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很快就要過去了。
這一點,單憑白晝依舊的難擋酷熱是無從得知的,必須在清晨起來跑步時才能察覺。唯有在我于同一個時間點跑出社區鐵門,或是在河邊穿越一排雪松時,那相較前一天略帶寒氣的陰影,激起了手臂上些許的疙瘩,我才不得不承認早間的氣溫確確實實地在發生變化。
相對于跑步,游泳更能直觀地感受到這細小的溫差。游泳池里的泳者數量在一點點地減少,首先排除的,就是那些其實并不著迷于游泳,進池子只是圖個涼快的人。對他們來說,游泳不過是避暑絕好的一種方式。緊接著,很多學生也消失了,報名的暑期游泳培訓班剛剛結束,等待他們的,還有一大堆未完成的暑期作業。如此一來,對于真正喜愛游泳的人來說便成了享受——沒有了在比基尼女友面前耍本領的愣頭青,沒有了突然橫在泳道當間的冒失鬼,沒有了一排排狼哭鬼嚎的培訓班學員,水溫不再燥熱,恰到好處,水質也突然變得清澈起來,泳者大可以優雅地游個痛快。
孩子眼看就要上學了。保險起見,妻和我做出了一個決定:先為IKA請長假,一方面她的確得過了危險而緊急的病,按醫囑需要觀察一段時日;另一方面,為了不再引起不必要的意外,以便于我能更專心地去尋找一切莫名其妙之事的由頭。
抑或說,以便于我能更有效地找到笙承君。
我通過一切辦法搜索有關“預知夢之團”的消息,不想最終卻在小王的幫助下才得到一絲頭緒。
“我似乎聽說過那個組織。”
“哦?可有認識的人?”
“有。”他從一支不銹鋼質的名片夾里抽出一張磨砂的亞克力名片,遞給我。上面印著“某某化妝品貿易”的公司名,名字是“南宮山鳡”。
“你怎么會關注這個?”
我揮動著名片問他。
“我怎么會關注這個!不過是出于業務上需要去采訪罷了,聊天的過程中偶然聽他說起什么‘夢之團’。”他一邊抽煙一邊喝咖啡,咂著嘴說:“聽他說從中還牟取了一定的利益,并直接幫助他走上了經商之路……總而言之,我權當他在說什么癡話而已。”
我撥通名片上的電話,一個自稱是“南宮總秘書”的女人接起電話。我自報家門,并向她預約拜訪的時間。掛電話時,她問道:“再確認下,你是雜志社的?”
“正是。”
“呣,奇怪。”
“何以奇怪?”
“似乎從未聽南宮總會見媒體人。”
說完之后她便灑脫地掛了電話。
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我驅車一個小時找到了錢江南岸的一處圓形的寫字樓。寫字樓設計得極為隱蔽,盡管周遭毗鄰百貨商場和地鐵站,但倘若不是隨著導航,根本找不到入口;建筑莫約四十來層高,外墻裝飾著紅磚花紋,門前停滿了諸如瑪莎拉蒂、奔馳、林肯之流的車子,見不著幾個行人。
我坐電梯上了三十九層,走進一扇紫色腰線的自動感應玻璃門,里面清一色忙碌著相貌甜美、身穿修身黑色西裝及黑色短裙的年輕女子。其中一位將我引向總裁辦公室,她燙著一頭紅色卷發,腳下一雙普拉達將地板碾得咯吱吱響。
“你們公司做什么的?”我跟在她后面問。
“賣面膜的。”
她叩開了那扇厚重的實木移門,讓我在門前稍等片刻,徑自走進屋去,十來秒后才出門放我進屋。
辦公室很大,不論是櫥柜,還是書桌,著眼之處全是淺灰色的金屬材質的面板裝飾。明亮的落地窗前,一個身穿淺灰色西服、梳背頭的男子陷坐在書桌后頭的椅子里,正愜意地望向遼闊寬敞的錢江。
“請坐。”
他伸手朝窗前的會客沙發處指了指,并未看我。
穿普拉達的女人再次叩開木門,端進一組泡好的普洱,而后又輕輕地退出去。
“從這個角度看這座城市,你才會切身感受到空間的稀缺。”
男子始終朝著落地窗外的錢江看,我只能瞥見他那張略顯蒼白的臉。
“當你開車在城市周邊的高速路上晃蕩時,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錯覺。感覺自己很出離,甚至沾沾自喜地自認為很富有。”
“為何?”我問道。
他扭過頭看我。那是一張十分精致的男人的臉,嘴唇紅潤,左耳打有耳釘。
“因為你有足夠的空間。開車也好,游戲也好,愛撫也好,可以變換各種姿勢和玩法,變著法子地換場地,但你在城市中心不行。你在城市中哪怕放個屁,也得照顧別人的感受吧?”
“很獨特的想法。”
“不是么?”
男子起身來到沙發區坐下,從茶幾上撿起一包萬寶路點上。他朝我遞煙盒,我搖頭。于是他舉手示意我喝茶。
“人在一起擁擠到不得不照顧別人的感受,未嘗不是文明的起步吧?”
我端過茶杯品了一口,又擺了回去。
他倚在淺灰色沙發上,支起夾煙的右手,皺著眉頭打量我。
“茶怎么樣?”
“香自然是香,可惜用的水涼了些。”
他伸手朝門口打了個響指,普拉達應聲進來。
他吩咐道:“茶涼了,倒了用熱水重泡一壺。”
普拉達詫異地看了我一眼,忿忿地端走茶。
我看著她的背影,說:“你們公司全是女人?”
“除了我之外,全是。”
“有趣。”
普拉達又推門送進新泡的茶水。男子親自喝了一口,點點頭。普拉達似乎得到了某種命令般離去。
“男人是動物,好比攝像,在接觸、較量的動態中尋找直感——事實上,他們也渴求值得較量的對手,以證明自己并不孤獨;女人是靜物,好比攝影,或藝術畫。她們事先精心地裝扮自己,然后就那么端莊地坐著,大方地讓你欣賞,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可以掛在臉上。”
男子接連抽了兩口煙,然后掐死在煙灰缸里。
“這種道理,只有像我這種情形下才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