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宮中,魏明帝身著青衣,與曹肇追趕。曹爽大笑。魏明帝走累了,枕在曹肇腿上,道:“這是朕登基以來,最開心的一天了。”高堂隆道:“陛下不可大意啊。如今司馬懿被削兵權,然北邊軻比能勢力仍強,西蜀仍在,東吳未平。愿陛下任用藩王以為拱衛。不然,一旦有戰事,仍無司馬懿之才,到時如何是好?”
魏明帝道:“愛卿,藩王無兵無權,就在藩國。上次詔見藩王,又改郡為國,已招致一大批老臣反對,若招藩王進京輔政,招致非議,該如何是好?”
高堂隆道:“陛下,此事必須行之,若再延誤,老臣年事已高,到時就無力為陛下說話了。”魏明帝道:“高愛卿言之有理,待朕想想,哪位藩王可入京。”
郭太后宮中。自上次魏明帝逼問其生母死因,又加上洛陽地震,郭太后又驚又怕,如今已憂懼成疾,躺在床上,不能動止了。
“太后病體如此沉重,能不能告訴陛下?”侍女著急問道。“不必了,哀家沒事。”郭太后輕聲說道。這段時間以來,魏明帝數次來宮中探望,流淚之時,一個勁問自已生母是如何死的,郭太后又驚又怕,在恍惚中,似乎看到了魏明帝生母甄洛,在空中隱隱向自己索命。
“姐姐,是妹妹對不起你啊。”郭太后心中害怕,不由回想起數十年前的往事。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取鄴城,曹丕率領軍隊在袁熙府上得到了一個絕世美女——甄宓,甄宓本是袁熙的妻子,曹丕對她一見傾心,納為正室,并生下魏明帝曹睿。然而,隨著郭照,也就是現在的郭太后入宮,一切發生了改變。郭照不但外貌出眾而且善解人意,最主要的是郭照年輕未成過婚。曹丕逐漸寵幸郭照,不能自拔,逐漸冷落了甄宓。不想曹植對甄宓也是一見傾心,據說他的名篇《洛神賦》中那位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的美女,很多人認為就是甄宓。此事被曹丕知道后,遷怒于甄宓。當年甄宓死時,披發覆面,以糖塞口,意為在陰間也不能以面示人,并且不能言語。這些,都是郭照的主意。
魏明帝開始對郭照很是孝順,隨著年齡增大,卻是越來越好奇自己母親之死,最后懷疑到郭照身上,所以屢次發問。郭太后哪里肯說,是以憂懼成疾,眼看是不行了。
“陛下,太后快不行了,能不能去看一下?”郭太后身邊侍女前來急報。魏明帝站了起來:“胡說,前段時間朕還看過太后,你竟說出這樣的話。”侍女道:“奴婢不敢說謊。”魏明帝道:“既然如此,你且先回。朕隨后就到。”
郭太后宮中,郭太后雙眼茫然地望著宮殿的頂層,一語不發。她似乎看到了披發覆面,以糖塞口的甄宓,正在那屋頂緩緩飛來。“姐姐,妹妹知道自己錯了,你饒了我吧。”郭太后終于驚呼起來。魏明帝站在宮門口,冷冷地看著。
侍女連忙呼道:“太后,陛下看你來了。”郭太后回過神來,望了望魏明帝,欲強撐病體,卻無法起身。魏明帝擺了擺手,道:“太后病體如此沉重,為何大喊姐姐妹妹,那姐姐,是不是朕的生母?”郭太后道:“不是的,我不知道,不知道,陛下別逼問我了。”魏明帝道:“太后,看著朕還算孝順您的份上,就告訴朕了吧,朕求你了。朕的母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郭太后雙手揮舞,道:“陛下,我真的不知道啊。陛下,哀家這些年來,對內約束宮人,對外防止族人坐在,哀家對得起曹家,對得起陛下。”
魏明帝道:“這些朕都知道。既然太后欠安,來人,宣太醫為太后診脈。”郭太后道:“不必了,陛下,哀家自己身體怎么樣,哀家清楚。既然陛下,想知道,哀家就告訴你。”魏明帝大喜,急忙近前。郭太后將手平放,深吸了一口氣,她似乎又看到了甄宓從魏明帝身后,緩緩走來,不由露出了驚恐的眼神,還沒說出一個字,就與世長辭了。
“太后,請說啊,快說啊?”魏明帝拉著郭太后的手,已經近乎瘋狂。“陛下,陛下節哀啊。太后已經去了。”
長安,都督府,司馬懿接到了任命自己為太尉的詔書。司馬懿面色平靜,接過詔書后謝恩,并厚待天使。天使走后,一眾將官不解。司馬昭道:“父親,你還這樣從容,天子已經在打壓你了。”司馬懿道:“給我住口。雷庭雨露,莫非天恩。既然陛下降詔封我為太尉,那就行使太尉職權吧。從今日起,全給我到雍州去屯田備糧。若再言詔書之事,軍法從事!”
三月,魏明帝安葬了郭太后之后,若有所失,又若有所得。他來到中書省,要劉放下了三道詔書,一道詔秦朗為并州刺史。另一道就是大造洛陽宮,擴建太極殿。第三道詔書,讓燕王曹宇,入朝伴駕。
司馬懿一身短裝,在隴西察看小麥長勢,司馬昭也走入田中,陪著司馬懿。有了司馬懿的軍令,司馬昭不敢再說什么。
“報太尉,有事稟報。”“何事?”司馬懿回頭看去,卻是一名小校前來報事。就在司馬懿回頭之時,那名小校沒有回答,司馬懿不認識這名小校,顯然是新來的,正一臉驚訝地看著司馬懿。在司馬懿的逼視下,小校結結巴巴地說道:“是,是洛陽來,來了公文。”
司馬懿看著公文,原來是魏明帝要修建洛陽宮,需要從關中征調民夫一萬人赴役。“既然陛下有詔,就選一萬民夫去吧。”司馬懿說道。雍州刺史郭淮表示反對:“太尉,關中連年征戰,如今休養生息,要征調民夫,農桑失時,萬一關中大饑,該如何是好?”司馬懿道:“不妨,自前年開河筑陂,成效已顯,今年必然大熟。征調一萬民夫,問題不大。伯濟,你就去準備吧。”郭淮嘆了口氣,走了出去。
司馬懿見郭淮走遠,便問司馬昭:“方才那名將校,為何這樣直視于我?”司馬昭道:“父親,那是你回視之時,身子不動,脖子卻轉了過來,所以那名小校好奇。”司馬懿道:“原來如此。”
司馬懿忽然想起多年前一件事情來。當年,相士朱建平曾對自己說,這樣回頭看人,是鷹視狼顧之相,這是有野心之人才有的相。司馬懿暗道:“臣無半點反心,為何有此相就是有野心,怪不得太祖皇帝都防著我。”司馬懿扭了扭自己的脖子,又拿銅鏡照了照自己的相貌,尤其是眼睛,暗道:“以后可千萬得注意,再也不能顯示此相了。”
滿寵向于臬發來了征調民夫的公文。原來魏明帝要建洛陽宮要征調民夫,豫州需要征三萬人。其中汝南征一萬人,梁國征兩千人,其余各郡征兩萬八千人。于臬道:“梁為小國,如今征兩千人服役,該如何是好。”于臬急召郭配商議。郭配道:“向者,得將軍用曲轅犁,各軍民屯省不少力氣。如今征兩千人入洛陽建宮殿,今年小麥大稔,調兩千人不成問題。”于臬便安排郭配,調兩千人往洛陽去服役,征調之戶,各給糧米,以保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