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重行三國

第五章 條分縷析間東吳

重行三國 香光莊嚴 3766 2022-05-29 20:55:59

  此時荊豫都督府和荊州刺史署已遷到新野。于臬輕車簡從,快馬加鞭,入了新野,與荊州刺史夏侯威說了此事,夏侯威道:“此事我也不能自專,不若一道去見王征南,請他定奪。”

  王昶聽了于臬情況,道:“據德揆所言,逆吳立孫和而寵孫霸,這和陸遜似乎沒什么關系吧?”

  于臬道:“陸遜于逆吳有大功。如今鎮守武昌,進逼夏口,西援西陵,東應柴桑,總領各督。照理說,與逆吳孫和孫霸確無關系。只是此前,逆吳太子孫登,本就和陸遜一道鎮武昌。若對孫和孫霸之事加以利用,應該可以成功。”

  王昶道:“德揆,你也不想想,陸遜乃是鎮在外地,這宮中瓜葛,也與他扯不上關系吧?”

  于臬道:“此事正是我要說的。據于照所言,如今闞澤已亡,太子孫和失一助臂。而孫權有兩位夫人,一位是步夫人,乃是步騭同族,一位為王夫人,還有一位謝姬。步夫人無子,生有二女,長女孫魯班,二女孫魯育。而步夫人已亡故多年,死后才被孫權立為皇后。這孫魯班,先是嫁與周瑜之子周胤為妻,周胤亡故后,又嫁與全琮為妻。”

  夏侯威道:“此事眾人皆知,德揆說出來,所指并非此吧?”

  于臬道:“使君明見。且聽在下繼續說來。”王昶和夏侯威不再言語,靜靜等著于臬說下去。

  于臬清了一下嗓子,道:“雖然步夫人已亡,但王夫人仍在,此位夫人,正是當今逆吳太子孫和之母。而那位魯王孫霸之母,正是謝夫人。照理說,既然孫和當上太子,母以子貴,這位王夫人,會不會生出當皇后之心,也未可知。這樣一來,身為步夫人長女的孫魯班,必然不喜。”

  王昶認真聽著于臬的分析,聽到此后,總算明白了一個大概,當下打斷于臬道:“德揆,挑唆孫和與孫霸爭權,此事可行,但陸遜身為外將,又如何能夠卷入二宮之爭。陸遜素有功勛于逆吳,肯定知道外將參與內宮之爭,必為大忌。”

  于臬道:“都督明鑒。既然陸遜不想參與進來,我們就要他不得不參與二宮之之爭。這正是要于照離間東吳之關鍵。”

  王昶和夏侯威聽到于臬說到關鍵處,不再插話。于臬道:“聽于照說,魯王孫霸和太子孫和地位同等,此事與禮法不合。為何孫權不但不制止,反而聽之任之?這其中必有緣故。而于照流落東吳多年,也認識了一些吳中名士,其中與新進名士楊竺親善。孫霸孫和地位同等,難免有望風梯榮之輩,為前程計,或依附孫和,或依附孫霸。而這孫魯班和全琮結親,因懼步夫人被廢皇后,于照于其中挑拔,必然支持孫霸,而步騭,為保全部族,也必然和全琮一道,依附魯王。這樣一來,就由不得其他逆吳大臣站隊。”

  說到此處,王昶終于恍然大悟:“嗯,這樣一來,陸遜身為逆吳柱石,就想處身事外,也是不可能了。他從逆吳大勢來看,必定支持太子孫和。這樣一來,身為外將,參與宮中之事,必然見疑于孫權。所謂主疑臣則臣必死,這樣一來,我大魏不費一兵一卒而除一大患,真乃善之善者也。”

  夏侯威道:“德揆此計雖然可行,但關鍵之處,尚容商議。比如這于照,他自稱流落江東多年。孫策與他,雖有殺祖父之仇,但畢竟是戰場之上,各為其主,死傷在所難勉。若他只是以此為名,前來刺探我大魏軍情,反為不美。”

