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侍郎,一位姓黃,一位姓白。聽張華說要推薦周處擔任西平郡太守,兩位侍郎都表示強烈反對。
要說全國各郡縣的地位,洛陽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若論財政收入,青海郡才是第一,每年貢獻幾百萬兩鹽稅,是其他郡縣望塵莫及的。多少人都盯著青??ぬ剡@個位置,可是馬隆根本不聽調,加上他軍功赫赫,沒人動得了他,只好對著肥缺望洋興嘆。
退而求其次的就是西平郡了,因為這里是青??さ柠}運往各地的必經之路。自從嚴舒“發明”了對過路的食鹽征稅的辦法后,原本讓人不屑一顧的西平郡頓時成了香饃饃。
而嚴舒靠著這過路稅,跟吏部不少人都拉上了關系。這幾年來,有不少人狀告過嚴舒,但都被吏部的人想辦法壓下去了。
現在嚴舒即將調任,兩位侍郎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早就想好了人選,以后這西平郡可就是他們的自留地了??扇缃駨埲A卻要插手此事,兩位侍郎頓時感到不爽。
黃侍郎有些不耐煩地說:“此事吏部已經定了,張大人何必非要管這區區小事呢?”
白侍郎則頭腦靈活,說道:“西平郡不過是偏僻之地,張大人推薦的周處,想必是大才,吏部可以安排個更好的去處。”
黃侍郎馬上醒悟過來:“對對對,如今揚州的會稽郡正缺太守,周處可以安排到那里去,不知張大人意下如何?”
會稽郡是江南魚米之鄉,的確是個好地方。但兩位侍郎如此一唱一和,卻讓張華感到其中必有問題。
他宦海沉浮多年,見過太多事情,本來不想去捅馬蜂窩。但是從李松書信所透露的情況看,西平郡實在關系重大,他非管不可。而眼前這兩位侍郎的態度,讓他更加確信這一點。
張華說:“聽說嚴舒一直在西平郡設卡收稅?可是朝廷并沒有規定對過路的鹽征稅啊。”
黃侍郎說:“嚴舒這也是為了朝廷著想,所收的稅都已上交國庫?!?p> 張華說:“據我所知,過路的鹽商為數眾多,所收的稅應該不是個小數目,可是交上來的稅好像并不多啊?!?p> 荀勖說:“這稅收的事應該問戶部,跟吏部沒啥關系吧?!?p> 張華說:“真的沒關系嗎?好吧,恕我來錯了地方,打攪了各位。我馬上去戶部,要求他們派人到西平郡徹底查查帳,看看收的稅到底去哪里了?!?p> 說罷就要起身,白侍郎慌忙攔住張華說:“張大人請坐,有什么事都可以商量?!?p> 張華問道:“周處的事可以安排了嗎?”
黃侍郎思慮再三,終于下決心道:“就依張大人,請周處到西平郡赴任吧?!?p> 張華說:“那就多謝吏部了,告辭?!?p> 看到張華離去的背影,荀勖感覺到這事有些不尋常,他問兩位侍郎:“你們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張大人一提到要去戶部,你們就同意讓周處當西平郡太守?”
黃侍郎說:“張大人德高望重,他提的人選,我們經過認真考慮,覺得確實很好,所以就同意了?!?p> 荀勖將信將疑:“就這么簡單?”
白侍郎連忙點頭:“是的,就是這樣?!?p> 過了幾天,吏部的任命出來了,嚴舒升任涼州刺史,而周處則調任西平郡太守。
任命的文書送到交趾郡,周處安排好了交接事宜后,又長途跋涉了20多天,才到達西平郡。
這段時間,李松一直在各個標段間巡視。自從馬隆派出的500人前來助陣之后,馬路的修筑工作有了很大改觀。
由于抽調出了400人,專門負責從西平郡向各標段運送水泥,所以現在各標段都得到了不少水泥,使得鋪路工作有了很大進展。
西平郡這邊,劉忠找了個機會,把火藥的配方告訴了金坤,并告誡他一定要保密。而金坤帶來的100人則跟著劉忠的手下,負責搜集制造火藥的原料。由于人手大幅增加,庫存的火藥原料迅速堆積。
當原料收集夠了,劉忠就和金坤一起秘密地配制了大量火藥。
接下來,劉忠留下兩個人負責接收洛陽送來的水泥,就和金坤帶著100多人出發了。沿途每個標段都有開山的需求,劉忠就訓練這100名士兵,教他們如何挖地洞、埋火藥、等待爆破,一路下來,每個人都熟悉了開山的流程。
金坤則和劉忠一起冒著危險,負責最后的點火工作。每次山崩地裂過后,金坤看到一道道山梁被炸開口子,真是大開眼界。
金坤心想:難怪太守大人總跟我們提起,當年涼州城墻被火藥炸開時,是如何驚心動魄。今日一見,果然威力驚人。這火藥的配方如果落到別有用心的人手里,肯定會引起大麻煩,難怪劉忠反復提醒我要保密。
時間已經是公元285年農歷6月初。這一天,李松回到西平郡,就馬上前去拜訪已經上任10多天的太守周處。
當見到這位出現在中學語文課本上的人物時,李松有點小小的激動。此時的周處,已年近50,看上去很是威武雄壯。
兩人見過禮,周處自然知道這位安寧侯,非常欽佩地說:“侯爺和馬隆太守開發了這青???,才讓西平郡有了今天,這里的百姓都很感激侯爺啊?!?p> 李松說:“可是這來來往往的鹽商,一到這西平郡就發愁啊?!?p> 周處說:“侯爺所指之事我已經知道了,前任太守向過往鹽商收稅,是完全沒有依據的,而且交到戶部的稅銀其實也沒有多少。我準備拆除關卡,不再收稅,稍后會向戶部說明情況?!?p> 李松心想:不愧是史書上記載的名臣,一上任就雷厲風行。想到由此產生的影響,他感嘆道:“周大人此舉,天下人都會感激啊?!?p> 周處說:“這‘天下人’三字,有點過獎了,我當不起啊?!?p> 李松說:“我可沒有浮夸。如果不收過路稅,運到各地的鹽就會價格降低很多,天下人都將從中受惠。而追根溯源,都會感謝周大人的。”
周處一想,道理確實如此,他不由得恨恨地說:“都怪前任太守嚴舒,搞出了這個名堂,讓天下人都遭受盤剝。這樣的人,竟然還能高升為涼州刺史?!?p> 李松聽得一愣,他只知道周處已經到任,卻不知道嚴舒去了哪里。先前還以為會調回朝廷任職,沒想到是去了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