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帝笑著跑下御階,“大哥說什么?是要與朕玩猜謎游戲嗎?”
他上前扶起欒子襄,忽而面色一變,又自己坐在了地上嚎啕大哭了起來。
他哭,“從前大皇姐在時,就喜歡……猜謎,朕從來猜不出來,朕、朕沒用,朕讓大皇姐失望了,大皇姐生朕的氣了,她上天上做了神仙,再也不管朕了,再也沒人教訓朕了,朕后悔……朕想她……”
欒子襄面色頓時煞白,握住太阿劍的手,抖了又抖,終歸泄露了心底悲慟,汝華……神仙有什么好的?你說過,只愿一人白首的。
“起來。”欒子襄扶起汶帝。
晝閆暗中觀察,心底默道一聲完了,陛下這是拿捏到王的軟肋了,就一句汝華公主,就足以讓王丟盔卸甲了。
小皇帝一張臉哭的皺起來,小花貓一樣瞇著眼,啜泣著道:“大哥。”
駙馬爺拍了拍他的龍袍,親自牽了他坐在了龍椅上。
“陛下長大了,十五歲的少年了,不能再像個孩子一樣,更不能在臣子面前懦弱無能的流淚,當皇帝就要有皇帝的樣子,陛下要馭臣,而不是被臣子愚弄。”欒子襄坐在一旁御階上,一身莽莽紅袍,絮絮叨擾,這一刻不像是手握權柄的攝政王,倒真似家中大哥,叮嚀晚輩。
汶帝懵懂點頭,眼光閃了閃,討好道:“大哥說的朕都記住了,前些天國公來見朕,也教了朕許多,他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百戰百勝的人,只有話本中有,行軍作戰一向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是,沒有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言外之意到底是汶帝的,還是那位國公爺的,欒子襄并不在乎。
誰也不是神,他也不是,他也會輸,也會打敗仗,可南朝有欒子襄活著一天,就必將一雪前恥,輸了的,再贏回來就好,可死去的,卻永遠回不來了。
“大哥……”汶帝囁嚅半晌。
“陛下不偏信偏聽,已有先帝明君之風范,但做錯了事,就該受到處罰。”欒子襄拾階而下,手中太阿劍,鏘然一聲出鞘,血光一閃,一名太監面無血色的直挺挺倒下。
此人,正是著急迎接在宮門口的那名太監。
“駙馬!”汶帝哀嚎一聲,御前殺人,他已被欒子襄嚇得六神無主。
“讓陛下受驚,是臣該死,就罰回府臣閉門思過。”欒子襄抬指拭去劍上血跡,拱手請罪。
“不、不不不,大哥替朕鏟除奸佞,怎能受罰——”汶帝話未落,便觸上欒子襄一雙噙笑的眼。
“回府。”欒子襄轉身。
晝閆忙追上去,接住太阿劍,好生放回劍匣中,追隨上王的腳步。
將巍然大殿拋在腦后,晝閆這才敢開口,他道:“王,是不是做的太過了,陛下似乎受驚不小。”
“重要嗎?他只需要好好的坐穩皇位就夠了,至于是惶惶不安的,還是尋歡作樂的,有什么關系。”欒子襄頓步,腳踩龍階,負手勾唇。
“這皇位是汝華替他爭來的,誰也搶不走,可害死公主的人,總是都要付出代價的,本王如是,陛下亦如是。”他道。
晝閆不忍,勸導道:“王,汝華公主已經不在了,您何必呢?”
何必苦守著從前,何必屈居人下,何必做什么攝政王,欒子襄若想稱帝,南朝何人有本事阻攔?

水墨嫣青
大公主、大皇姐=汝華(已死) 駙馬爺、攝政王、大哥=欒子襄 汶帝=小皇帝 欒子襄、汝華=夫妻 南朝局勢: 攝政王與國公府,明爭暗斗 (Ps:一時看不懂不要緊,后邊會講明白,別慌哦,正好寫到這兒了,這幾章是必要劇情,不可省略,大家將就著看吧)