  王昶道:“夏侯使君之言,不無道理。《孫子》云:三軍之事,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于照忽然來投,未審虛實,若冒然用之,到時此計不成,反為東吳所笑。”

  于臬道:“都督所見甚是。雖然于照與我大魏不甚親,但他還說了一其中一件機密事。”

  王昶笑道:“我的德揆,你原來還留有后手啊?不如一并說了罷。”

  于臬道:“于照流落江東,原來與某部將于詮乃是同為東海郡人。二人也有數年之交。如今于詮正在試探于照。我回江夏之后,就有結果。而于照曾說,原先叛到逆吳的鐘離縣長馬茂,現已任逆吳征西將軍兼九江太守。前次芍坡之戰,此人本有軍功,但卻認為賞罰不當,素有怨望。而全琮也因軍功賞罰不公問題,存在怨望。而馬茂和逆吳官員朱貞相善。朱貞招攬楊竺名士以充門面,是以于照從酒后得知。”

  王昶道:“你是說,于照得知馬茂怨望而不告知闞澤,必不是逆吳忠臣?”

  于臬道:“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正是此意。如果此計失敗,責任全由小子一人承擔,若成功,則都督和使君俱有功勞。二位以為如何?”

  王昶道:“不必饒舌。既然如此,太傅如今正在巡視淮南,我就將你所呈之事,密書與太傅,他同意后既刻施行。”

  夏侯威道:“都督所言極是。只是到東吳行事,須得一人配合。某在襄陽,新得一人,姓黨,名均,字士衡。其父原為甘寧部下,從江劫掠,通東吳語言,極明人情世故。父亡之后,居守襄陽,與逆吳通商。某見其極明錢糧之事,現辟為金曹書佐,也識得一些逆吳官吏。不若就與于照一道歸逆吳,見機行事。若王征南同意,某現就叫他來。”

  于臬聽得此事,吃了一驚。原來這黨均后來曾隨鄧艾,暗中到蜀漢結交黃皓,離間姜維,確是一名用間高手。

  王昶道:“此事不急,德揆就在此暫留數日也不遲。我即作書呈太傅,得信后再施行不遲。”說完,王昶走了出去。

  夏侯威笑了笑,對于臬道:“王征南就是這樣開濟識度。既然他辦事去了,我也正好問一下你,為何大將軍安排那文休為江夏郡丞?”

  于臬把前因后果說了一遍。夏侯威笑道:“原來你用間東吳,也存了為逯式報仇之心啊。”

  于臬道:“話是這么說,這于公于私,連王都督都沒意見,難道你這個和我岳父一個輩分的,還跟我過不去嗎?”

  夏侯威大笑道:“又來了,我與你相交,貴在知心,何必又扯到這一層來呢?”

  于臬道:“失禮失禮。以后小子注意。”

  不過,夏侯威笑過之后,卻嘆了口氣:“你一說到你的岳父,我也想到我夏侯家的前程了。”

  于臬見他如此說,也吃了一驚,停止了玩笑,正色問道:“何出此言?”

  夏侯威道:“大將軍將太初去任征西將軍,太初素明內政而不懂軍事,而前日二哥(夏侯霸)來信,說他與雍州刺史郭淮不睦。想想也知道,郭伯濟任雍州刺史數十年,如今趙儼年老回朝,這征西將軍本來按照慣例是他郭伯濟的。邊疆這刀頭舔血的生活,可不是名士坐而論道就能解決的。我是怕太初鎮不住,有損他的名望啊。”

  于臬道:“你是知道的,我那義兄鄧士載,如今就任著南安太守一職,素明軍事。既然太初為征西將軍,這軍事上的事,何不請他升任士載為參征西軍事,這樣,太初軍事之不足,也有個補救了。”

