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兩條路…我給你們選……”
林風看著這些廚子,現在他有“超級大腦1.0版本”的加持,腦袋可比從前靈光太多了,已經猜到是來打前哨的,肯定是因為研究過他過往的視頻,心里沒底。
“我這話也是跟其它廚子說的,你們以后可以帶個話。我沒時間陪著你們瞎玩,太耽誤功夫了。所以要來找我玩,可以,但是,一,每人準備500萬,輸了錢歸我。”
“二么,簽三年沒有工資的合同。我的意思你們應該明白,你們二選一。答應的話明天開始我陪著你們玩,沒錢沒膽量沒氣魄的那就算了。”
眾人聽得林風的話,面面相覷。
只是林風不想讓他們在這里考慮,要趕人了,因為直播馬上就要開始了。
“哎哎,林風,你別趕我們啊……”
“你這地方挺大,多我們幾個不會死吧?”
“林風你別不識好歹……”
“喂,林風給個面子,讓我們在這里觀摩觀摩……”
“直說吧林風,我們怎樣才能留在這里,開個條件吧……”
林風的強勢,讓他們無奈,而且發現林風手勁奇大,他們不是對手。
“能不能留下,這你要問他們,名額已經給他們了,只要他們愿意出讓,我也不好管。”林風停下趕人,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結果,林風的這些粉絲,也太不是東西了,現場哄抬物價,一個名額都漲到了一兩萬塊錢了。幾個過來的廚師心中憤憤,并不想被宰,走了。
倒是有一個湘菜系的傳人陳文格,最后花了18000硬生生從一個辣媽手里買了個名額留在現場。最聰明的就是魯菜系的齊明,一個奶爸剛出價1000,他就買了。
贛菜系王元化太要面子了,林風的關系走不通,開始便宜的名額費就覺得買了就很傻了,到后邊更貴的時候就更不可能買了,最后他走了。
林風在他那里的印象,可以說沒有一點好的,王元化打算如實上報,告訴上邊沒必要和林風周旋。王元化回去后,給出對林風的評價就是:爛泥扶不上墻,盡搞歪門邪道。
那個大發了筆小財的辣媽,把這事錄成了短視頻,發到朋友圈和某音上,還有林風粉絲群里,引發了不小的熱議。原來當林風的粉絲,還有這額外福利呢!
在風味吃播廚房的直播時間,就是下午2點半開始,時間一到,林風就準時打開直播。早就準備好的大量億客直播平臺的人,瘋涌而入,分分鐘就破了十萬。
等林風按慣例打完招呼,直播間的人數已經破了百萬。林風的粉絲對此,見怪不怪,但留下來的湘菜系陳文格和魯菜系齊明,卻是被震撼到了。
廚房里那面超級大屏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彈幕,下邊還有瞬間破萬的評論,這熱度即使他們對直播行業是門外漢,也能體會到林風現在到底是火到什么程度。
“大家都好熱情哈,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菜是贛菜鰍魚鉆豆腐,還有魯菜里的孔府菜一品豆腐,這兩個菜可都是名菜,不像往期里我做的都是普通的家常菜,今天就來點猛的……”
林風說完,還特意看了眼齊明,后者心里也清楚,林風是個聰明人,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投名狀。其實還有一層意思,林風剛才償了下最開始齊明和王元化做出來的這兩道菜,發現王元化其實是輸了。至于后邊他們做的菜,都是不同材料的。
