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商量拍紀錄片
軍分區(qū)的面包車,拉來了一大車人。靠山屯的吉普車里坐著杜武,張云燕和高紅霞的爸爸媽媽。王大江上了面包車。
進屯子了,吉普車直接上高紅霞家了。
面包車直接上招待所了。王大江把楊洪志和江嵐安排在招待所的單間。把導演安排在另外一個單間。他問江嵐,“中午在招待所吃行不行?”
江嵐說:“行。晚上咱們讓高紅霞上魚館請客。”
安排好老人,高紅霞和杜武也來到了招待所。高紅霞先跟江嵐來了一個擁抱。江嵐說:“你們結(jié)婚也沒張羅?”
高紅霞說:“老杜說不張羅了。”
杜武說:“我說在屯子里整兩桌,你不干。”
王大江說:“晚上大隊安排。”他對張云燕說:“晚上大隊請。大隊長結(jié)婚,大隊還不得請客。”
高紅霞說:“不用你們大隊請。我和老杜安排。”
王大江說:“你這么些年為了靠山屯的老百姓,辛辛苦苦,沒黑天帶白天的玩命,全屯子老百姓都看在眼里,這算是大隊的獎勵。”
中午吃完飯,王大江讓劉闖把民兵特戰(zhàn)排集合起來。給導演表演了武術,進行了實彈打靶。五名男民兵和五名女民兵組成的手槍班,也進行了實彈打靶。
導演看了靠山屯的民兵操練和實彈打靶,連聲夸贊。
王大江跟楊洪志和江嵐說:“咱們這樣吧,直接上魚館,商量一下拍片的事。我有些想法,跟你們說說。”
江嵐說:“行啊。”
王大江問高紅霞,“你看看還找誰?不行就整兩桌。”
高紅霞說:“那就把各個隊的頭頭都找來。”
王大江說:“那得三桌。”
張云燕說:“咱們算一算。先可遠的來,運輸公司兩個,篩片廠兩個,水稻公司兩個,副業(yè)隊一個,果樹隊三個,蔬菜隊兩個,合作組兩個,粘豆包一個,這是十五個。還有咱們這些就得一桌,還有高紅霞的爸爸媽媽,老抗聯(lián)和六嬸,老孫頭,三桌滿滿的。”
王大江說:“別整三桌,出了單了。安排四桌。把公社的,郊區(qū)的領導找來。對了,還有王六福兩口子,李文峰他爸他們?nèi)摇堅蒲嗄闳ネㄖ瓤墒欣锏模缓笫枪绲摹P√m,你去看看魚館料夠不夠,不行讓李文峰他們來的時候買。”
張云燕說:“請公社和郊區(qū)的領導,還是你打電話吧。”
王大江說:“劉闖,你帶著省軍區(qū)和分區(qū)的領導,先上魚館。我打完電話就過去。”
王大江和張云燕坐著吉普回大隊了。
小蘭騎著摩托先上魚館了。進了魚館小蘭就喊,“老孫頭,來客了。”
老孫頭從廚房出來,看見李小蘭就問:“干啥?你們蔬菜隊請客呀?”
小蘭說:“大隊請客。晚上擺四桌,大隊長結(jié)婚請客。快看看東西夠不夠。”
付玉鳳說:“四桌那可不夠。”
小蘭說:“快看看都得買啥?一會兒讓李文峰去買。”
老孫頭說:“你們真能坑人,怎么不早告訴?現(xiàn)在讓整四桌?真坑人。”
小蘭說:“別說那些了,缺啥趕緊整。”
老孫頭說:“買二十斤肉,十斤排骨,四只燒雞,五斤香腸,五斤丸子,有大蝦買大蝦,沒有就買蝦仁。你再上你們大棚給我摘點新鮮菜。讓張云燕這兩個幫工來。”
小蘭說:“把六嬸找來,再加上我們倆行不行?”
老孫頭說:“最好再找兩個小丫頭來,幫著洗洗菜,刷刷碗,上上菜。”
小蘭說:“行啦,我一會兒安排。酒呢?”
