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這么辦,人才各位大人也幫著去找了,相信能被邀請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輩,但是要注意看是不是適合我們,如果不適合,不管是誰早點提出,不耽誤自己也不耽誤別人。”李泰補充道。
“明白,不適合的人有時候往往幫的是倒忙。”孔惠元非常贊同李泰說的話,在剛剛拿下突厥之時自己感同身受呀。
“定方,我非常好奇,你都從吐蕃帶回來什么給我父皇,他成天到晚了說你拿破瓷爛瓦騙他糧食。”李泰好奇的問道。
只見蘇定方老臉一紅的說:“吐蕃號稱的寶貝,什么上千年的鍋,幾百年的盆,石頭雕刻的畫類似于這樣的東西基本上我都給皇上搬過來了。”
李泰差矣的看著蘇定方,他想到了一些,沒想到蘇定方做的這么絕,他都想給蘇定方豎一個大拇哥。
“你做的非常的好比我做的好多了,我都要佩服你。”李泰說完不顧形象的哈哈大笑。
“有什么高興的事也讓我高興一下?”長孫皇后與李世民走了進來。
“參見父皇母后。”
“參見皇上,皇后娘娘。”
“免禮吧,你們聊吧,我還要和皇上看看孫子孫女呢。”長孫皇后說完拉著李世民上樓去看孩子了。
李世民走到樓梯前瞪了李泰一眼,李泰知道剛剛自己聊天已經被李世民聽到了,現在李泰感覺到非常的尷尬。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邊境軍事政務委員會已經蓋完了,從突厥緊急叫過來的官員已經入住了,基本架構已經支起來了,但是比以前的分支還要精細。
邊境軍事政務委員會分為三大部分,軍事委員會,政務委員會與稽查委員會,稽查委員會可以對管轄所有的官員進行稽查,一旦發現違法就地拿下,但是出現以權謀私的稽查恐怕比死還要可怕。
軍事委員會成立了五大軍區,吐蕃軍區,突厥軍區,高句麗軍區,百濟軍區和新羅軍分區,海軍單獨被提了出來。
政務委員會下屬財政部,農業部,教育部,交通部,規劃部等等多個部門。
有了這些人的輔助,李泰感覺輕松了很多,大多的時候只要李泰簽字寫上照此執行就好了,但是有一件事讓李泰開始發愁了,現在的紙張太貴了,每天的紙張的辦公費就達到了七八十貫,讓李泰心疼不已。
所屬官員也是心疼紙張,基本上不少人還都寫在竹簡之上,只有匯成行文才會用紙張,就算是這樣下面不少人也覺得浪費。
與其這樣不如建造個造紙廠以及印刷廠,教育部也早就大喊書本太貴了。
天氣已經是深秋,但是事情刻不容緩,李泰多出工錢唯一的要求就是要速度,特此是對制造紙張與活字印刷的技術嚴格的保密,參與道核心制造的人聘用是終身制的,這些紙和書不但要自己用,還要賣給天下人,讓百姓也能看得起書,讀的起書。
李泰只是知道制造紙的大概的流程與材料,自己也從來沒有制造過紙,成天與造紙的工匠都在工坊里面研究造紙,不停的把木材秸稈等打成漿,添加給種膠狀物,經過多次的實驗終于成功的做出來幾種紙張,可以運用多個方面,畫畫用的宣紙,適合長期保存的硬紙,用于辦公用的紙。
紙出來了,連忙跑到印刷廠開始印制圖書,就拿讀書人幾乎都要人手一本的《論語》開始印刷,看著字印在紙上呈現出來,經過晾曬裝訂,李泰我這手中的圖書非常的高興。
李泰讓人盤算了一下紙張與印書的成本,都是在百姓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這時的他,一刻也沒有耽誤拿著印制的《論語》急匆匆的進宮了,他要把這件事與李世民商談。
“今日怎么有閑心進宮找朕了?平日你是能不來就不來,就連早朝都不是那么的積極,沒想到今天自己來了,說把什么事情?”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筆說道。
李泰嬉皮笑臉的說道:“那有,我最近非常的老實,今天給父皇帶來一樣好東西,父皇肯定喜歡。”
“哦,拿來讓朕看看是什么好東西讓你特意跑過來。”李世民好奇的說。
李泰把手中的《論語》遞給李世民,接過書的李世民先是一愣,非常好奇反著看看其中藏著什么東西。
李世民看完疑惑的說:“這不就是《論語》嗎?除了紙張比別的好以外沒有別的不同呀?”
“這是兒臣自己印刷的,父皇猜猜成本多少錢?”李泰笑著問道。
“現在的民間印刷從印版的制作,到紙張的購買,成本在八百文左右,售價都超過了一貫,這也是為什么尋常百姓無法讀書的原因,紙張書籍太貴了,你這本紙張不錯,比尋常的要好一些,成本也要略高。”李世民無奈的嘆息道。
“父皇我的成本可沒有這么高,初期的成本略高,每本應該在三十文左右,隨著印刷數量的增加成本還要低一些。”李泰說道。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感覺不可思議,沒想到質量如此只好的書籍居然成本只有三十文左右,就算發向全大唐成本也不超過三十五文,如果全國推廣多少寒門子弟可以讀上書。
“你真的確定成本只有三十文嗎?是不是可以大規模的印刷?”李世民急忙問道。
“非常的確定,如果不可以大規模印刷我就不會進宮找您了,而且我也改良了造紙術,產量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印制速度也非常的快。”李泰保證的說道。
“那就好,把這項工藝交給朕把,朕好早日印刷,讓民間子弟也有讀書的機會。”李世民說道。
“父皇不可,如果我把工藝給了你,我想用不了幾天世家就回了,世家的販賣渠道比我們要多得多,他們會趁此機會好好的坑一筆,最后坑害的還是老百姓,這個接過不是父皇想看到的,也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李泰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