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錯了,不是郭淮不盡力,只是他差了那么點運氣。
本來他們制定的計劃是兩路夾擊,張郃出街亭,郭淮配合攻擊柳城。張郃在街亭一戰大敗馬謖,馬謖的敗兵被王平打發回了柳城,無形之中幫了郭淮大忙。
郭淮整合萬余大軍進攻,高翔手下只有五千人,論智謀也不及郭淮,但據守城池,還是擊退了魏軍。這期間馬謖出力不少,他自知有罪,到了柳城之后放低身段,幫助高翔,專挑臟活累活干。可惜,馬謖的敗兵自從街亭回來已經喪失了膽氣,再遇戰事,不少人內心驚恐,當天夜里,竟然發生了營嘯。
馬謖、黃襲幫著高翔拼命鎮壓,好不容易平息,沒想到魏軍卻攻進了城。
原來,張休、李盛見發生營嘯,第一反應竟然是開城門逃跑。本來無計可施的郭淮哪里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立刻整軍進攻,城內不少百姓痛恨漢軍執法不公,紛紛給魏軍帶起了路。
高翔急忙組織人馬反擊,雙方在城內寸土必爭,打起了巷戰。高翔的兵力畢竟不如郭淮多,又被馬謖的敗兵拖累,到天亮柳城已經大半失守,高翔部被壓制的毫無還手之力。就在此時馬岱、柳隱率領騎兵趕到,他們見情況危急,發起了沖鋒,與高翔軍夾擊郭淮。
郭淮素來謹慎,發現漢軍援軍心內大驚,急忙率領軍隊南撤。郭淮這名將領有極為敏銳的戰場嗅覺,所以歷史上在與諸葛亮、姜維的交鋒中雖然多次吃敗仗,但從未被重創過。
諸葛亮在得知我偷襲陳倉之后發了瘋一樣催促軍隊進發,得益于南征之后組建的運輸隊,漢軍輕裝簡行速度竟然不比騎兵差多少。馬岱、柳隱在柳城剛打完,諸葛亮的主力就到了。收押了馬謖等人,雙方匯合之后立刻開赴街亭,比原計劃最快的五天還提前了半天,這才堪堪救了王平一命。
見到自家援軍,幸存的飛軍將士無不喜極而泣。
王平也忍不住熱淚盈眶,來到諸葛亮面前單膝跪地:“丞相,王平幸不辱命!”
諸葛亮心下感慨,親手扶起王平,拉著他詢問戰況。而后,諸葛亮帶著眾將去查看張郃的大營,從始至終都讓王平緊跟在自己身側。眾人都看明白了,此戰過后,王平必受重用,漢軍陣中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街亭是一片寬近十里,長達數十里的廣闊山谷。張郃軍的大營距離王平軍營十幾里,占領南山之后還派了一支偏師在上駐扎,互為犄角。
諸葛亮嘆息道:“張郃無愧名將之稱,見我軍到來立刻轉為守勢,毫不拖泥帶水。遣一軍占據高點,主營當大道駐扎,護住了水源,幾乎立于不敗之地。可惜時間緊迫,陛下那邊等不及我細思破敵之策了。”
漢軍稍作休整,披掛完畢就發起了第一次沖鋒,張郃退軍時沒來得及毀掉的沖車和扶梯多少讓諸葛亮省了些工夫。魏軍緊守大營,以弓弩還擊,萬箭齊發,南山上竟然還提前搭起了兩座簡易的投石機,不斷砸落石塊。攻營的漢軍在敵人的刀槍箭矢前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可是面對從天而降的巨石,軍心不免產生動搖。漢軍嘗試攻山,山上的魏軍居高臨下,主營中也派出人馬支援夾擊,配合得無懈可擊。
苦戰至天黑,漢軍損失近兩千,卻絲毫沒有進展,諸葛亮急的在陣前來回踱步。
霍弋見狀,上前說道:“丞相,時不我待,陛下那邊,曹真的大軍此時只怕已經兵臨陳倉城下了。張郃占據地利,此戰的關鍵點就在南山。若我軍能取下,則形勢逆轉,擊破張郃易如反掌。”
霍弋從小跟我一起長大,情同兄弟,此刻沒有人比他更緊張我的安危,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飛到陳倉救我。
諸葛亮說:“紹先說的我豈會不知,只是白天攻山你也看到了,魏軍山上山下攻守一體,毫無破綻。我軍一旦出動,必然受到夾擊,徒勞無功。”
霍弋請命說:“丞相,飛軍慣于爬山,我們可以繞到山后,發動突襲。只是,張郃那邊?”