  夏侯威道:“此是易事。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想,雖然大將軍拔擢我夏侯四兄弟,但都是太傅推薦的。大將軍任用的,都是先帝烈祖所罷黜的浮華一黨。大司農桓范久任刺史,卻只是一個大司農,你岳父也經常置身事外。我是為大魏前途擔心啊。”

  于臬見夏侯威如說此話,本想置身事外,但終究是于心不忍,當下鼓起勇氣說道:“朝中之事,某作為一郡太守,其實真不該過多去問。既然說到這一點。下官以為,大將軍和太傅終有一搏。”

  夏侯威卻不見得如何吃驚,顯然對朝中事態發展,早已明朗,他嘆了口氣,慢慢說道:“太傅有軍功,大將軍沒有,我是怕他因為這一點,發功對逆蜀戰爭。而太初不明軍事,大將軍那一些人,毌丘仲恭遠鎮幽州,諸葛公休也在揚州,而孫德達外放冀州,如今圍在大將軍身邊的,沒有一個是上過戰場場的。我是怕大將軍萬一真的伐蜀,后果堪憂啊。”

  于臬當然知道,到了明年,曹爽真的就會主動進攻蜀國,他的班底確實不明軍事,被王平在興勢打敗,聲望大損,然后回來更加專權,終至不可挽回的境地。

  自己是不是該做點什么了。或許,向夏侯威進言,說明事情發展動向,讓夏侯威向曹爽進言,調整伐蜀人員,取得勝勢,歷史在此好有個轉折,也未可知。

  想到此,于臬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今年七月,我大魏詔祀功臣入于武廟,大將軍用心已經非常明顯,下一步,肯定是要進兵了。大將軍想積累軍功,用心不錯,但既然郭伯濟久在雍州,使君何不令鄧士載作一方案,確保對蜀用兵,也不負對大魏忠誠之心。”

  夏侯威道:“此事雖然可行,但大將軍既然想立軍功,浮華黨也必然想從中樹立威望,恐怕士載之謀,不為見用啊。”

  于臬道:“若大將軍真的想伐蜀,使君何不將伐蜀策劃,以你自己名義上奏呢?”夏侯威道:“只能這樣了。對了,既然大將軍以文休為江夏郡丞,我想下一步,就是代你江夏太守一職。看來,大將軍對你岳父上次朱然之事,心中還是有想法啊。”

  于臬見問到自己之事,知道夏侯威對整個事情看得很明白,當下苦笑道:“我這江夏太守一職,其實也是大將軍一怒之下派的。岳父回朝,也是家里有個照應。王都督任征南,可謂眾望所歸,不然,您也不會到荊州這來,和我坐在這說道呢。”

  夏侯威笑道:“那倒是。既然大將軍有防你之心,你可得小心從事。至于那文休,我早晚會將他從江夏趕走。這個就請德揆放心。”

  于臬謝道:“文休也是功臣之后,就是代任江夏太守,某實無怨言。還請以國事為重。”

  夏侯威嘆了口氣,道:“要是大家都有這份心就好了。對了,到東吳去,少不了花費金銀寶物,江夏經歷了戰事,這份禮,就由荊州刺史府承辦了吧。”

  于臬道:“使君高義,令人敬佩。這樣吧,上次陸遜離間南中,江夏也截獲了一些寶物,現在還在江夏,如今正好還回東吳去,用他的財寶,離間他的君臣,豈不妙哉?”說完,將前事簡要說了一遍。

  夏侯威一怔,大笑道:“好你個德揆,還有這一手。那虞松這么說,也是一個人才,真是如策在匣,發而必中。你所薦之人,如才在盒,出而中節啊。那今天晚上的會宴,你可得付費了。”于是虞松,得了一個策匣的美名,于臬得了個才盒的美名,后來,鐘會也有了一個計袋的美名,和智囊一道,成為囊匣盒袋四套,此是后話。

  過了五日,司馬懿回書到,同意按于臬此計離間東吳,并咐再三保密,慎勿泄露。于臬即攜黨均回江夏,實施此計去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