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在理科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發覺自己與此處格格不入,并不是因為學習,而是因為生活狀態。
李夏就讀的理科班井井有條,老師對她關照有加,同學也對她莫名友好,可就是這樣過于順利的生活讓她感到枯燥。她聯系了以前班級的好友,發現同學可以用不學無術來形容,李夏覺得這是一個可以鍛煉自己的好時機,于是,毅然決定轉回原來的班級,一來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二是可以離“他”更近。
事實上李夏在分班之前喜歡上了一個大一屆的學長。
眼含星辰,身懷正義在李夏眼中不足以形容這個陽光,帥氣的男孩。“為了他,就算接受自己所不喜歡的,也無可厚非”,李夏心想。就這樣,因為一顆沒有結果的星星,放棄了整個宇宙。
在李夏的化學老師知道她想轉回原班的意向后,雖無過多勸阻,但也是不舍。但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化學老師還是決定讓李夏自己走一走。但這一走,只有老天知道,李夏是徹底回不了頭了……
俗話說“能控制別人的是人,能控制自己的是神。”這句話放在李夏的身上能夠很好的驗證前人的智慧。孩子畢竟是孩子。李夏的一帆宏圖大志就這樣堙沒在此起彼伏的歡笑以及“他”的劍眉星目之中。
自那以后,李夏的成績再次遭遇滑鐵盧,李夏也不以為然,只是感覺莫名相似。
高一高二的生活枯燥的重復,李夏每天上課與搜查手機的老師斗智斗勇,閑暇時光則幻想自己與心上人的美好未來。
沒有意義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時間已經到了高二的下學期,高三的學長已經快畢業了,李夏打開與學長的對話框,發現無從下手,最終還是關閉。
“他知道我的存在嗎?”
“他知道我喜歡他嗎?”
“我要不要問一下呢?”
……………………………………
就這樣李夏在自己的膽怯中終止了這段暗無天日的暗戀,這就好似一場無人觀看的獨角戲,她不知道對方的心思,她不敢問,也不敢聽,她怕,怕什么呢?她也不知道。
心上人走了,按說,李夏應該整日郁郁寡歡,虛度時光,可她好似沒事人一樣,她只感覺好似心里空了一大截,具體為什么,她也不知道,她開始學習,用學習來填補自己的時光,用學習來彌補自己的過失,但上天不可能再次眷顧一個“醉生夢死”的人。
果然,她落榜了,沒有了學校的約束使她感受到生理與心里上的巨大空虛。李夏感覺自己好似經歷過這一切,是的,她想起來了,她初中時早已立誓,絕不允許重蹈覆轍,但她還是違背了自己的初衷,為了自己所謂的“愛情”,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高考成績出來后,對于李夏,外人只道“江郎才盡”,熟知她的人卻說“作繭自縛”。李夏苦笑,可恨不爭氣的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
但,上天讓你等,是為了讓你遇見對的人,總有幸福,被上蒼眷顧。挑戰與機遇并存,精彩,現在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