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如同向日葵對太陽的熱愛一樣,是天然的本性。】
我們兩個從藥店出來,快中午十二點了,到病房旁邊的商店問了問,得知商店老板今天一上午又沒有來,我們便離開了。
“這老板真自由啊,在醫(yī)院里有這么一個小店,再請個人來照看著,老板日子過得挺滋潤,我要是有關(guān)系也開個這樣的店,讓我媳婦看著多好,既能不少掙錢,還能看著孩子,就是攀不著這樣的關(guān)系。”孔駿豪羨慕不已的說。
“你現(xiàn)在的工作做好了,收入也不少,你媳婦不照樣可以在家照看孩子?”
“那不一樣,現(xiàn)在不是也沒多少收入嘛,能在這里開店的可能都是和醫(yī)院領(lǐng)導(dǎo)有關(guān)系的,他們七大姑八大姨的什么拐彎抹角的親戚朋友,一人得道,雞狗升天啊這是。”孔駿豪繼續(xù)念叨。
山南人的算計是出了名的,在孔駿豪的身上這時也體現(xiàn)了出來,這種算計不一定是貶義的算計別人,是對提高生活品質(zhì)而做出的積極的想方設(shè)法的應(yīng)對,不拘一格的多掙錢,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滋潤。
“俊豪你的想法很好,以你的聰明,以后或許會有實現(xiàn)的機會的,但是我們要以當前為出發(fā)點,做好當下的事情,其它的愿望可能就慢慢實現(xiàn)了,你說是不是?”我寬慰他說。
“我就這么說說,圖個嘴巴痛快。孟經(jīng)理,下午咱們?nèi)ナ♂t(yī)院。快中午了,咱們倆個在這附近吃午飯還是到了省醫(yī)院吃午飯?”
“都行,這兒和那兒兩處哪里有什么你覺得有特色吃的,小吃類的,咱們中午去吃。你在太平市也待了這么多年了,算是老太平人了。”問起吃的,就又點起我的一個興趣點,一個地方的小吃才是地方民俗重要的體現(xiàn)之一。
孔駿豪歪著腦袋,撓著頭。
“讓我想想啊,這附近有什么特色的吃的?不記得有。省醫(yī)院附近的特色小吃,也想不起來。其實以前上班,我中午多數(shù)時候都是回家吃,我媳婦做好的。就是在外面吃也是胡亂的隨便找個地方,吃飽就妥了。讓我想個有特色的地方,一下子還真想不起來。”孔駿豪歉疚的說。
“顧家好男人!”我夸獎他,可以想象的到,在外打拼討生活的兩口子,帶著兩個孩子,四口人靠孔駿豪一個人來養(yǎng)活,是有他不易的一面,可以理解到。這么冷的天,他穿著孔亦仁建議他買的那套衣服,在棉襖里面套著,這些天,每次見到他都穿在身上。我說:
“無所謂了,什么吃的都行,我不挑剔,要不咱們兩個就在這附近找個小館子隨便吃點兒吧,你看這居于城市的中心地帶,到處是胡同的老城區(qū),開設(shè)的這些館子多少會是他們老居民的口味。走,咱們邊走邊看,這么冷的天,吃完了暖暖和和的再去省醫(yī)院那面。”
“也行,出了醫(yī)院大門,往東走,進入一個小街,兩邊好多飯館,看看你想吃哪家?我是吃什么都行。”孔駿豪聽了我的決定,回答。
“我們兩個的胃口是差不多的,不挑食,走,我們邊走邊看。”
出醫(yī)院大門左轉(zhuǎn)進入一條不那么直溜的小街,這條連接市中心的兩條繁華馬路的老居民街上兩旁,嘈雜的布滿了小店鋪,如太平市的其它醫(yī)院一樣,靠近醫(yī)院的地方永遠是好幾家藥店排著隊立在那里,還有少不了兼賣墓地的看著陰森的壽衣店,醫(yī)療器械店,反正都是掙人生老病死錢的。再往外去,就是正常人所需的菜店、熟食店、小食店、理發(fā)店之類的小店鋪了。中午時分,窄窄的小街道上有些擁擠,緩緩的車時而停下來去路邊店買東西,使得小街更加的擁堵了。人們穿行在車與車的間隙中,反而更快些前行。
“羊湯面片,中午吃這個怎么樣?”我看到前面門頭上簡陋寫著“羊湯面片、炒面”幾個字的招牌的小吃店,對孔駿豪說,他跟在我的后面,左右的看著,一直不說話,我如果不做出個選擇,走到這條路的盡頭可能也選不出一家吃飯的地方。