不管怎么說,林風都曾經是贛菜門下,要找回點贛菜的尊嚴,所以他同時做兩道菜,而且都會用正宗的魯菜贛菜手法來做。
“來幾個人,給我打下手。”
這是慣例,馬上就有現場的粉絲過去打雜。
“泥鰍鉆豆腐又名貂蟬豆腐、漢宮藏嬌、玉函泥,是一道來自洪都民間長久流傳的一道名菜。這道菜在贛菜里,屬于很普通,但卻又非常考驗廚技的一道很特別的菜。”
“制作前,先取冷水一盆,將小鰍魚放入后,打入蛋清。一天后,待鰍魚內臟物排出,洗凈。用砂鍋放在微火上加入好湯,把整塊老豆腐和活鰍魚同時下鍋,湯熱后,鰍魚往豆腐里面鉆。燉30分鐘后,加入姜、冬筍、紅蘿卜等配料。少頃,將砂鍋離火,上桌,結束。”
林風笑著道:“當然,這種做法是洪都人喜歡的,鑒于直播間有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那今天我就再給大伙介紹四種做法,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直播間里,林風的粉絲,對他的體貼自然是歌功頌德。而被“趕”出來的王元化,卻緊緊盯著手機屏幕上的林風,心里冷笑,他倒想看看林風的贛菜技藝,是不是只靠嘴吹。
“這道菜的主料就是泥鰍和豆腐,其它輔料你們可以自備,我就用我這里有的輔料來估。第一種做法的食材,泥鰍200克、豆腐400克、生姜1小塊、高湯1大匙、胡椒粉1小匙、鹽1小匙、味精1/2小匙。”
林風說著動上手了,道:“姜拍松,泥鰍現場的朋友已經洗凈。鍋內放入冷水,開小火,將豆腐放在鍋中間,把泥鰍放在周圍,待鍋中的水慢慢加熱,泥鰍就會往豆腐里鉆。”
“在泥鰍全部鉆進豆腐后,將豆腐取出,放在湯碗中,灌上高湯,放入鹽、胡椒粉、姜、味精,蒸8分鐘即可。”
“第二種做法,泥鰍洗凈,蔥切段,姜拍松。起鍋,加入適量冷水,豆腐用盤裝好,泥鰍放在豆腐旁邊,把盤放于鍋中間,小火慢燉。待泥鰍鉆入豆腐后,將盤中豆腐及泥鰍拿出,灌上高湯,放入適量鹽、胡椒粉、姜蔥、味精蒸約15分鐘,即可享用。”
“做法三,豆腐切成25毫米立方塊,紅椒、生姜洗凈切碎,蔥洗凈切成小段。將凈養后的活泥鰍及切好的豆腐,放入鍋內水中,加蓋、點火共煮。水量以漫過泥鰍、豆腐適量為宜,以便泥鰍能自由游動。煮沸2分鐘后,將泥鰍、豆腐、湯汁,從鍋內倒入干凈容器中。炒鍋上火,放入花生油,油稍冒煙后,投入生姜、干紅椒碎末及桂皮、花椒、蔥小段煸炒。”
“然后煸炒至溢出香味后,倒入泥鰍、豆腐、湯汁、醬油、黃酒、米醋,旺火加蓋共煮。煮沸后,再以中火燜煮10-15分鐘后,加適量食鹽、白糖調味即可。”
“第四種,將鍋置火上燒熱,放上香油、蔥花、姜米等佐料,把鮮嫩豆腐整塊放入,再放泥鰍,用火文火慢燒。泥鰍受熱,往豆腐里鉆,直到把豆腐搗爛。”
“待到泥鰍鉆不動,豆腐呼呼作響時,加大火力,放入適量豬油、醬油、精鹽、白醋、五香粉,翻身燜一會,起鍋時和點蔥花即成。”
這種事說著很簡單,但是做的時候,就很考驗功夫了。王元化看著林風做,從食材的處理、火候的掌控、調味的配比等等,不但確實用的是正宗的贛菜手法,而且很多細節上的處理,竟然比他還要好。
更何況,林風是同時做四種做法,他在一邊說話,還一邊掌勺,心神都是一直在分散。最關鍵的是,這首菜共用了五種做法,上桌后齊明親自品嘗了,居然甘拜下風。
想到之前還說林風是半吊子上不了臺面,王元化臉都紅了,現在,他心中妒火中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