老孫頭說:“對了,得買十瓶白酒,再打點生啤酒。”
小蘭騎著摩托上大隊部了。
王大江剛打完電話,李小蘭指著王大江和張云燕說:“讓我說你們什么好呢?你們不長腦子,昨天在市里呆一天,知道今天安排婚宴,你們不買東西回來?魚館那準備這么多人吃飯哪?”
她拿起電話打給李文峰,王大江沖著李小蘭做了一個鬼臉,拿著小蘭騎的摩托車鑰匙跑了。
李小蘭跟李文峰說:“你跟董志遠馬上開車回來。今晚大隊長要舉行婚宴。你現(xiàn)在拿筆記一下,馬上去一副食找齊玉鳳她媽,買這些東西。”她把老孫頭要買的東西叨咕了一遍,然后說:“我現(xiàn)在給齊玉鳳和蔣振山打電話,讓他們上一副食找你們,你把他們倆拉來。快去,要不不趕趟了。帶上錢。”
看李小蘭打完電話,張云燕說:“當時大江也沒說要辦婚宴的事。”
李小蘭說:“你那個腦袋不知道想什么呢?都把高紅霞的爹媽請來了,你就不想著有點啥事?你等著今晚找你算賬。”說完她就往外走,剛出了屋門,一看摩托不見了,她回頭問張云燕,“摩托呢?”
張云燕說:“讓大江騎走了。”
李小蘭說:“這個敗家的玩意,我還得去摘菜呢。挎斗呢?”
張云燕說:“讓劉闖騎走了。”
李小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說:“你給我找車去。”
張云燕說:“小祖宗,我給你找車。”說完他給魚館打電話,找到王大江,讓他告訴寧一柱開車來接李小蘭,她要去大棚給魚館摘菜。
李小蘭說:“你再找兩個小丫頭,一會跟我上魚館幫工去。”
張云燕說:“那讓胡夢去。讓她把小琴找著,一會兒跟你一起去。”
李小蘭說:“我還得拉上六嬸。”
這一陣忙活,還好,下午三點鐘前,所有的東西都買回來了。
王大江他們在商量拍紀錄片的事。
楊洪志說:“我看大江原來的想法不錯。大江你說說,讓導演看看行不行?”
王大江說:“我看咱們這個紀錄片的主題就是,召之能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大背景就是兩大塊,一個是秋天,一個是冬天。拍的就是民兵的日常生活。養(yǎng)魚的,飯店里做飯的,包粘豆包的,在機器上生產(chǎn)篩片的,在大棚里種菜的,開汽車跑運輸?shù)模N苞米的,種大豆的,種小麥的,種水稻的,種樹的,白天晚上巡邏看果園的這十多個工種,一個工種拍一個人就是十多個。你們把這些民兵拍下來,然后再剪輯,不就成了一個個民兵從家里,從各自的崗位上進行緊急集合的畫面了嗎?這就是召之即來。”
導演說:“王書記行啊,很懂得構思畫面呀?”
江嵐說:“我們王大書記可是全才。”
王大江說:“來之能戰(zhàn)那就是看訓練成果了。我們現(xiàn)在起碼能有五十人能滑雪射擊。”
導演說:“那可真好。一個大隊的民兵連,能有五十人會滑雪,還能打槍,了不起。這個紀錄片我一定好好拍。”
楊永純,姜洪濤,趙鐵錘來了。
江嵐把導演和軍區(qū)宣傳部的同志介紹給他們。
楊永純說:“你們接著開會,我們聽聽,受受教育。”
王大江接著說:“說到戰(zhàn)之能勝,那可以出點情況。分區(qū)可以出點偵察兵,扮成假想敵。”
楊洪志說:“王大江你有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吧?想打敗我們正規(guī)軍?”
王大江說:“那也沒準。”
江嵐說:“行。你們軍分區(qū)和民兵連打一仗,就當是軍事演習了。”
導演說:“好。這個紀錄片拍出來一定好看。我得找時間上靠山屯住一段時間。”
王大江說:“歡迎。”
張云燕進來說:“時間差不多了,菜都上桌了,吃飯吧。”
江嵐說:“好,吃飯。不行咱們再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