諸葛亮說:“你放心,我會全力進攻張郃主營,讓他不得分兵。”
暗夜,霍弋和孟琰悄悄帶領飛軍繞到南山后面的山腳下隱藏起來。霍弋親自挑選了一百名最擅長攀爬的戰士,人人身著輕甲,外披黑衣,嘴里叼著短刀,一半背負柴草火油,一半攜帶繩索,開始往上爬。他們是山中精靈,哪里有巖石,哪里能借力,每個人都清清楚楚,仿佛吸在山壁上一般,僅有的那點聲音也被山風蓋過,難以察覺。
山上有三千人馬,張郃做事滴水不漏,在山后也安排了人防守。只不過,白天剛打退并痛擊了漢軍,讓他們有點飄,更何況后山險要,所以他們大意了,只留下三個人守夜,其他人都回去睡大覺了。盡管已進入春天,隴右夜里還是有點寒涼,尤其是被風吹著。這三個魏兵哆哆嗦嗦在一塊聊了會,有個人跑到山崖邊“放水”去了。
這個魏兵已經困得快睜不開眼了,揉了揉眼睛,發現山崖下好像有幾個黑影在移動。
“噗!”他還未來得及出聲,飛軍將士一支吹箭直接刺破喉嚨。吹箭是南中蠻族特有的暗器,雖然箭支短小,但上面涂抹毒藥之后見血封喉。那人緩緩地倒下,另外兩個魏兵一激靈,意識到不妙,大喊:“敵襲!”
可是,就在這短短的一瞬間,第一波飛軍已經登上來了,這兩個魏兵剛喊完話就去見了閻王。五十名飛軍持刀向前沖殺縱火,另外五十人急忙固定繩索丟下山崖。
魏軍在后山守備的人只有數百,大部隊離著有些距離。飛軍雖然只有短刀,但魏軍倉促之間很多人連兵器都沒找到,再加上火勢已經起來,兩方戰了個平分秋色。魏軍大隊趕到,飛軍也從后山源源不斷上來,在山頂有限的空間上廝殺起來。
山下大營內張郃聽到喊殺聲,出帳看到山頭起火,急忙安排魏軍救援,可是方一出營寨,漢軍早已列好陣勢在等待著,同時四面八方傳來喊殺聲,竟是要趁夜攻營!
魏延一馬當先,手中大刀連斬數名魏軍,朝魏營大喊:“張郃狗賊!魏延在此,快快出來受死!”
三十年之前張郃就是聲動天下的名將,聽到魏延的挑釁,大怒之下就要親自披掛上陣。
魏延不過四十多,正值壯年,張郃卻已經年屆六旬,曹營諸將怕張郃有失,紛紛勸阻他不要跟匹夫一般見識。
張郃不能出戰,再無人是魏延的對手。魏延大發神威,手中大刀翻飛,猶如砍瓜切菜一般沖擊著魏軍。張郃見事不可為,急忙接應營外的魏軍,山上卻是不得不放棄了。
激戰一夜,飛軍死傷兩千余人,終于重新奪回南山,殲滅了山上守軍,只是很可惜投石車被魏軍毀掉了。漢軍襲營攻勢猛烈,損失了近三千人,擊破多處寨柵。但張郃守備得法,始終未讓漢軍攻進去,自身損失只有數百人。
失去南山,張郃并不著急,大將軍說只要自己在這里阻擊諸葛亮五天即可。自己五萬大軍打完馬謖、王平還剩四萬多,蜀軍看陣勢應該在五萬人上下,對自己并沒有絕對優勢。五天而已,自己有信心。
簡單休息了兩個時辰,天亮之后漢軍又發起了進攻。攻勢之兇猛,出乎了張郃意料!
