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一澤推門而出,恰是日出東方之時,光線溫暖而不刺眼。
這是白一澤堅持每天早起練武的第七天,而七天前,白一澤等五人都得到了一件宗內衣物,三粒元氣丹以及浩然決中最基礎的凝氣之法,而這修煉法門和白一澤之前得到的無名所述大同小異,皆是聚氣于神庭、勞宮、涌泉三穴。
許是吃了元氣丹和體質的緣故,近幾天的打坐,神庭穴已然微微發熱,不動而自動,往往白一澤剛想到這一部位時,神庭穴便已經自己運轉起來。而且對天地間的感知也越來越強,總有一種感知到了天地間的元氣,卻又無法控制和捉摸的怪異。
不再多想,白一澤定神運氣,繼續練習他得到的下山拳法。
呼呼作響的拳風,也將方石吸引而來。雖然幾天前方石就提出了切磋技藝的要求,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白一澤怕切磋之時雙方手腳不知輕重,兩敗俱傷而影響雙方的感情。
但幾天相處下來,方石性格直爽,心直口快,是個值得相交之人,也架不住每天早上都要被方石在一旁胡亂點評一番,于是白一澤也下定決心今早在功夫上見個真招。
白一澤一套拳法還未打完,“你這招直拳歪啦,你這踢腿力度不夠”等云云不絕于耳。
打完收工,沉氣收勢,而一旁汪靈也早就被方石的吵鬧聲弄醒了,幾天下來都是如此,早有不爽無處發泄。
“白一澤,幫我扁這臭石頭,每天唧唧哇哇的,我都沒有睡好覺。”汪靈在一旁氣鼓鼓地叉腰,用腳踩方石的腳背,但也無濟于事。
“方石,來吧,你不是很想打么,我們今天就來切磋一番如何?”白一澤主動應戰,手腳擺開了架勢。
方石聽聞好不歡喜“好久沒活動活動了。”邊說邊扭了扭手腳脖子各個關節,發出一連串弾響,也架起了拳腳。
“白一澤,給我狠狠的揍他,這人太討厭了。”汪靈在一旁為白一澤助陣。
白一澤先發制人,主動出擊,疾跑而去,瞬間拉近距離,沖拳而入直搗面龍。方石也反應迅速,后腳一退,拉遠距離,左手一擋化解了沖拳力道,右手蓄勢而出,反擊極快。
見一擊不得連忙身子一側,左手擋住面容,反擊之勢亦被化解,只是方石的力道極大,手上傳來骨頭振動帶來的刺痛。
不能硬拼,白一澤心中冒出這一念頭,于是開始在方石身邊游走起來伺機而出。
往往白一澤出拳引誘其招架,方石剛一準備反擊,卻已無影,而身子另一側便已受擊。方石有一種徒手抓泥鰍,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白一澤,你別跑啊,跑算什么男子漢大丈夫。”方石氣急,脫口而出。
“笨蛋,這叫蘿卜加大棒,蘿卜吃不到,還要挨大棒。”汪靈見方石吃癟,心中好不欣喜,嘴上更是得勢不饒人。
而拳腳聲也吸引了上官月和端木蕓前來,畢竟這樣的切磋在這閑云野鶴、與世無爭的山上幾乎沒有。
方石也不笨,未上山前便經常與家中跑江湖的練家子切磋,豐富的經驗讓方石抓到了機會。
就在白一澤虛晃一招跳脫開準備下一次進攻的時候,方石主動出擊,高大的身體帶著壓迫性的氣勢朝著白一澤的身體就是一擊。
“砰”白一澤受擊,趁力跳開拉遠了距離,要不是剛才提腿招架,恐怕現在小腹柔軟處已疼痛難忍,再無以為繼了。
得勢不饒人,方石提拳并進,白一澤手臂每次招架,都要經受巨大沖擊。白一澤試圖跳脫出攻擊范圍,找回先機,可方石豈能錯過這一機會,攻擊之處往往是白一澤想要溜開的方向,所以白只得護住要害,慢慢后退。
白一澤見身后有一松柏,后退之路將要到頭,心中一變,連忙后退上樹,然后蹬樹借力空翻,翻過了方石。
方石剛要轉身,胸口已被人在空中的白一澤一腳蹬中,頓時氣喘不上,而白一澤落地也無力支撐,半跪著擺了擺手,方石被這一腳踢得有點發懵,也捂著胸口擺了擺手。
顯然如果繼續斗下去白一澤肯定落敗,只不過是切磋而已,沒有窮追猛打的必要,雙方都擺了擺手,終是平局落場。
兩人緩了緩,異口同聲道“你贏了”,又同時搖了搖頭,又同時哈哈大笑,一旁的汪靈只道這兩人打傻了。
端木蕓一旁翩翩而立,望著他倆出神地笑著,上官月也上前抱拳“王兄、白兄好功夫。”
轉眼已來到晌午,一個童女來到白一澤等人院落,赫然就是和他們一道入山拜師的趙會茹。趙會茹與會眾人道:“請各位未時到東苑文淵閣,趙平川師叔會教授我宗禮法。”隨后端木蕓送給了趙會茹一個小簪子以作答謝。
眾人齊聚東苑文淵閣,這是浩然宗師父授道解惑的地方,也聚集了其他為數不多的弟子于此,而趙平川師叔也剛到,便開始了今天的宗門規矩講授。
“浩然宗注重人與自然相融,精氣神的自然,行為的浩然,以正氣化邪魔,以德渡人,成就無上道法...”
