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年過去。
關順志到外地進修學習了一年,進過考試,技術職稱升了。關順志除完成自己的工作外,還要帶青年學生,剛畢業的青年醫生,又要幫陳先禮主任處理日常工作,身上的擔子重了。
關順志熬夜多,手術多,事情多,孟映秋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總想改善生活,讓自己心愛的男人吃好點,睡得安穩。那個年代,什么都要票證,工資又低,還要孝敬奶奶、姥姥,哺養一雙兒女,難呀!
一天晚上,孟映秋試探著對關順志說:“老公,別人都在想方設法,開后門弄點不要票的肉、油、細糧、豆腐......”
關順志打斷孟映秋的話,說:“秋,我感謝你。你操心這個家,可苦了你,受罪了!你知道我,我不愿做,也不會做那些事。我身體好,把好的留給老人,留給兒女,咬咬牙,就挺過去了,不要老擔心我。”
孟映秋深愛自己的男人,也深知老公秉性,再也不提了。
一天,關順志發現晚餐時又吃雞,清燉的,加了醬料,可香了。按和孟映秋的商定,一個月只能吃一次雞,還沒半個月,怎么又吃上了。關順志有些愣,但夫妻之間有約定,只好等晚上二人談了。
晚上十點后,二人的天堂。關順志好奇地問:“秋,你哪來的錢又買雞吃?”
孟映秋神秘地說:“我不告訴你。”
關順志非得追根問到底,說:“快說,你不說,我心里不安!”
孟映秋只好說:“首先,不準生氣。”
關順志道:“答應你。”
孟映秋道出原委,說:“你前幾天給城里的一位患膽囊炎、膽結石的女人做了手術,手術很成功。她男人是個承包商,家里很有錢,俏悄地找著我,給了我一個信封,要我回家再拆開,不要外傳。我偷偷地拆開,見是三百元錢和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謝謝關大夫,略表心意。’我看到別的醫生都在做,就沒有送回去。”
關順志嚴肅地說:“孟映秋,我早就跟你說過:開后門我不會,收病人的錢財更不行。我也告訴過你,我是農民的兒子。從父親逝世后,高中到大學,都是國家的全額助學金供我讀書。家里窮,母親辛勤勞作。大學時,每月給我寄五元錢的洗漱費,有時還不能兌現。農民苦啊,媽媽苦啊!是國家培養了我,養育了我。我能有今天,是國家和人民給的。我只能感恩報效祖國,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我是人民的醫生,我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挽救生命,做好每一次手術,這是我應盡的責任。我只要看到病人康復了那滿意會心的笑,我就高興、滿足了。再說聲謝謝!我就像得了千金那樣幸福。這就是醫生的價值。”停了一會,又道:“如果醫生貪財,謀財,拿了不該拿的東西,那就不是醫生,而是狼。人民不喜歡,國家不稱道。拿這樣的錢刺手!是對醫生的不尊重。我不認為這是對醫生的認可,而是對醫生辛勤工作的貶責,是一種不言語的侮辱。”
孟映秋深知自己的男人,也更深刻地理解男人的一片心,愛得太深沉了,低聲道:“老公,我錯了,別怪我一時鬼迷心竅......明天,我就還給他。”
關順志喜上心來,說:“這才是我最愛的愛人。秋,不怕千難萬難,無論風吹雨打,我倆同心,定能度過各種難關。”
第二天,孟映秋就如數歸還,并向家屬訴說了一切。
過些時候,一位工人因公外傷,雙下肢開放性骨折,經過手術治療,恢復得很快、很好。星期六下午,分廠工會出面,特邀請外科的醫務人員進餐。陳先禮主任再三謝辭。工會主席說:“餐已經訂好了,非得去,不去就浪費了。你們的辛苦,減輕了廠方的負擔,減輕了崗位上的壓力;這是工會和家屬的一片心意。”
陳先禮主任只好帶著關順志,外科和手術室護士長和參加手術的人員一起應邀。
十多人圍坐了一大桌。餐桌上,雞鴨魚肉,糕點拼盤,炒菜蒸菜,滿滿擺了一大桌。有白酒、紅酒,還有飲料。
關順志看到這一切,心里酸酸的,想到:這要花費多少錢呀,工會請吃,還不是出在工人們身上。國家還窮,這么鋪張,心里總不是滋味。
關順志早就戒酒了。在旁人再三勸飲下,只喝了一杯紅酒。
曲終席散。關順志見到桌上還有小半只雞,還有部分烤鴨、豬蹄、糕點,就向服務員要了餐盒,打了包。心里說:“這全是好東西,不要浪費了。”
從此后,關順志再也沒有參加過宴請。并和陳先禮主任商量,定下兩條規則,用大紅紙黑體字寫著:
謝絕財物!
謝絕吃請!
貼在辦公室的墻壁上。
一晃又是兩年過去了,有些老領導退休、離職、調走,醫院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外科主任陳先禮升為院長。關順志對病人親,診斷水平高,手術做得好,號稱“一把刀”,順利地升為外科主任。孟映秋因為工作出色,提升為手術室護士長了。
關順志把外科搞得更加團結。工作認真,踏踏實實,刻苦鉆研,得到傷病員的極力稱頌。連續兩年評為“先進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