,手術記錄馬虎……已經交代帶教老師陳志明,還是沒有改正。
外科主任辦公室。關順志找來陳志明:“你是怎么帶的學生,你沒有檢查,讓他重新書寫嗎?”
陳志明說:“我給他講過,但一直未改。”
關順志嚴肅地說:“不行,你把他找來。”
孫曉強醫生,醫學院大專班畢業,剛來外科上班兩個月,二十來歲,一臉的俏皮樣,走路一搖一擺的;經常遲到早退,公子哥樣,嬉皮笑臉;受到過關順志的批評。來到外科辦公室,嘻笑著:“主任,你找我?”
關順志盯著孫曉強,拿起病歷夾,說:“你看你寫的什么病歷,象什么!要你修改,為什么不改?”
孫曉強道:“我還沒有想好。”
關順志拍著病歷說:“為什么?”
孫曉強:“沒時間。”
關順志氣不打一處來,大聲道:“沒時間?!你一天就曉得吹牛皮,和護士打打鬧鬧,修改病歷沒有時間,說的過去嗎?今天,您必須把病歷改過來,先交給陳老師檢查,再送給我過關。”
孫曉強默默不語……
關順志想了想,更換語氣,放下病歷,說:“曉強同志,我剛才的態度有些不好,請你原諒。但我要是不說,就對不起工作和責任,對不起你,對不起病人。醫生大夫的責任是什么,就是要一心一意地管好、治療好病人。病歷是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完整記錄,是歷史的見證;我不要求象寫八股文那樣全搬硬套,但一定要寫清楚!外科部分必須要書寫診斷依據、鑒別診斷、手術指征、須手術的還要家屬的“知情同意書”、手術記錄、術后記錄、手術效果等……要知道病歷是真實的文書,要成檔的,一旦有什么意外,牽扯發生,它就是鐵的證據!你知道它的重要嗎?”
孫曉強說:“我認為沒有必要。”
關順志強調道:“你認為……要是發生意外,你能說清楚嗎!退一步講,沒有什么事,你寫的這份病歷見得人嗎!”
孫曉強道:“說句老實話,我本來就不想學醫,是父母的要求,我才進了醫學院。沒想到:當醫生這么難,又苦又累、熬更守夜,擔心這、擔心那,還受批評;工資又少。還不如賣鹽葵花、茶葉蛋的老奶奶、老爺爺,一天要掙幾十百吧圓,過得自由自在……”
關順志火氣上升:“不想當醫生,你來干啥呢?”
孫曉強不理睬,想著要走……
關順志著急了,說:“聽我把話講完,你可以另謀高就;但是,你在外科上班一天,就要把工作做好!必須把病歷改寫好。”
陳志明追上外出的孫曉強,拉著說:“主任要求是對的。嚴師出好徒。這句話難道不懂嗎。”
孫曉強道:“我馬上改寫,行了吧。”
醫生辦公室。孫曉強在陳志明的指導下,重新改寫好病歷。
這件事,對關順志震動很大,對外科震動也很大。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天上不會掉餡餅。懶漢的結果,只能成為乞丐、叫花子。必須糾正這種好逸惡勞、不務正業的思想!醫生不是錢的奴隸。醫學是門科學。愛默生說過:只要生命還可珍貴的,醫生這個職業永遠倍受崇拜。
關順志找來護士長車曉娥、手術室護士長孟映秋、外科高年制的龍瑞剛大夫、高年制的護士嚴志芬一起商量好,確定全科室,包刮手術室進行一次集體大討論。
星期三下午,是學習時間。外科、手術室的醫護人員,上下班的都全來了,大家擠在辦公室里。關順志說:“今天,我們開一個全外科系統的討論會。討論題目是《鹽葵花、茶葉蛋與醫生》我們的目的是端正思想意識,不對人。希望大家踴躍發言。”
孫曉強站起來,說:“是我說的:醫生沒有賣鹽葵花、茶葉蛋的值錢。”
陳志明說:“曉強大夫是我帶的。我沒有帶好,首先檢討。賣鹽葵花、茶葉蛋和醫生是兩種不同的職業,體現不同的價值觀。我們是醫生。醫生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是幫助傷病員解除病痛折磨的白衣天使。我們是天使呀,同志們;這個稱號多么光榮、崇高!”
車曉娥道:“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把熱血生命都獻給了中國!他的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精神值得我們一輩子學習。不要忘了這位偉大的醫生、戰士!”
關順志說:“我插一句。我的家鄉遵義城,有個紅軍墳,人民都稱呼為紅軍菩薩!是一位紅軍長征時的衛生員,為了救治百姓,採箹挖箹救治了很多人,不幸受傷犧牲……人民把他當成了神!一年香火不斷,是神靈!我小的時候,還跟母親走佰多里路到墳前去拜過。”
龍瑞剛說:“我當外科醫生好多年,從來沒有和賣東西的比較過,醫務工作者是苦是累,但我覺得高尚。把工作做好,不出偏差,我就感到幸福、滿足。一個人不干活,只想錢,只想玩得好,吃得好,穿得好,這是墮落,是為人之不道。張仲景醫生說過:‘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古人都有這么高的思想意識,我們今天還……哎!這是一種悲哀!”
孟映秋道:“從我進護士學校的那天起,就以南丁格爾為榜樣,任勞任怨,不怕苦和累,做好本職工作。走上這個崗位,就是為了病人的康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嚴志芬說:“孫曉強大夫,要我說呀,你的思想意識不對,是錯誤的。人生在世,不能為了錢而活著。從苦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受外國列強,帝國主義欺負、侮辱的中國人民在毛主席、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可那些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是為了什么?是為錢嗎!?孫曉強大夫,你應該好好想想了……”
陳志明道:“要想做個醫生,做個好醫生,應該怎么做,我們大家都在思想:醫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在哪里?”
另一位青年醫生張說:“關主任身體力行,身先士卒,再苦再累,沒有說過一聲苦。同志們都看到的,那一次手術不是他手把手的教我們,重大的責任不是他擔!他對工作嚴格要求,是對我們好呀,是我們的好老師呀!孫曉強同志,我說句不該說的話:你要是不想當醫生,那就滾蛋!”
大家接二連三地發言。會場討論氣氛熱烈。
孫曉強痛苦著,這時淚眼婆娑地站起來,說:“同志們,我錯了!只想玩得快樂,天生的懶惰。從小父母就嬌慣著,沒有受過苦,要那樣就得那樣,從來沒有受過責備……工作后,關主任隨時隨地都管著,我就……同志們,老師們,我今天認識到了,我錯了。關主任、老師,我對不起你,請你原諒……”
關順志和睦地拿紙巾擦著孫曉強的淚,拍了拍孫曉強的肩,親切地道:“小兄弟,別難過,知道就好。我有時說話過重,使你受不了,請你多多包涵。”
說改就改。孫曉強從此變了個樣,提前上班,最后下班;工作不完成就不走。還學習關順志年輕時的那樣,有手術時下班了也留下來觀摩請教。
大外科的這次討論收到很好的效果。醫院黨、政、工、團很重視,以同樣的題目展開全院各科室,后勤等部門的大討論。醫護們,工人們更加熱誠、更加努力、更加團結地工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