眾人里除了方石聽得昏昏欲睡,其他人都聽得仔細。
“我宗忌欺善怕惡,忌奸淫擄掠,忌同門相殘,忌與妖邪為伍。好了,你們下去好好體悟。方石,明天一早我要看到你抄的十遍宗規,不然嚴懲不貸。”趙師叔見方石呼呼大睡,有意懲罰。
聽聞有人叫自己,方石立刻來了精神,再聽聞自己受罰,精神更是上了頭,本來還沉浸在美夢中,面帶口水,忽然間神情沮喪,鼻涕泡也破了。
白一澤等人隨后去了一趟一旁的文源閣,在其中尋找宗內主要的經書教義,畢竟讀書養志,明德修身。各自抱回一本書籍或武功,便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
當然,不僅僅是每天下午未時的詩書禮儀、誦持經書、草藥煉丹等課,每天巳時的時間也被武功訓練所占據,自己的師父會親自授予武功法門。
趙凌峰道:“修道在于自身,意與體通,心與神行,最為重要。你看這天有些什么?”說著,手指天空。
“眼看藍天白云,耳聽道古鐘悠,似聞熱茶焚香。”白一澤如實回道。
“還有呢?”師父化指為掌。
“還有...”白一澤思索了一會。
“弟子愚昧,請師父告知。”
“你現在運轉神庭穴之后呢?”師父將手掌置于白一澤神庭穴之上幾寸處。
白一澤頓時感知到天地間多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聽不見的東西,如同黑夜中的點點星光在閃爍。它存在于各個地方,空中、云中、水中、任何現實中或者虛無中。
“這就是元氣。”趙凌峰收回了手掌,望向云端,負手而立。
“它自然存在,但唯有特殊通道才可察覺,唯有特殊法門才可控制,此謂道法自然,故修煉道法定要遵循自然。元氣為何?外物也,君子高人駕霧騰空,并非異者,善假于物也。”
白一澤似懂非懂地撓了撓頭。
“修道永無止境,目前可知六重境界,第一重天凝氣境,以神庭穴、勞宮穴、涌泉穴共五處位置吸收天地元氣入體;第二重天筑基境,以穴位的元氣沖擊經脈筑基為主要特征;第三重天道宮境,以心肝脾肺腎為容器,將入體元氣容納其中自成循環為特征;第四重天控靈境,以元氣入體,凝練形狀出體為特征,分為初步掌握元氣使用的小成境界,以及使用元氣附著外物以控之的大成境界;第五重天控心境,此境界元氣化萬物,獨立于世外,唯有心中傲、淫、貪、怒、懶、殺、妒七種心魔擾亂內心;第六重天至仙境,對此境界尚無可知。所以提高修為的同時更要修身養性,以防心魔入體,墜入魔道。”
師父頓了一頓又道:“你尚在凝氣境,但因為修道基礎十分重要,所以為師也需和你說清,凝氣境時所吸收元氣越多,對筑基越是有利,因為人體手足十二經脈加奇經八脈共二十條,打通其中幾條或是全部打通均為偽圓滿筑基,而圓滿筑基據說是打通全部二十條經脈后會出現一條隱脈,也就是第二十一條經脈,這時再將隱脈打通,則為圓滿筑基,但這種情況也只記載于古籍之中。”
“為師不能推測出你的潛能如何,但是以你的資質,筑基境不是你的盡頭,所以,寧要厚積薄發,切勿急功近利,如若強行提升境界,只會自斷修行路。切記,切記!”
“弟子謹遵教誨。”白一澤發自肺腑地抱拳一拜。
原先,只能自己摸索修行道路,再多的也只能從書籍上了解一些修行法門,而現在,經過師父的點化,對于修道的理解又增加幾分。如果沒有趙凌峰這一番點化,恐怕白一澤在修仙路上也走不了多遠。
時隔多年之后,每當白一澤回首修仙路途,最感激的,還是這位啟蒙恩師趙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