漢軍不避矢石,以最快的速度沖到魏營前架起扶梯,完全不計損失攀墻。木墻上魏軍一槍刺穿漢軍胸膛,可是長槍卻脫手了——那漢軍雙手死死握住槍桿掉落山下。魏兵失了長槍,還來不及抽出腰刀,就被后面上來的漢軍劈成兩半。漢軍竟然是靠著這種豁出去的打法,一命換一命甚至二換一。
諸葛亮的帥臺就立在一里之外,鼓舞士氣。張郃在大營中看的真切,急忙叫過秦朗:“蜀賊攻勢太猛,必須想辦法打斷他們。驍騎營不是還有一千在營內嗎?準備好,讓他們直擊諸葛亮帥臺。”
騎兵利曠野,步兵利險阻。驍騎營本有三千人,開戰之后張郃讓兩千人在外游蕩,尋找戰機阻截糧道或襲擊后方,只在營中留了一千人。
秦朗就要去準備,被張郃叫住了:“元明(秦朗字)就不必去了。”
沖擊諸葛亮中軍太過兇險,秦朗是曹睿的寵臣,來這里只是跟張郃混軍功的,萬不可有失。秦朗也沒有堅持,欣然聽令。
不久,魏軍寨門突然打開,一支騎兵如猛虎奔騰而出。正面的漢軍毫無防備之下,紛紛被踩踏、沖撞、劈刺而死。魏軍不做絲毫停留,直奔諸葛亮而去。
諸葛亮在帥臺上目光炯炯,喃喃道:“驍騎營嗎?二十年前我誤判形勢被你擊敗,今日這個仇也該報了!”
驍騎營的前身,正是大名鼎鼎的虎豹騎!那年曹操攻荊州,諸葛亮出使東吳,對孫權說“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結果虎豹騎一晝夜疾行三百里,在長坂坡大破劉備軍!
前方漢軍長槍兵擺好陣勢,驍騎營直接沖擊而上,前排連人帶馬被刺穿,漢軍也被巨大的沖力擊散,后排騎兵繼續奔馳。短短一里的距離,絆馬索、刺馬釘、弓弩手齊齊出動,到離諸葛亮百步的時候驍騎營已經不足三百人。
這時,漢軍中突然沖出百人,每人手持一具奇怪的弩機,對著驍騎營就是一陣馳射,當即有數十人落馬。
百名弩手能濟什么用?張郃在營中已經看到了擊殺諸葛亮的希望,放聲大笑!
可是,接下來他笑容瞬間凝固,漢軍手里的弩機連續發射,并未停止,最后一名驍騎營戰士倒在了帥臺前不足三尺處!
雖然沒能殺掉諸葛亮,可是這一擊對漢軍的打擊著實不小,諸葛亮只好重新整兵再戰。接下來的兩天,漢軍依然像發瘋一樣的攻打魏軍營寨,死傷不下八千人,張郃軍傷亡也有四五千,可是依然能堅持。
第四天夜里,十輛大車從后方運到了諸葛亮軍中。
諸葛亮大喜:“天可憐見!當年陛下為保存藤甲兵仁德之舉,今日竟挽救大漢于危亡中!”
他當即下令大軍集結,全力攻打張郃大營。魏軍夜里也保持著極高警覺,漢軍苦戰半個時辰退走。
張郃正準備帶兵追擊,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他至死難忘:
大營正中突然沖出一股熾熱的土浪,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巨響,轟然塌陷出一個幾十丈的大坑。滾滾濃煙如同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一般,騰空而起,血光四處飛濺,哀嚎聲此起彼伏。
煌煌天雷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