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正輝?”他瞪大眼睛,忽然想起那日正輝幾個守了外院許多年的外門弟子真是發狠,贏了好幾個外宗的弟子。想來也是入了各個峰主的眼。他心里怨念無處發泄,只狠狠跺腳。等到了外院住處,見著幾個弟子,又滿臉喜氣。“正輝,他升內院啦。人呢?”
那弟子揉著眼,突然驚叫,往里頭看了眼:“啊,他們都在橫跡嶺除妖獸呢!一會兒師兄回來我就叫他。”
這次不少人都表現合格,施語陽正搬到外門弟子的住處,那日竹園毀得七七八八,她尋了個儲物袋,把各處散亂的東西都規整好,結果去了蹇世博的屋子,只見到了個放養蜘蛛的盒子。里面空空如也。她把盒子收好。這才同葉長笠一起搬了家。
他見施語陽好似沒受什么傷,并沒開口詢問她,而是說“你有什么事情就去靈屋找我,有事情不要一個人扛著。”
說完,施語陽就沖他笑了笑,兩個人隔著一片竹林,只看到葉長笠衣決飄動,綠色的葉脈和他下擺的紋縷幾乎融合。她想要開口,對方卻已經身形飄遠了。自從蹇世博的事情發生后,他便在外院如同隱居一樣苦修,難以找尋蹤跡。
施語陽并不強求,他能這么說,她心里有了幾分安慰之感。
外門弟子的玉牌要去大殿換,還有每月的月俸。尋芳跑去掌事內院一趟,回來神經兮兮的說:
“這回又有熱鬧,正輝師兄和另外一幫弟子好像杠上了。”
說完顛顛走到石墩上坐下,喘了口氣:“這次咱們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他們外院的鬼靈精倒是好,一個個都跟斗雞似的。”
說完,她又有些失落:
“這次選不上的,明年又來一批新弟子。不知道多少人去爭內院位子。”她是幾人中最關心外門大比的。容修跟她說過千回萬回,令她好好修行,早日升入內院。搞得尋芳頭很大。她本來遇上這種事情就和蹇世博鬧一鬧。誰知現在只能對著施語陽大眼瞪小眼。
聞言,施語陽連眉毛都沒抬起來:“你無需多慮,待十年后還升不了內門再說罷。”她說的是正輝等人,混了七八年好不容易才升入內門,換了他們這批,不到一年功夫,已經換了藍袍。純屬坐火箭。
如今最早的,留在記名弟子中,有人足足留了四五十年都沒有成功升入外門。由此可見這其中,不僅僅是拼修為實力更加看重,運氣,功法,資源。這會升入內們的司嚴有個掌事的大伯,因此資源比旁人都多。他并不故意隱瞞對其他記名弟子的欺壓。只是掌事院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對了,你去的什么峰打雜。”思及此,尋芳又開始念念叨叨。“我去萬兆峰了。我真慘,你呢?”
“禪冥峰。”
“呵呵....”友誼的小船走到盡頭。
她回到靈屋,看到掛在屋子前已經曬干的硅雨石,這幾日干活的時候,她分配的任務是去禪冥峰礦池攪硅生水。趙掌事死訊傳開,死的不明不白,不出幾日,門派又換了一個姓李的女修過來。正是李萱,她接替了趙掌事。整個渡紫峰便有種改頭換面的感覺。
施語陽詢問道:“李掌事,我們這是去煉金山么?”
身旁女修嗤笑“不然你想去哪?”她身著藍色長衫,也是同一批升入外門的弟子,這女子上打量一番施語陽,在臨走的時候才低聲在她身旁說。
“你是是不是的罪過李萱?”
施語陽愣在原地,午后夕陽的金色的,暖融融的打在前頭褐色長袍的女子身上。她回頭看向二人,遙遙的指了東南處說道:“前頭就是煉金峰,我就不送你了。”她起身拱手。
待他們離開,施語陽都久久沒有晃過神來。煉金峰地處最偏僻的位置,連腳下都感覺到一陣熾熱,陽光在地上折射出一股金屬的色彩。腳下不一會兒就沾上了層灰塵。來往弟子稀少。可這里確實是人人嫌棄的地方。尋芳以為禪冥大約都是像靈川那樣高門大戶的屋舍宮殿,誰知道有這么偏的地方。
“莫非我真的在哪里的罪過李萱師姐?,完了,我一點兒都不記得了。”
她百思不得其解,主要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倒是讓她對外院人員之間的關系都疏遠了。其一是施語陽對上那些師兄師姐都有點發憷,躲著人走。自然也不知道李萱為何對自己有意見。
像是曹陽和沐靜姝,都是竹園一等一修煉勤奮的,他們分去的都是主峰,想來只有她一人被分到這小地方,里面必然有內情。
她想了一會兒,又覺得此時再去找李萱已經為時已晚,她的名牌上隱隱印著了禪冥峰的標記。若是無意外,在升入內門之前,她必要在此地呆上數年。
礦池離煉金山并不遠,她走了一個時辰的山路,就能看到遠處死氣沉沉如同死水一樣的礦池。來這兒接應的是一位面若桃花的女修,她對施語陽解釋道:“這礦池在他們禪冥山腳。正好臨近鍛造房,那頭煉器弟子煉器生的廢料都沿著山壁留下來。所以形成這一奇景...你看。”
她得意的指著不遠處的斷崖。上面滾滾的灰色泥漿沿著閃崖滾入礦池,
她從未見過這一的奇景,走進仿佛能看到山崖上不斷冒出如同巖漿似的星火。廢料偶爾還夾雜著煉器時候的殘渣,滾落在一池子的泥漿中,濺起鋪天蓋地的黑灰。湖面附近幾乎寸草不生。地上鋪了厚厚的巖灰,那“瀑布”生生不息,滾落下來的泥漿又是灼熱無比。
人站在下面,都能感受到重重熱浪.....
施語陽站了一會兒,聽到后頭女修嬌俏的笑聲。她抹了一把臉,這才發現自己已經一臉的黑灰,十分狼狽。她連忙掏出手帕擦臉。冷不防,那女修又使出避塵決幫她清理了一番:
“我剛才逗你玩的哩,你可不要生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