“可以,這大冷天,吃點兒湯湯水水的暖和些,要不就在這里吃吧,我請你吃,孟經(jīng)理。”
“走,那就選這家了,還是我請你吃吧,一會兒付錢時,當著那么多人的面,我們兩個大男人就別爭了。”我提前先給他打好預(yù)防針。
“那不行,孟經(jīng)理,一碗面我都請不起你?你也別給我掙啊。”孔駿豪主人樣的口氣說。
“我們兩個先進去,不掙這個。”天氣凍手,拉開冰冷的玻璃門閃進了熱氣騰騰的店里。
十幾平米的小店靠墻兩排各擺放著三張四人用桌子,每個桌上都有人在吃或者在等吃,我和孔駿豪找了張只有一個人在吃飯的桌子坐下,拿起桌上靠墻立著的菜單。這個塑封了的A4紙大小的菜單上,只有一面打印著大概十幾項小店提供的飲食的名字,連一頁紙都沒有寫滿。
“孟經(jīng)理,你看看想吃什么?這些都是山南普通老百姓日常的小吃。”
我看了看這簡陋的菜單,選了一個。
“我選他們招牌上的這個——羊湯面片,我發(fā)現(xiàn)我快成山南人了,愛上這個羊湯面片了。你想吃哪個?”選好后,我問孔駿豪。
他拿著菜單,看了看,翻過去看空白的背面,又重新翻過來定睛看正面。
“我也來個和你一樣的,你加肉嗎?”
“不要,一般的就行。吃的是它的這個湯的味道,有沒有肉無所謂。”
“我也是,在我們老家山里面,吃面片湯一般可沒有羊湯,就是清湯加上白菜,或者嗆個鍋直接煮面片。不過還是羊湯的更好吃,農(nóng)村的老百姓哪能頓頓有羊湯吃啊。”
“也是,這就是城市和農(nóng)村的區(qū)別,城市收入和配套條件比農(nóng)村好些,什么都方便。不過農(nóng)村的空氣好些,更清靜些。”
“呵呵,現(xiàn)在農(nóng)村就剩空氣好了,其它什么都沒有,和我差不多大的還好些,比我的那些男孩女孩們沒誰在老家待著了,都往城里跑。在我們老家那里,靠天吃飯,一年種莊稼才收入一兩千塊錢,還沒有城里人一個月掙的多,誰還在那待著啊。”孔駿豪看透了老家的日子。
“現(xiàn)在是這種狀況,將來農(nóng)村的好空氣會越來越金貴的,比如到你老的時候,你可能還是想回去養(yǎng)老。”
“那可不一定,至少我現(xiàn)在沒有這打算,等我掙了錢,先在太平市買套房子,有了房子有了安定的家,我心里就踏實了。你說我在省會城市有了房子,還回老家干嘛呀。這里比老家什么都方便。”
“你這也有你的道理,你的兩個兒子可是兩個建設(shè)銀行,你的壓力山大啊!”
“呵呵,我和我媳婦就進我們的能力供他們上完大學(xué)就行了,別的什么也不管,靠他們自己吧,房子這么貴,我也管不起!他們自己奔去吧!”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盡我們所能,給他們的成長創(chuàng)造的好的條件,將來他們自己的路自己走。像他們的老爸一樣闖世界。”
“那是......”孔駿豪自信又無奈的說。
這時,我的手機嗡嗡嗡的響了起來。
孔亦仁打來的。大中午飯點時,他應(yīng)該是在和甄紅吃飯,這是有什么事?
“喂,孔總。”
“孟經(jīng)理,你們上午的事情辦完了嗎?”
“辦完了,我現(xiàn)在和孔駿豪在市中心醫(yī)院附近準備吃午飯,請問您有什么指示?”
“哈哈,沒有什么指示,看看你吃飯了沒有,沒有的話就和我們一起吃,既然你們在吃,那就算了。對了,一會兒你吃完飯了回辦事處吧,提前回來,我有事兒找你。和孔駿豪協(xié)同拜訪的事兒就不要去了,他們都挺獨立的,以后再安排時間去。”
“好的,我們正在等餐,吃完了我就回。”
是什么事情呢?電話里也不說。聽他電話里的口氣,也不是什么著急的事。
“孔總找你?”一旁的孔駿豪聽著我和孔亦仁的對話,問我。
“是的,下午的拜訪只能你一人去了,有什么情況咱們倆個及時溝通。”
“那沒問題,輕車熟路了。孟經(jīng)理,你去忙你的吧。”
我草草吃完午飯,提早付了餐費,省得和孔駿豪在這小飯館里掙,就匆匆往辦事處趕。
有什么重要的事兒呢,把我的工作計劃說打斷就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