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的入職體驗堪稱災難,與入職意朗時高管集體出席歡迎會議的大陣仗形成強烈對比——在總部主樓與葉錦秋簽完勞動合同后,HR召喚入職部門來人接葉錦秋去相應的大樓,其他的一概沒有告知,連員工手冊之類的入職資料都沒有給。工牌申請、郵箱開通、考勤打卡應如何操作,葉錦秋一頭霧水,來到部門所在的辦公區域,她更是傻眼,居然連工位和電腦都沒有為她準備。華通號稱業內黃埔軍校,喜歡招聘應屆畢業生從零開始培養,很少吸納行業人才,也因此被詬病太過封閉,葉錦秋沒想到竟然封閉到連外招人員入職流程都如此不規范。
部門總監正在開會,總監助理為葉錦秋分配了總監旁邊的工位,說正好有一位同事上個月剛離職,工位和電腦可以給錦秋使用。
華通總部為員工配置的是臺式機,這套閑置的的電腦所有的插線都已經斷開,包括電源線、網線、鍵盤和鼠標的線,葉錦秋只好自己動手組裝,正蹲在地上找網線接口的時候,有一個聲音跟她打招呼,“錦秋,好久不見啊。”
葉錦秋猛地抬頭,差點撞上桌沿,居然是李鴻申。她站起來,定睛一看總監座位上的姓名牌,赫然是“李鴻申”三個字,他居然正是這個部門的總監。雖然葉錦秋在這個部門只是短暫過渡,但心頭依然掠過一絲陰影,萬幸只是過渡崗位,否則此刻就是烏云密布大雨將傾了。但這些都只是腹誹罷了,葉錦秋臉上堆著的是驚喜的笑,“李總,太巧了,你什么時候入職華通了?”
“我也才來三個月。我這個部門有4個組,營運支持組的高級經理上個月離職了,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我看到你的簡歷,就跟高總申請把你臨時借用了。”原來如此,難怪華通的HR在國慶長假前突然給葉錦秋打電話,詢問能否先入職倉儲營運管理部,兩個月后再到原面試崗位大客戶開發支持部,既是救急,也方便先深入了解華通的倉儲業務情況。新東家既然有這個需求,葉錦秋也不好拒絕,畢竟她的工作經歷里一大半都是做業務營運支持,熟門熟路,但她追求新的經歷和體驗,并不想一直做類似的工作,于是在反復確認只是暫時借用兩個月之后,她才答應。
李鴻申居然沒有事先與葉錦秋打招呼,非得等到見了面搞這么一出“驚喜”相認——大概他自己也知道葉錦秋對他并無好感,怕打了招呼她反而不來吧。
上班第一天,李鴻申就交給葉錦秋一項任務,修訂華通供應鏈的營運日報模板。葉錦秋打眼一看,華通人做的日報模板確實有很大改善空間,一看就知道不是倉儲專業出身的人做出來的,倉儲營運的基礎指標都不完整。但這么基礎的工作,為什么李鴻申入職三個月還沒有完成?看來雖然換了個公司,人還是那個人,葉錦秋心中暗自鄙夷。
李鴻申在意朗只是一個運營中心的負責人,還因為業績不佳加之犯了老板的忌諱,不到半年就灰溜溜離職了,到了華通居然還搖身一變成了總部的倉儲營運管理部總監,要對接全國所有的倉儲業務,看來“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是真的,華通的倉儲業務水準低也是真的。
李鴻申帶葉錦秋去與相關部門同事打招呼,一圈轉下來,卻沒有看到徐建同,李鴻申只說他在另一樓層,言下之意并不打算帶她去,葉錦秋只好回到座位上給徐建同發微信告知已入職。徐建同很快回復消息,邀她到園區里的咖啡廳見面聊。
他的微信頭像是本人照片,有點像演員靳東,但估計是好幾年前的照片了,因為他真人發福不少,如果不是和照片相似的衣著風格——而且那個時間點咖啡廳也沒什么人,葉錦秋都不敢確認。徐建同和她打完招呼就說不好意思,“實在抱歉,錦秋,李鴻申找高總要的人,我這邊同時招了兩個人,相對來說人手不那么緊張,不得不答應。你在他那個部門多了解一下華通的倉儲營運水平也好,對后續開發大客戶有一定幫助。聽說你們以前就認識?他這個人你覺得怎么樣?”
盡管與徐建同此前并不相識,但有Peter的背書,葉錦秋還是比較信賴他,就直言自己認為李鴻申水平一般。徐建同點點頭,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下周圍,此時除了吧臺的服務員就沒有別人了,他才開口,音量也控制在服務員聽不見的程度,“李鴻申的簡歷還是我篩的,我清楚他的工作經歷,對他的能力也有大概的評估,但他入職之后自己攬了很多職能,整個事業部的架構因此都做了一些調整,我覺得他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對事業部的狀況還沒摸清楚,就邁那么大的步子,很容易搞砸。你只是借調兩個月,做好該做的事情,注意保護好自己,別一口大鍋砸下來傷著碰著。”葉錦秋默默記住徐建同的叮囑,內心覺得他確實是她的盟友。
徐建同又談了談對華通的認識,“華通的快遞和快運業務在業內有口皆碑,但倉儲這塊確實還是短板,你會發現營運能力跟意朗沒法比,客戶的規模和知名度也都比較差,但說白了這就是你我這樣社招進來的人存在的價值,如果它什么都好了,也就不會花大價錢請我們了。華通這個公司呢管理方面也有精華有糟粕,我們就批判學習,夾縫中求發展。我的部門平常工作上也有很多難處,不過我年紀比其他總監大得多,跟他們周旋還是綽綽有余的,這個等你到時候過來了,再跟你細講。”
夾縫中求發展這句話,葉錦秋此時并不明白,只能先記著。徐建同年近40,確實比其他總監年紀大,華通近年發展速度快,所以人員提拔也快,管理人員普遍年輕,總監級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不過雖然管理序列上同為總監級別,但他還有一個專業序列,比總監高一個級別,薪資待遇自然也不一般。而葉錦秋雖然和他同一個專業序列級別,但同一個級別的薪酬也分多檔,她是最低檔,而他是較高檔。聽HR講,葉錦秋是整個華通那個級別里最年輕的,第二年輕的都比她大4歲,但她卻并未覺得驕傲,因為照她的行業資歷,本來是達不到這個級別的,只是最終高文華應允的薪資水平已經達到這個級別,她才被定成了這個級別。不知道該贊華通制度嚴密,還是說它太過死板,但對葉錦秋來說,這個莫名其妙的級別提升帶來的福利和困擾,此時還毫無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